站內檢索
2022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
一、宗旨: 五、播出日期、時間: 2022年3月起,每月1日晚上19:30-20:30線上直播。 四、課程設計: 三、對象: 對佛學教理、佛教文化有興趣者。 請參考相關連結的YouTube「人間佛教思想專題」或Zoom平台收看課程。 ZOOM線上會議室同步串流youtube 七、課程內容: 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西來大學人間佛教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南華大學人間佛教研究及推廣中心、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馬來亞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面對時代的發展,重新回顧經典的核心思想,找到人生智慧的解答。邀請學者專家,進行線上專業的對話與討論。目的在以佛法解決生.....
【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 2022年佛法課程精彩上線
年佛法課程精彩上線 【人間社記者 楊瑞寶 高雄報導】 雖然疫情仍緊張,人們活動仍大幅限縮,但眾生法身慧命不能間斷,為永續大眾的福慧雙修,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竭盡構思線上佛法課程,繼2021年「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的推出,獲得世界各地觀眾的熱烈回響,2022年再度規劃「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線上系列課程,透過佛說經教的義理探討,尋找人生的真諦和實踐的方向,也讓大眾的「聞、思、修」慧,不受世界劇變的時空隔離。 「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依循「思想十堂課」的方式,由佛光山法師和學用專精的學者進行對談,主題分別從「解脫觀」、「無住觀」、「空有觀」、「無我觀」、「修行觀」、「善巧方便觀」、「平等觀」、「佛性觀.....
2023年度人間佛教研究獎學金通啟
各界人士的廣泛支持和關注。中國佛教協會章程將宣導和踐行人間佛教作為該會宗旨之一,學術界也湧現出大量人間佛教的研究成果,中國佛教協會還成立了人間佛教研究中心,每年召開以人間佛教及相關問題為主題的人間佛教思想建設研討會,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也有多個有關人間佛教研究的課題獲得立項,表明國家對這一學術領域的重視,國際學術界也有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人間佛教的研究,可以說,人間佛教既是正在發生的佛教中國化和現代化轉型進程,也是凝聚著多種文化傳承和各界共識的文化潮流,更是領域不斷拓展、理論不斷深化、方法不斷豐富、觀點不斷創新的學術研究領域,正在以其巨大的科研生長潛力走進年輕學子的學術視野。 二、核心宗旨 人.....
【懷念星雲大師】 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
起,每月1日晚上19:30-20:30線上直播 四、作者簡介 三、叢書亮點 首度收錄兩岸三地11位資深佛教學者,近10年研究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學術成果。 以多學科、多領域、多專業的專業學識進行調研,從思想、哲學、文學、歷史學、宗派學與現代管理學等專業學科,進行深度論述。 呈現現當代佛教的現代化、大眾化、生活化、社會化與人間化特色,體現多元且具體的人間佛教實踐智慧。 提出「人間佛教學」一詞,透過具體且堅實的實踐成果,建構當代人間佛教學的理論基礎。 請參考相關連結的YouTube「人間佛教思想專題」或Zoom平台收看課程 Zoom及Youtube線上同步播出 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西來大學.....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之4《人間佛教視角的法華經解讀》
出 :https://reurl.cc/1eEj5D 人間佛教是20世紀佛教興起的新氣象,星雲大師所提倡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普遍為人所關注。本論壇試圖從人間佛教的理念,與紀元前後出現的《法華經》,在思想教義上找出其相契之處。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2023年度(第八屆)人間佛教研究獎學金
各界人士的廣泛支持和關注。中國佛教協會章程將宣導和踐行人間佛教作為該會宗旨之一,學術界也湧現出大量人間佛教的研究成果,中國佛教協會還成立了人間佛教研究中心,每年召開以人間佛教及相關問題為主題的人間佛教思想建設研討會,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也有多個有關人間佛教研究的課題獲得立項,表明國家對這一學術領域的重視,國際學術界也有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人間佛教的研究,可以說,人間佛教既是正在發生的佛教中國化和現代化轉型進程,也是凝聚著多種文化傳承和各界共識的文化潮流,更是領域不斷拓展、理論不斷深化、方法不斷豐富、觀點不斷創新的學術研究領域,正在以其巨大的科研生長潛力走進年輕學子的學術視野。 二、核心宗旨 人間.....
