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人間佛教翻譯工作坊 南天大學肩負全球弘法重任
想在全球傳播無遠弗屆,實至名歸的實踐「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願景。 覺瑋法師則說,擁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佛光山豐富的資源,南天大學能夠建立一座溝通的橋梁,把南天寺背後蘊含的人間佛教思想,傳達給澳洲及所有的西方國家。作為全球首位人間佛教研究生課程的研發者,南天大學要具備足夠的英文學術類的研究論文資料,供師生研究使用。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研究論文集》是一本專注於與人間佛教有關的學術文章的期刊,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帶領,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承辦,來自全球7個國家的的翻譯義工團隊運用雲端科技、系統管理、集體創作,目前已出版英文版《人間佛教論文選要》、《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研究論文集》。未來將繼.....
川大《全集》論壇 研議人間佛教與社會人生
實了經藏的本土化、適時調適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傳統的經律論三藏,含括佛陀的一切教法;人間佛教是一種適應公民社會開展的佛教,《全集》包含了人間佛教的基礎教義。此書為21世紀人間佛教成功的實踐總結,三好、四給、五和,可為人間佛教健康有序的發展,提供觀念與實踐的學習, 閔麗提及2002年曾到佛光大學學術訪問,在那趟旅程中,感受到佛光山教團在台灣的影響力。人間佛教的推展,順應時代變遷,強調自利利他,關注現實人生,從過去的傳統「孤燈皇卷」,遠離塵囂的佛教印象中,突顯了「我是佛」,重視生活、社會應具備的自覺主動性。 王雪梅從四個面向來說明《全集》的出版意義,一為此套書籍,可視為重要的文化自信表彰的典範;二是.....
人間佛教翻譯工作坊 弘揚佛法為己任
告第四冊的整體文獻項目及規劃,有逾300篇文章需要翻譯,並建議重新規劃及調整翻譯工作流程,加強整體的互動與配合工作。 覺瑋法師指出,翻譯工作是互相學習,亦是一種願力,希望《人間佛教學術文獻目錄》能夠帶給全球學者、學生作為研究佛法的最佳參考工具,更希望可以滿足大家的求法意願,作為探討生命價值與生活意義的精神良伴。 接著進行問題討論,大家探討並一致認同,文獻目錄需要具備更廣泛內容,「人間佛教」是解行並重,因此內容可以半數為佛教學術文章、半數為生活行證文章,對大家在生活修行與體悟有所幫助;文章需要著重高質素,更需要在主流的研究資料庫推廣,提高文獻目錄的知名度;審核及調整目前翻譯、編輯及校對流程,以最.....
活用人工智能 英譯計畫《佛光大辭典》精確快速
手,可謂意義深遠。 在美國柏克萊大學名譽教授暨英譯計畫最高學術顧問蘭卡斯特教授(Dr. Lewis Lancaster)的指導及多番努力下,著名學者們相繼於各地的翻譯工作坊中,針對翻譯及系統數位化方面給予專業指導,包括:美國《普林斯頓佛學辭典》主編Robert Buswell教授、Mark Blum教授、「電子佛教辭典」(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創辦人Charles Muller教授、及美國天普大學馬德偉(Marcus Bingenheimer)教授等,令全球各地的英譯團隊獲益良多。 為了充分運用科技及人工智能,團隊多年來不僅以字串搜尋演算法(string.....
徒眾論文發表會 記錄人間佛教的實踐
的寫作水平比往年進步,令人歡喜鼓舞。他鼓勵大家明年推選更多有潛能的徒眾來發表論文,期許以90篇論文祝賀大師明年的90大壽。 傳燈會執行長妙香法師感謝大師讓弟子們有因緣共聚共學,接受專家學者的指導。大師給予弟子很大的空間,可以用心寫出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理念,希望未來有更多的人一起來研究、探討並實踐人間佛教。 圖說: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開示「人間佛教」是修行的主題,透過論文的議題帶出問題、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亦在不斷的寫作過程中看到人生的進步,讓他人明白人間佛教。 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佛光山徒眾論文發表會 義理化為文字般若 由佛光山教育院、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佛光山傳燈會、佛光山叢林學院承辦的.....
