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佛寺楹聯 ─ 昆明圓通寺
佛寺楹聯 ─ 昆明圓通寺  Temple Couplets - Yuantong Temple, Kunming
星雲大師的多元宗教觀
當今全球化時代宗教對話成為亟待展開的内容。本文認為,星雲大師的同體共生思想有助於回應全球化的宗教對話這一重大的理論和現實問題,即随著現代性的深入,宗教世俗化所帶來的價值衝突及其調整,同時伴随著所謂價值的「諸神之爭」與新的價值融和現象的產生。在宗教對話方面,人間佛教從兩個方面推進了問題的解決思路,一是星雲大師開了宗教間的對話,如佛教和基督教的對話,以化解西方宗教和東方宗教之間的價值衝突,這包括化解一神教的排他性與提倡宗教多樣性等;二是佛光山模式的創新推進了宗教和民間宗教的交流互動,為推動傳統宗教的現代化提供了借鑒模式,宣揚同體共生以更好地隨順和引導不同宗教的交往互動,提高生命的價值關懷。
《華嚴經》圓融思想的實踐 善用其心
思想,大師與各宗各派高僧來往,甚至與別的宗教領袖時相往來,互相推許,無所罣礙。又例舉澳洲移民部部長菲力浦羅達克問大師:「世界的宗教,哪一個最好?」大師回答:「你喜歡的那個,就是最好的。」星雲大師舉辦「神明聯誼會」,讓人與人、人與神、神與神、神與佛相融相攝,就是法界圓融的境界。 如常法師又說明「普賢十大願」是邁向成佛之道,例舉「禮敬諸佛」的修行方法,是對眾生恭敬、對每個人都平等尊重與禮遇。「廣修供養」是結緣的實踐。如常法師曾問星雲大師「師父,您成功的祕訣究竟是什麼?」大師回答:「我凡是要做的,都在想是不是人們要的!」又問大師最喜歡一筆字的那一句?大師回答:「常樂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捨中。」這句.....
研究員-陳登翔
Taipei, Taiwan: East Asian Society of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EASSSR). 陳登翔 (2023):神佛聚會南臺灣:佛光山神明聯誼會的宮廟動員與協作。看見南方:2023南臺灣社會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陳登翔 (2023):人間佛教的中華文化延續、重組與展演:以佛光山的傳教內容為例。2023年台灣社會學年會。台北:台北大學。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專任助理研究員 Johann Wolfgang Goethe Universität Frankfurt am Main,PhD in Sociology.....
我見、我思——神明聯誼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