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願,共92筆結果:
心願(外一首)
/periodicals/54407798-0a6c-11ed-a13c-c9de5a43d6bf/
愛的教育:緬懷豐一吟先生
老人那樣的慈悲與溫暖,又那樣的克制與低調,可能是不願給我造成太大的心理壓力。我將聯掛在書房裡,二十多年過去了,那份陽光與慈祥依然溫暖著我,引領我去真誠地待人接物,參與日後的志願者工作。
/periodicals/91fd69e7-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從四悉檀析論星雲大師的思想——再論大乘佛教的善巧方便一系概念
佛陀以何因緣應化世間?此一疑問開啟本文發展的線索與思路。程恭讓教授在其著作《佛典漢譯、理解與詮釋研究―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為中心》,透過《大乘善巧方便波羅蜜多經》、《法華經》、《維摩經》、《華嚴經》、《勝鬘夫人經》等諸多佛經,已明白證明「善巧方便」這一系概念是佛德中非常重要的第七度方便波羅蜜;尤其是唯有發菩提心度化有情的菩薩,才會開展出來的大智慧,是故佛陀的善巧方便是為度化一切有情同圓種智而生,乃佛陀應世最重要的本懷。
/periodicals/189628bd-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台灣佛教新史〉之十一——日本佛教各宗派在台布教發展(一)
日本殖民時期來台的宗派有華嚴宗、天台宗、真言宗(高野派、醍醐派)、禪宗(臨濟宗妙心寺派、曹洞宗)、淨土宗(淨土宗、西山深草派)、真宗(本願寺派、大谷派、木邊派)、日蓮宗、法華宗(顯本法華宗、本門法華宗),共八宗十四派。日本佛教各宗入台後,幾乎都以台北地區為布教中心,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布教工作的深化,逐漸地跨散到全台,展開殖民半世紀的歷史(1895-1945)。
/periodicals/14a6ecc3-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我求我願我安樂——藥師如來第十一大願
/periodicals/432c9a4a-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寧願做一個傻瓜
/periodicals/458ca051-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一筆字.紙上展】我願
/periodicals/57cd6171-b10e-11ee-90d2-c9de5a43d6bf/
行星雲大師之願 創造兩岸和平(外一章)
/periodicals/007c5ea8-c2d0-11ed-9508-c9de5a43d6bf/
【採訪後記】 星雲團中—一顆璀璨明星
/periodicals/bec2eab6-6cb5-11ef-b9bb-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