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望海明珠 信仰與生活的同城相約」線上講座16、17日中英首播
www.fgsbmc.org.tw/tw/activity.aspx?serno=82 線上講座首播 中文場 台灣時間 2022/7/16 20:00-21:00 主持人: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副館長 有賢法師 與談人: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美國伊利諾大學比較文學博士、中山大學外文系特聘教授 黃心雅 英文場 太平洋時間 2022/7/17 10:00-11:00 主持人:星雲大師首席翻譯、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 妙光法師 與談人: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終身榮譽教授 路易斯‧蘭卡斯特 語言:英文,同步中文字幕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與人間佛教研究院共同舉辦「望海明珠:信仰與生活的同城相約」線.....
人間、為佛教、為世界所 作的一切,我們難望項背,但發願「以師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 志」,竭盡綿薄之力,報答佛恩、師恩與眾生恩。 2023年,大師圓寂後不久,親近大師七十載的佛光山開山寮 特助慈惠法師,邀請長期深入研究大師思想的上海大學文學院、同 時也是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研究室主任的程恭讓教授,與佛光弟 子們共同研討,如何從大師四千多萬字的著作中,系統性地分類、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上)18 歸納其思想內容,讓大眾在閱讀大師思想時,能夠提綱挈領的理解 人間佛教的精髓。 經過多次討論,眾人決議以程恭讓教授在其《星雲大師人間佛 教思想研究》中提出的〈星雲大師推動人間佛教.....
抗戰勝利後青年星雲佛教改革的萌芽(1945-1948)
一九四九年春,星雲大師來台,輾轉於各地,當時遠在東台灣的宜蘭雷音寺,雖然早在一九五二年五月十六日成立「週六念佛會」,但是,乏人領導,前來弘法的緇素總是來來去去。雷音寺渴求常住弘法僧眾不可得,最終於一九五三年春後,寺方護法李決和與林松年二人到中佛會求助,獲青年星雲的首肯。 青年星雲從一九五三常駐宜蘭雷音寺,至一九六二年南下高雄開創壽山寺,以整整十年的時間,奠定了佛光山人間佛教事業的藍圖。然而,青年星雲佛教改革的思想萌芽甚早,非自來台而始。 本文以抗戰勝利初期,青年星雲一篇罕為人知的文章〈回憶比現實美麗—略談勝利後京滬一帶的佛教〉,來探討其佛教改革思想。此文青年星雲以「星子」為筆名,談論抗戰勝利後京滬佛教的改革情況,而這也正是他日後改革佛教的萌生之濫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