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2018佛‧商對話 談人間佛教的管理與創新
: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代表星雲大師歡迎大家的到來。 人間社記者林靖敏攝 人間社記者 李生鳳 高雄大樹報導 2018佛‧商對話 談人間佛教的管理與創新 圖說:屏東大學校長古源光分享2006年出任屏東科技大學校長時,很多人問他如何經營學校,他回答:「視為一個企業在經營,校長就如同CEO。」 人間社記者林靖敏攝 由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聯合主辦「2018佛‧商對話─人間佛教的管理與創新論壇」,12月15日至16日在佛光山雲居樓六樓舉行,聚集全球7個地區、21位學者和企業家發表論文,透過探討人間佛教的管理與創新,成就事業的正知與正見。 15日開幕式由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
2022年度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開幕
功的例子,鼓勵大家關懷生命應從關心自己開始,保持身心健康,共同度過難關,重新上路。李四龍教授對大家所要發表的論文水準表示肯定。對於當前的疫情,他認為將其置於歷史長河中來看,其實是常見的事情。由於現代高科技的發展,交通物流的發達,才使得疫情變為世界災難。結合個人的抗疫經歷,希望大家能夠關心時事,保持平常心、獨立思考、從容應對。 最後,由主辦單位代表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致辭。法師對大陸的疫情表示了關心。並說道,由於疫情影響了論壇原本要在人間佛教祖庭宜興大覺寺院舉辦的計畫,所以希望大家以後有機會能夠再次歡聚佛光道場。為增進大家對人間佛教的瞭解,妙凡法師還為大家播放了一段影片,介紹了近現代.....
〔2023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 全球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攜手研討佛教與未來時代
佛教現象。身兼大會發起人的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本身為彌陀淨土思想的追隨者與研究者,近年著力於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管理思想研究,已經開設多年課程,取得不少企業家回響。 面對21世紀的科技發展,佛教應當如何運用數據資料庫,建立更快速的弘法效應。本次亦邀請長期致力於台灣佛教圖書館編目管理的香光尼眾佛教圖書館館長自衍法師,分享圖書館資源如何共享與合作,以達佛教國際化。 座談會議題多元,探討層面廣泛,歡迎有志深入人間佛教研究者報名線上觀察員,共同發揚人間佛教思想,推廣學術人文交流,為佛教與學術開衍更浩瀚的影響與未來。 線上觀察員報名專線:https://forms.gle/eLU28.....
2023年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博士後研究人員錄取名單
計畫/計畫主持人:中央大學中文系廖湘美教授、清華大學中文系陳淑芬教授(2015/8-2016/7)。 2.「《維摩詰經》中梵漢詞彙對比研究:以梵文「前置詞為首的複合詞」為主」,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_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計畫主持人:陳淑芬教授(2017/8-2018/11)。 3.「梵文關聯式主從句之漢譯句式研究:以《藥師經》為主」,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_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計畫主持人:陳淑芬教授(2020/8-2021/12)。 姓 名 釋祖道 Ma Hla Kyu 研究領域 緬甸佛教文化、南傳佛教止觀禪修理論 申請計劃 緬甸禪修中心的興起與發展 重要學歷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所博.....
2023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學子多元探討人間佛教
題為《“佛光雲宇宙”的技術建構與情感認同研究》的發表。她指出,“佛光雲宇宙”以其虛擬實境交互方面的突出表現,打造了3D虛擬佛光山道場,不僅在技術上有領先優勢,在未來亦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人間佛教需要在科技弘法的基礎上,堅守佛教的超人間性,加強對“佛光雲宇宙”的監管,推進“佛光雲宇宙”的未來發展。 青島大學歷史學院碩士生劉航濤同學以《星雲大師護法思想研究》為題,認為星雲大師在吸收古代護法思想的基礎上,逐漸將護法與弘法從“各有所司”發展成“不分你我”,並將護法的重心放在弘法上,提出了引導僧、信二眾共同護法的系列觀點。大師的護法思想體現了其注重僧俗平等和與時俱進的特點,充分體現了其思想的現代性和人間.....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是企業永續經營的管理心法 2023「自覺式管理文化」證書課程開學
緣、不請之友」,期勉學員回到初心,放下成見,以真誠的心與人為善,在能力許可的範圍裡,做一個雪中送炭的人,相信家庭、事業、人際關係,都能暢通無阻。」 此次開學典禮也邀請兩名學員代表分享自身經驗,阿康健康科技集團創辦人王李珏董事長表示,星雲大師的「佛教管理思想」是中華文化與佛法的智慧結晶,在當今紛繁雜亂的社會經濟體系及企業管理領域是一股清流,是一盞明燈,是可踐行的方向。自己在多變的環境中保持定力與精進,無不受益於星雲大師的精神影響與其管理哲學的指引。 福建漳州久依久化工有限公司周曉龍董事,提及星雲大師「四給」的管理理念改變了他以往「權威專制」的管理模式,運用「四給」的管理方式,使得公司上下的關係更.....