人間淨土藍圖《維摩經》國際研討會 讓漢傳佛教走出去
有許多膾炙人口的理念,和人間佛教不謀而合。」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在開幕時表示,經典中的「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和「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等典故,和星雲大師所倡導的「三好」、「四給」、「五和」理念,以及「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大乘佛教精神,可以密切呼應。 心保和尚指出,佛教東傳2千年,對中國人的文化、信仰和生活影響深遠;會議以《維摩經》為探討主題,可以成功讓漢傳佛教走出去。尤其維摩詰以在家居士身分修持、弘揚佛法,接引許多學佛人,讓佛法真理落實於生活,堪為在家居士典範。 「《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是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成立後,推出的第一場國際學術研討會。佛光大.....
人間佛教座談會 認識佛光山
與教育。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秘書長覺培法師壓軸登場,暢談佛光會組織與功能,他表示,佛光會的組織是讓在家居士從出生到往生,都能在佛化家庭中受教化,找到自己的價值,讓人看見夢想的力量。大師也希望透三好、四給、五和的學習,讓佛光會員成長,有為人服務的榮耀感,且對於佛光會幹部給予專業化講習,提升服務人的能力,利己亦利他。 圖說:文化院代表佛光山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如常法師說明,大師創辦文化最大目的是希望大家看到佛光山的文化、佛教的文化,以文化來弘楊佛法。 人間社記者梁清秩攝 圖說:慈惠法師表示:以座談會的方式舉辦「人間佛教座談」,就是希望不要拘泥於學術研就或論文發表的形式,讓大家透過座談會盡心如意、暢所.....
生命體證人間佛教 佛光山徒眾論文發表
同,但是寫論文卻要有分別心,所以與學者比起來,修行人寫論文更為辛苦。過程中雖苦,但要從研究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中學會苦中作樂。 第一次參與佛光山徒眾的論文發表會的陳一標非常歡喜有此因緣,他表示,將盡所能給予指導。 此次論文討論的方向以人間佛教的思想精神、實踐層面及星雲大師的思想、實踐與人間佛教的關聯進行深入探究,透過飲食、文化、教育、建築、淨土思想、禪修等角度論述,其中有兩篇論文以英文撰寫。評論老師針對論文的內容主題、邏輯組織、寫作架構及所持論點的相關性、重點訴求做檢討,讓與會大眾獲益良多。 閉幕典禮中,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表示,感謝星雲大師定義人間佛教,並勉勵與會大眾用生命體證,除了理論基.....
人間佛教國際學術研討會 香江盛大展開
,此次研討會內容涵蓋佛教宏觀及微觀議題,為香港少有的大型佛教國際研討交流活動。 「當校長很苦,怎麼辦?」沈祖堯校長致詞時,憶述首次向大師討教的問題。沈校長原先不認識佛教,「但大師把人間佛教很好的道理教給我。」他指出,大師強調佛教就是文化、也是教育,重視佛教的發展及培育佛教人才。沈校長於今年4月在佛光山與大師簽署「人間佛教研究中心第三期合作協議」,在陳教授統籌下,舉辦佛教學術論壇及多場講座。 當時沈校長與大師重會,再次理解大師教導的做人及出世道理,肯定佛教是中國文化的重要部份,能為香港社會帶來和諧。沈校長表示,宗教給人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無論任何時代或環境,宗教都是教育重要的一環,「佛教的寬容有助.....
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 學術研討會暢談理論實踐
人間佛教尚在起步的路上,需要各方善信支援愛護,尤其需要學界客觀的善意和建設性的研究,而歷次會議已經達成許多深度共識,大大推進了對星雲大師丶人間佛教及佛教的研究理解。 接著由賴永海教授以「把求的佛教變成給的佛教一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給當代佛教的啟示」發表主題演講。他表示,一般人求財、求富、求壽,多數傳統寺院也以此滿足信眾的需求,但問題是可以求得到嗎? 賴教授提到,佛教講業報輪迴,種善因得善果。「給」是一種修行。智者處處求之於己,愚者處處求之於人。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是禪宗進一步發展的階段,人間佛教及禪宗都是源於大乘佛教,利他濟世、布施,是最核心的思想,這才是佛教可以走的一條康莊大道。 圖說:賴永海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