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2018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論文發表會 開幕
益昇華到以教化眾生為己任的佛陀本懷為基礎,嘗試進行人間佛教慈善的理論建構。 北京體育大學碩士生許娜發表論文〈人間佛教幸福指數心理學研究—基於「四給」的考察〉,以人類學的方法調研發現,佛光青年的「四給」認同度與參與度愈高,主觀幸福感愈高,星雲大師所說的人間佛教幸福觀是成立的,人間佛教在實踐中華文化倫理道德、建設五和人生上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北京大學碩士生汪康的〈星雲大師的大悲心與解脫論研究〉,選擇將星雲大師講述慈悲的代表篇目〈佛教的慈悲主義〉與隋代高僧淨影慧遠的名作《大乘義章》中關於四無量心的部分進行對比,以顯示前者鮮明的人間佛教特色。西北大學碩士生鄭為〈《南傳大藏經‧相應部》女性觀與人間佛教.....
2021年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北京開幕
高、獎金最高、講評範圍最寬、組織嚴謹有序的寫作評選活動,祝願大家能高質量完成開題報告。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以線上形式衷心感謝組織本次會議的主辦方和協作單位,並送上真誠祝福。 慧宜法師也認同寫作獎學金是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目的,預祝大家能在本次活動中福慧雙修,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做貢獻。 本次開題會由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雲湖書院、鑑真圖書館、北京光中書院協辦,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負責學術協作。開題報告會為期三天,總共安排6場論文發表會、各1場的《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專題講座、《人間佛教的現代性與生活性》論壇和綜合座談。 「關注人間佛教 傳承中華文化.....
2023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學子多元探討人間佛教
要作用。人間佛教需要夯實經濟基礎,應重視AI與弘法的有機融合。同時,也需妥善處理與各方社會力量的互動關係,以應對AI的挑戰。 西北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姜美如同學做了題為《“佛光雲宇宙”的技術建構與情感認同研究》的發表。她指出,“佛光雲宇宙”以其虛擬實境交互方面的突出表現,打造了3D虛擬佛光山道場,不僅在技術上有領先優勢,在未來亦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人間佛教需要在科技弘法的基礎上,堅守佛教的超人間性,加強對“佛光雲宇宙”的監管,推進“佛光雲宇宙”的未來發展。 青島大學歷史學院碩士生劉航濤同學以《星雲大師護法思想研究》為題,認為星雲大師在吸收古代護法思想的基礎上,逐漸將護法與弘法從“各有所司”發展.....
2025年度人間佛教研究選題論證會 圓滿閉幕
深入把握佛教思想精髓,更要注重學術研究與時代需求的結合,推動傳統智慧的現代轉化與創新發展。滿蓮法師鼓勵在座學子當把握當下體悟無常真諦,祝願學子如蓮蓄力待時綻放,期待來日盛會重逢得見智慧花開。 妙凡法師認同嚴師出高徒的重要性,老師們對同學的嚴厲批評實際上蘊含著愛與慈悲。作為青年學者,有更多的人指導和點評才是進步與向上提升的重要基礎。同時認為學術研究應與生活緊密相關,應將個人生命與學術合一。鼓勵大家依靠自己的慈悲、智慧和努力,活出自己的光芒。 2025年3月29日至30日,2025年度(第十屆)人間佛教研究選題論證會在上海星雲文教館舉行。來自海內外21所高校的35位入圍同學分六場次逐一報告研究計畫.....
「人間佛教的經濟與管理文化」論壇 香港中大演繹
利益必然有超越功利的「佛道」作為遵循依據,將所獲取的利潤轉化為社會福利,成就企業的最大價值,付出企業的社會責任,這就是佛教研究中心所關注、研究和推廣「人間佛教的經濟與管理文化」的用意所在。 梁元生教授認同星雲大師的觀點,「最好的管理是內心的管理,心正一切正,心淨一切淨,心善一切善。心是萬物之本,把根本管理好是最重要的管理學」。 李焯芬教授指出,「社會企業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活動顯示,企業應用星雲大師推動人間佛教的自利利他理念,落實在經濟和管理文化上,即為企業責任。 覺培法師說,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人工智能,為人類未來的存在價值及意義帶來挑戰。論壇.....
