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百年佛緣 6:行佛篇
百年佛緣 6:行佛篇  Buddhist Affinities Across 100 Years: Cultivation
第二屆人間佛教座談會 7國60位學者齊聚探討人間佛教
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針對佛光山四大宗旨探討海內外弘法發展。 人間社記者陳碧雲攝 人間社記者 陳昱臻 高雄報導 第二屆人間佛教座談會 7國60位學者齊聚探討人間佛教 人間佛教研究院12月12日在佛光山舉行第2屆人間佛教座談會,來自美國、日本、大陸、台灣等7國、60位學者齊聚一堂,從社會、政治、宗教等各面向探討人間佛教的發展,在討論中激發智慧的火花。 「人間有佛陀,人間有佛法,人間有佛教,可以說是今生今世最大的福德因緣。」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竭誠歡迎大家,並表示,人間佛教是星雲大師一生推動佛法的目標,期盼透過大家座談討論,讓人間佛教理念更擴大,也可以把人間佛教傳遍,讓大家更瞭解與接受,明白佛法與穿衣.....
佛光山長老口述史 見證星雲大師70載弘法足跡
院 佛光山長老口述史 見證星雲大師70載弘法足跡 承載著星雲大師一生弘法度眾的全新系列叢書《佛光山口述歷史》,即將於11月20日起陸續出版。 為緬懷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開創佛光教團歷史,同時為人間佛教的行者撰寫記錄,保留人間佛教發展重要的口述史料,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2023年推出《佛光山口述歷史》,在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帶領下,採訪團隊先以佛光山開山長老為主要採訪對象,經邀請獲得慈惠法師、慈容法師、心定和尚、蕭碧霞師姑等四位長老的同意,開啟為期2-3年口述歷史計畫。同時,也得到慈莊法師慈悲應允,並榮幸邀請到依空法師一同參與此計畫,採訪撰寫慈莊法師。 除了採訪長老,採訪團隊亦走訪長老的家鄉.....
賀!陳登翔助理研究員論文獲刊《臺灣社會學刊》第76期(TSSCI第一級核心期刊)
ich Oevermann開創的客觀詮釋學(Objective Hermeneutics),與基於該方法論所建立的序列分析(Sequence Analysis),其研究方法特色是要求以團體分析的方式進行資料分析。此方法要求團體成員在遵守序列分析原則的狀況下進行討論,以此避免分析者的主觀見解,構成分析的客觀性。然而,該方法論對於分析過程的指引,在實際團體分析執行時,仍受團體成員間互動而造就的不確定因素影響。以此,本文首先說明客觀詮釋學的分析團體運作模式(延展性原則、節省性原則),及其理論基礎,然後探討團體分析實際操作可能遇到的困難,檢討實際運作與客觀詮釋學分析原則之間的差距。 關鍵詞|客觀詮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