2023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論文視角跨多領域
學研究科在讀博士生王若賓報告的題目是《青年星雲對日本佛教的反思與借鑒》,文章通過對《星雲大師全集》的爬梳,試探初登臺灣的青年星雲如何看待日本佛教,及其對日本佛教的反思與借鑒。認為青年星雲為弘揚人間佛教思想,積極吸收日本佛教文教事業的優長,同時,也在寫作動機中不無回應日本佛教衝擊的心態。 華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王倩報告的題目是《人間佛教理念下的寺院空間演變研究——以江蘇宜興大覺寺為例》,文章以江蘇宜興大覺寺為例,分析了人間佛教理念下的寺院空間演變。她認為人間佛教理念下的寺院空間不僅是僧眾修行的道場,更是面向大眾開放的公共場威,其既符合宗教神聖性的要求,又是民眾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空間,是人.....
〔2023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 全球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攜手研討佛教與未來時代
刊文獻集成及補編》,是當代漢傳佛教學術界重要的文獻史料學專家。另有,大藏經版本學專家,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的萬金川教授,長期致力於漢語系大藏經的比對研究,以及佛經語言學、梵漢藏佛典校勘等。 同時,佛教思想史專家邀請到大陸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院長李利安教授,主要從事中印宗教思想史,特別是佛教歷史與思想的演變發展。另有,長期鑽研天台哲學、華嚴哲學及詮釋學的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郭朝順教授,近年更創新性與西方心理學結合,將佛教與心理學作跨域的研究探索,也是本次會議發表的亮點。來自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主任鄧偉仁教授,畢業於斯里蘭卡肯那尼亞大學巴利文暨佛學系,碩士是印度普納大學的梵文學研究所。他是少數鑽研南傳佛.....
2023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學子多元探討人間佛教
有領先優勢,在未來亦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人間佛教需要在科技弘法的基礎上,堅守佛教的超人間性,加強對“佛光雲宇宙”的監管,推進“佛光雲宇宙”的未來發展。 青島大學歷史學院碩士生劉航濤同學以《星雲大師護法思想研究》為題,認為星雲大師在吸收古代護法思想的基礎上,逐漸將護法與弘法從“各有所司”發展成“不分你我”,並將護法的重心放在弘法上,提出了引導僧、信二眾共同護法的系列觀點。大師的護法思想體現了其注重僧俗平等和與時俱進的特點,充分體現了其思想的現代性和人間性。 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博士生鄧葶愉發表題為《戰後人間佛教議題在臺灣的開展(1945-1987)——以《臺灣佛教》為中心》的報告。她以《臺灣佛教》這.....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是企業永續經營的管理心法 2023「自覺式管理文化」證書課程開學
心與人為善,在能力許可的範圍裡,做一個雪中送炭的人,相信家庭、事業、人際關係,都能暢通無阻。」 此次開學典禮也邀請兩名學員代表分享自身經驗,阿康健康科技集團創辦人王李珏董事長表示,星雲大師的「佛教管理思想」是中華文化與佛法的智慧結晶,在當今紛繁雜亂的社會經濟體系及企業管理領域是一股清流,是一盞明燈,是可踐行的方向。自己在多變的環境中保持定力與精進,無不受益於星雲大師的精神影響與其管理哲學的指引。 福建漳州久依久化工有限公司周曉龍董事,提及星雲大師「四給」的管理理念改變了他以往「權威專制」的管理模式,運用「四給」的管理方式,使得公司上下的關係更加和諧,家庭更加美好。領導者的「自覺」用「無我」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