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人間佛教學第二堂課 宜蘭弘法十年記——青年星雲的人間佛教之路
】 闞教授認為星雲大師不斷開發新的弘法方式,吸引年輕人學佛,為佛教培養人才。 闞教授說明:星雲大師在中國大陸時期,首次遇見提出「人生佛教」的太虛大師,深受啟發,知道自己需要有新思惟、新觀念,要重新估定世間的價值。 課程影片 人間佛教學 文/宋滌姬高雄報導 星雲大師在創立佛光教團前,曾在宜蘭弘法十年,奠基佛光山未來人間佛教的基礎,重要性不言可喻。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的線上課程【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4月1日在線上播出的第二堂課:「宜蘭弘法十年記——青年星雲的人間佛教之路」,特別針對這十年進行分析與探索。這堂課由《宜蘭弘法十年記——青年星雲的人間佛教之路》的作者、佛光大學佛教.....
從四聖諦到四弘誓願──論大小乘佛教融和的開展
佛陀證悟的宇宙真理是「苦、集、滅、道」,由苦、集、滅、道而展開廣大無邊的佛法。然而這只是佛陀就真理的本體而設定的義理層次,經過了世間的實踐,就發展成為「四弘誓願」:所謂苦諦,因為眾生多苦,所以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 所謂集諦,因為苦由業集,所以發願「煩惱無盡誓願斷」; 所謂道諦,為令眾生向道,所以發願「法門無量誓願學」; 所謂滅諦,為使眾生證果,所以發願「佛道無上誓願成」。
從四聖諦到四弘誓願──論大小乘佛教融和的開展
佛陀證悟的宇宙真理是「苦、集、滅、道」,由苦、集、滅、道而展開廣大無邊的佛法。然而這只是佛陀就真理的本體而設定的義理層次,經過了世間的實踐,就發展成為「四弘誓願」: 所謂苦諦,因為眾生多苦,所以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 所謂集諦,因為苦由業集,所以發願「煩惱無盡誓願斷」; 所謂道諦,為令眾生向道,所以發願「法門無量誓願學」; 所謂滅諦,為使眾生證果,所以發願「佛道無上誓願成」。
見證半個亞洲的信仰 體證觀音的慈悲
廟供奉觀音,也曾聽聞於民國48年的八七水災中,美軍在空中拍攝到觀音顯聖的照片,因此對觀音留下深刻印象。他認為觀音信仰有兩個重要精神,就是「觀自在」和「觀世音」,意即不僅要對自己的生命觀自在,也要能觀照世間苦難眾生的聲音。 「我接觸觀世音菩薩,是從大悲咒開始的。」永本法師指出,少時曾在楊桃樹下遭蟲叮咬,造成臉部紅腫,經祖母以土方治療,腫脹雖消但膚色卻變黑,後來經寺廟一名老師父指點:「只要每天洗大悲咒水,半個月就好了!」透過此事從此結下甚深因緣。日後就讀佛學院,更加理解如何從經典真正認識觀世音菩薩。 「觀音信仰的源起為何?在亞洲又造成何種影響力?」對於妙南法師的提問,李世偉簡要說明,佛教原鄉在印度.....
「星雲模式」還是「星雲現象」?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片論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和實踐,常被稱為「星雲模式的人間佛教」,但是,把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歸納為某種「模式」的做法中潛藏著「模式化」的危險。事實上,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並不是某種現成的「模式」,而是一種現象學意義上的「現象」,是星雲大師以自身特有的方式現身世間,展開活動,與世間萬法發生現實關係,並造成世間之持續變化的相續顯現。本文進而從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定義和他「對人間佛教的體認」兩個方面,對「星雲現象」進行深入的分析,認為「人間佛教」就是「人間」與「佛教」之間的充滿創生活力的本源性聯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