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生命體證人間佛教 佛光山徒眾論文發表
人間通訊社 生命體證人間佛教 佛光山徒眾論文發表 【人間社記者 知淳 大樹報導】 為鼓勵佛光山徒眾將研究與實踐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佛光山教團的歷史和未來,以及人間佛教對社會發展的實踐價值等的感悟付諸於文字,為人間佛教發展的歷史留下見證。佛光山教育院、人間佛教研究院於6月9至10日在佛光山雲居樓6樓舉行「佛光山研究‧2014徒眾論文發表會」,由佛光山傳燈會、佛光山叢林學院承辦。 此次共有23篇論文通過初審,參與發表,禮請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教授程恭讓、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副主任陳一標,以及佛光山電子大藏.....
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 學術研討會暢談理論實踐
起:明杰法師、許夕華局長、賴永海教授、妙士法師、妙凡法師、程恭讓教授。 人間社記者周雲攝 人間社記者 妙普 宜興報導 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 學術研討會暢談理論實踐 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的「第四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3月19至20日在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舉行。兩岸多所著名大學41位學者共分4場次研討。開幕式有中國佛教協會綜合研究室主任明杰法師、宜興市文廣新局局長許夕華、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賴永海、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程恭讓、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妙士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凡法師等嘉賓近200人出席。 賴永海教授表示,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把佛教推向全世界,可.....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發表會 大覺寺開幕
文發表會」11月27日在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隆重開幕,佛光山長老依空法師、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程恭讓教授、西華師範大學王雪梅教授、雲湖書院教務主任妙憫法師出席開幕式。 程恭讓教授發表「從《貧僧有話要說》看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最近期論定學說」主題演講,從「僧信平等、戒律觀、經濟觀」等,將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精闢闡釋。 在全國數百位報名者中,共有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21所高校的4位碩士、19位博士和10位本科生脫穎而出,在接下來兩天的議程中,將發表5場論文,並評選首屆獎學金得主。 11月28日晚於大覺寺白塔舉行「人間佛教座談會」,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程恭讓主持,與談貴賓有佛.....
人間佛教論壇 — 菩薩情懷的善巧方便
出發,指出彌勒菩薩信仰具有人間性、智慧性和善權性三大特徵。這些特徵與現代人間佛教思想核心高度契應。彌勒菩薩在弘法中常作善巧施設,而星雲大師在弘揚人間佛教過程中亦同樣深具善巧方便智慧,由此可以進一步看出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與彌勒信仰之間的一致性。 程恭讓教授在發言中指出:大乘佛教的本質在於對菩薩行的高度重視,而菩薩行的基本結構就是般若與善巧方便不一不二、不即不離、平等並舉、相輔相成。星雲大師所領導的佛光山人間佛教事業之所以能夠取得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巨大成果,究其根本正是得力於星雲大師所深具的善巧方便智德。立足於對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與實踐的全面考察,程教授深信:人間佛教一定是世界上.....
首屆人間佛教翻譯論壇 科技建構現代譯場
齊備。人間佛教學術論文全球翻譯計畫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導、南天大學統籌、42位翻譯者參與,去年9月出版第一本《人間佛教論文選要》,預計一年出版一本,現正在進行的是在澳洲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著力下的《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 而《星雲大師全集》翻譯計畫,則可追溯到1996年在美國西來寺成立的佛光山國際翻譯中心,目前已完成120多本星雲大師著作的翻譯,為讓這部浩瀚巨著的翻譯全貌儘早問世,現同時在進行人才的召募、整合。 妙光法師和覺瑋法師並表示,運用科技、數位建構起的現代譯場,透過雲端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隨時給予譯者建議,以最快的速度提升翻譯的準確度。透過論壇組織外語翻譯人才,有體系的培訓,建.....
首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於宜興大覺寺舉行
圖說:首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於宜興大覺寺舉行。與會貴賓有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星雲大師及執行副院長慈惠法師、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賴永海教授,以及來自兩岸四十餘位學者及兩百餘位南京大學禪學國班學員共襄盛舉。 宜興大覺寺提供 人間社記者心明 江蘇宜興報導 首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於宜興大覺寺舉行 由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主辦,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協辦,首屆「星雲.....
感恩生命,自在生死──學者與行者談人間佛教生死觀
「人間佛教的生死觀」,邀請慧開法師、趙翠慧主講,妙凡法師主持。 圖/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人間社記者 心曇 高雄報導 感恩生命,自在生死──學者與行者談人間佛教生死觀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2021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系列論壇,第八堂課「人間佛教的生死觀」邀請佛光山副住持暨南華大學教授慧開法師,與國際佛光會趙翠慧檀講師進行對談,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論壇於10月1日晚上透過.....
人間佛教學第四堂課 人間佛教視角的法華經解讀
信仰與學術加以整合;後篇以本迹二門六段方式介紹諸品。從思想上的整體性,掌握法華經思想研究的脈絡。 永本法師說明人間佛教以「戒定慧」為本體,以「緣起中道」為思想核心,重視行佛的實踐,尊重生命,關懷社會。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彰顯佛教「以人為本」的本質。星雲大師對人間佛的定義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是「入世重於出世;大眾重於個人;度生重於度死;生活重於生死」。人間佛教在生活中要「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目標是「實現人間的和平、幸福和繁榮。」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帶動當今佛教的發展,蔚為指標。 《法華經》記載佛陀出世在世間,「一大事因緣」是為了讓眾生能夠開示悟入佛的知見,這是佛陀救.....
懷念星雲大師第六堂課「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與現代管理實踐—探索性的研究」
「星雲人間佛教與現代管理實踐——探索性的研究」,由南華大學宗教所黃國清教授主講、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侯坤宏教授主持 【人間社 宋滌姬 高雄報導】 懷念星雲大師第六堂課「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與現代管理實踐—探索性的研究」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的線上課程「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第六堂課「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與現代管理實踐—探索性的研究」,邀請叢書作者南華大學宗教所副教授黃國清8月1日線上開講,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教授侯坤宏擔任主持人及與談人。 黃國清老師分析現代管理學是相對成熟的學科體系,但現代學院管理訓練存在「管理者成熟人格的養成問題」、「清明智慧.....
變化的人間、複數的人間、競爭的人間─記參加《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新書發布座談會
2024年底,我初訪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相當偶然。走過大門廣場,穿越禮敬大廳,成佛大道引領我的視野向上開展。綠草綿延,佛光大佛座落遠方,兩側八座寶塔高聳,菩提樹夾雜其間,匯聚成雄偉壯闊的地景,崇高的美感讓人讚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