2024年度人間佛教研究專案選題論證會主題座談 回歸本懷與開啟未來—主題座談揚州開講
於使佛教順應現代觀念與現代社會的變遷,尋求佛教自身的現代化生存與發展,而人間佛教可以為解決現代性問題提供一種資源。大師推動人間佛教的發展,其旨在解決傳統和當代的問題,傳統和現代最大的差別,不是物質或者科技的不同,而是自我的認識不同。 主辦單位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也贈與《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一書,與現場每一位貴賓及參會同學,圓滿主題講座。 2024年4月12日晚,主題座談“回歸本懷與開啟未來——以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為中心”於揚州鑑真圖書館舉行,由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所長李利安教授擔任主題座談的主持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西北大學哲學學院王雪梅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
蘭卡斯特教授新著《邂逅佛教》 英文原文版 8月推出
間佛教研究院編輯,於今年8月正式出版。 這本書不僅深刻闡述佛教核心教義,更是一部將佛法義理融入現代生活的思想與實踐指南。蘭卡斯特教授以充滿智慧與慈悲的文字,引導讀者無論是在面對個人的生命困惑,還是應對科技迅速發展和全球新冠疫情帶來的挑戰,都能將恐懼轉化為安然。蘭卡斯特教授藉其深厚的佛學修養,深入闡釋因果、空性、無我等佛法義理,並對欲望、種族主義和疫情等現象提出獨到見解,為現當代讀者的生活提供寶貴指引。 書中,蘭卡斯特教授以真摯的筆觸,分享他面對親友離世與自身老病的心路歷程,帶給讀者在自我成長與人際關係上的深刻啟發。這些個人經歷無不讓人觸動心弦,更深切地體會到生命的無常與珍貴。本書亦特別附錄美國.....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與佛光山簽署合作協議,攜手開發佛教AI翻譯軟體
提升多語弘法的腳步。 此次正式簽署的合作協議書,旨在發揮AI的潛力,讓佛教經典及《星雲大師全集》觸及更多現代讀者。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與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MITRA計畫的通力合作能夠將佛教的智慧與現代科技創新融合,共同推動佛教文獻翻譯事業的發展。這套多語佛教翻譯工具的正式名稱及使用介面預計於2024年底公佈,並提供給佛教譯者測試及使用,相關訊息請關注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的佛典翻譯與AI運用網站:https://fgs-translation.org。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介紹佛光山翻譯團隊及目前正進行佛光大辭典、《星雲大師全集》的翻譯內容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與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
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第二堂課 人間佛教與AI之覺醒與共生
利安將從社會結構變遷、自我價值重塑、人際關係變革等多個角度,深入剖析AI時代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並探討佛教作為一門深具智慧的思想體系,如何為當代人提供重新思考生命本質的路徑。他認為AI與佛教的對話不僅是科技與人文的交鋒,更是人類在快速變遷的時代中,尋找精神依歸的一次契機--在危機中覺醒,在共生中前行。 此外,李利安也以AI與菩薩進行類比,指出菩薩在大乘佛教發展中的革新角色,與AI在現代社會的變革性影響具有某種相似性。例如,AI在醫療輔助診斷、智慧交通、精準農業等領域的應用,正如菩薩「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能夠根據不同場景發揮最大價值。此對比將帶來全新視角,幫助我們更深入理解AI的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