香港中大人間佛教研討會 共研國際傳佈
出的新春音樂會,從音樂藝術感受人間佛教的實踐成果。 人民大學張風雷教授表示,人民大學的重點是研究佛教,並且是唯一受國家委託、培訓宗教領袖人才的高等教育學府。12年來已培訓出近700名宗教負責人;他非常認同人間佛教的精神,經過數代高僧大德的努力,已成為六祖惠能大師後的佛教新標誌。武漢大學何燕生教授指出,武漢大學的「禪文化研究中心」於去年5月成立,感謝佛光山的鼎力支持,成立典禮和一周年紀念典禮均邀請到佛光山副住持兼南華大學副校長慧開法師蒞臨主禮,期待大學能與佛光山建立長遠的合作交流關係。 「人間佛教在東亞與東南亞的傳佈國際研討會」6至7日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康本學術園區舉行。開幕禮由中大文學院院.....
人間佛教與中華文化論壇 西安西北大學召開
佛教必須回歸佛陀本懷。」 陝西省佛教協會會長、西安大慈恩寺方丈增勤法師,在開幕式發言中對人間佛教及星雲大師為人間佛教發展做出的貢獻給予充分肯定,他說:「從近代以來逐漸發展壯大的人間佛教,受到中國政府的認同,更受到佛教界的廣泛歡迎,並寫進中國佛教協會章程,成為當代中國佛教發展的第一方向。近代有太虛大師宣導人間佛教,但阻力重重,沒有成功;改革開放以後有趙樸初居士繼續大力推廣,因為得到國家的支持而獲得全國性的發展,當然我們已經意識到,在人間佛教的推廣方面還有很多事要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可喜的是,在中國台灣,以星雲大師為代表的高僧大德經過數十年不遺餘力的踐行,人間佛教在理念創新、制度變革、寺院建設、.....
第二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研討會 兩岸激盪智慧火花
第二屆研討會的目的及選題「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實踐」意義,他表示,近年來,人間佛教已成為漢傳佛教的重要發展;現代人間佛教最具代表人物為星雲大師,得到廣泛的共識;加上社會環境的變化,已對佛教有正面、明確的認同,甚至包括政界、宗教管理部門,例如十八大,中國總書記習近平提出發揮宗教和信眾在社會上的積極作用。他強調佛教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最大的優勢,佛教既是宗教又是傳統文化,所以有責任把佛教、特別是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做更深廣的推廣。 宜興市副市長吳青峰談到,佛教在宜興的淵源與歷史發展,有唐朝天台宗九世祖湛然、清初玉琳國師、當代中國佛教大師星雲大師等得道高僧,是著名的江南佛地。星雲.....
人間佛教翻譯工作坊 南天大學肩負全球弘法重任
台,有了廣結善緣和修行修心的因緣。通過與來自全球9個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義工溝通協調,學習如何跨越人我之間的藩籬,保持集體創作的精神,成就人間佛教思想的弘傳。透過反覆的推敲、確認,所有的翻譯人員都更加認同人間佛教思想,並希望在生活中加以實踐。 Chris Villy因參與南天寺的八關齋戒而與佛光山結緣,難得的是,他並非教授學者,而是義工,協助編輯。身為佛教徒的他,認為翻譯工作也是一種修行。他表示,澳洲並非佛教國家,翻譯是一個很好的平台,可以讓佛教弘傳出去。他更強調「教育」很重要,唯有栽培更多翻譯人才,未來佛典的傳承與傳播才有希望。 佛光大學佛學碩士英文班畢業的張英杰,對人間佛教相關文獻的譯本進.....
人間佛教翻譯工作坊 弘揚佛法為己任
學習,亦是一種願力,希望《人間佛教學術文獻目錄》能夠帶給全球學者、學生作為研究佛法的最佳參考工具,更希望可以滿足大家的求法意願,作為探討生命價值與生活意義的精神良伴。 接著進行問題討論,大家探討並一致認同,文獻目錄需要具備更廣泛內容,「人間佛教」是解行並重,因此內容可以半數為佛教學術文章、半數為生活行證文章,對大家在生活修行與體悟有所幫助;文章需要著重高質素,更需要在主流的研究資料庫推廣,提高文獻目錄的知名度;審核及調整目前翻譯、編輯及校對流程,以最有效方案讓3組義工互動及互相配合,同時需要提供一份翻譯清單(checklist),統一及標準處理文章格式等。 視覺化系統(NTI Visuali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