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光明模式——人間佛教在大學教育中的應用
星雲大師所著《釋迦牟尼佛傳》自問世以來被翻譯成多國文字,感動了無數讀者。2007 年,一群菲律賓宿霧的青年天主教徒把它改編成音樂劇《悉達多太子》搬上了舞台,華麗精緻的戲服、媲美百老匯音樂劇的優美唱腔、載歌載舞的精采表演,以及以現代人的角度來詮釋佛陀一生故事等元素,讓這齣音樂劇走出國門,十幾年之內遠赴台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展開世界巡演,並獲得「佛教界的歌劇魅影」、「菲律賓藝術界的奇蹟」之稱。星雲大師以音樂劇的因緣,深刻感受到菲律賓人在音樂、舞蹈、戲劇等表演藝術方面的天分,於是一所「結合佛教與藝術」的大學―菲律賓光明大學於2014年誕生了。
印度與佛教元素對中國中古時期的影響——北魏洛陽佛誕節慶典研究
北魏首都在洛陽期間(495-534),佛誕節的慶典,即已達到前所未有的隆重程度。對統治者及漢人而言,雖然佛教不是本土文化,但是農曆四月八日的佛誕節慶典已經很流行,舉城參與。本文針對此公開慶典中使用車輦載佛像遊行的特殊現象,將其傳統回溯到佛教的發源地—印度及其文獻,試圖探討這一現象的成功因素。尤其是因為這些因素關係到宗教慶典的功能性角色,以及教義是如何讓宗教受歡迎並持續發展的問題。以佛誕節作為相關的案例研究,是因為1,500多年後,在柬埔寨、香港、澳門、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新加坡、南韓、斯里蘭卡、台灣、泰國、越南等地,佛誕節依然被訂為國定假日來慶祝。
紅塵中的拂塵
【好書分享】《佛法真義》英文版第六冊壓軸出版 多元主題呼籲實修
合佛教與僧信二眾的生活,認識人間佛教及其因應現代的各種善巧方便,期盼大眾採取實際行動、重新檢視修行。 《佛法真義》英譯由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帶領國際中心知桐法師和美、英、澳、台、新加坡、比利時、馬來西亞等七個國家地區的青年翻譯團隊共同完成,再由人間佛教研究院知悅法師等人編輯審定,英譯人員遍及四大洲,展現超越地域與國界的集體創作精神。 《佛法真義6》是整套系列最後一部,用現代的詞語釐清信仰的本質,以及各種佛教行事與活動的真正意涵,例如,〈討債〉、〈信仰與恐怖〉闡明信仰的本質,強調佛教必須要有人間性格,不能只從消極面看待黃金、夫妻、兒女等議題;〈和尚〉、〈三寶節〉、〈教旗的意.....
人間佛教的示現——台灣安寧療護佛教宗教師的臨終關懷之道
自1990年台灣在醫療體系成立安寧療護(hospicecare)方案起,迄今已邁入第二十四個年頭了。這個最早源自英國、針對末期病人所提供的緩和照顧(palliativecare)體系,不僅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納入正統醫療體系,並在全世界進步國家中逐步推廣擴散。歷經長期的努力,台灣安寧療護的品質蒸蒸日上,於2010 年《經濟學人》一份對全球臨終照護的評鑑報告中獲得肯定。該報告指出:台灣的安寧療護品質,在全球四十個富裕國家中,整體排名世界第十四,亞洲排名第一, 甚至比台灣更早發展安寧的日本及新加坡等國家還要前面。這份帶有高度人文關懷意涵的醫療成就,可以說是另類的的台灣奇蹟。
人間佛教之在地化實踐―論新加坡漢傳佛教的「知識化」與「組織化」
新加坡開埠初期,已有華族僧人出任閩幫總部恆山亭之住持,但其宗教任務僅僅是替來自漳州、泉州的移民富商籌募油資、管理香火和看顧義塚,並不具備傳播佛教教義之可能性。實際上,恆山亭內不僅沒供奉佛像,其主神還是新馬華人普遍信仰的福德正神,俗稱「大伯公」,左右兩側是城隍爺和註生娘娘,明顯地屬於民間信仰之神廟,足見其住持雖被冠以「和尚」之名,卻無佛教內涵之實。
「太平洋鄰里協會」(Pacific Neighborhood Consortium, PNC)2019 新加坡年會暨聯合會議 2019.10.15
人間佛教在新加坡的演進
「人間佛教」一詞,令人想到太虛大師(1890-1947)、印順導師(1906-2005)、星雲大師(1927-)的入世教法。無庸置疑,來自台灣的許多跨國佛教「大道場」,如佛光山、慈濟功德會等,於新加坡這樣的城市乃至世界各地,在弘揚佛法及促進文化與慈善活動方面,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很多學者(和佛教徒)或許並不曉得,早在這些橫跨世界的著名台灣佛教團體之前,人間佛教的初期概念就已出現在新加坡。本文將討論二十世紀初至現今的新加坡人間佛教史,並將人間佛教在新加坡的發展分成以下三個階段:1. 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 2. 演培法師(1917-1996)的人間佛教 3. 台灣人間佛教團體在當代新加坡的發展,予以呈現。
佛光山人間佛教在日本的弘法實踐研究 ─以「本土化」為核心
自兩漢之際佛教由中國經百濟進入日本,中日佛教便成為兩國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作為漢傳佛教的主流,佛光山與日本的淵源由來已久,早在1963 年星雲大師參加訪問團展開對日本、新加坡等國考察的旅行,就與日本佛教界結下了深刻法誼。1993 年,佛光山在日設立第一處道場東京別院,至此,佛光山人間佛教在日本的弘化之路已經走過30 年的沐風櫛雨,取得了斐然的弘法果實。 星雲大師提倡用「本土化」來弘揚人間佛教之精神,佛光山在日本的本土化弘法實踐便是「自覺行佛」的良好範例。本文從人間佛教與日本的前緣開始,對佛光山的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與日本佛教界的交流進行整理,從本土化的四個核心要點「語言本土化、風俗本土化、習慣本土化、教育本土化」出發,分方面探討佛光山人間佛教在日本的弘法實踐,研究其將人間佛教理念融入當地社會的多種方式。
人間佛教翻譯工作坊 南天大學肩負全球弘法重任
任 圖說:互動反響熱烈。 人間社記者杜志超攝 澳洲南天大學9月28、29日,舉辦「人間佛教翻譯工作坊」,由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贊助,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和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承辦,共有30多名來自澳洲、新加坡、馬來西亞、大陸等7個地區的英文人才和翻譯愛好人士共同參與。 此次工作坊特地為新加入的義工提供完整訓練,包括如何使用不同工具,在詞彙、術語、語法及翻譯風格建立,力求一致的共識。團隊針對翻譯、編輯、校對等做在線實際操作。並成立《星雲大師全集》及《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研究論文集》的翻譯團隊,使用專門為該項目開發的翻譯網站進行在線合作。 2天的工作坊中,所有翻譯者根據專長和興趣分成《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