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10月1日人間佛教生死觀 出生入死好自在
師、國際佛光會檀講師趙翠慧,對談生死面面觀,從經典的理論依據到瀕臨死亡的親身體驗,二位講師帶領觀眾如何灑脫自在面對生死,論壇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 身兼佛光山寺副住持的慧開法師是研究生死學的專家,無論是課堂講學或是一般開示,皆能深入淺出地講述面對生死的正確態度,啟發大眾經營永續的生命。曾因罹癌而經歷過瀕死體驗的趙翠慧檀講師,結合自身經歷,分享如何勇敢地面對病痛,依舊熱愛生命的人生態度。兩位講者圍繞「生死」的幽默對談,帶領大眾認識「生命不死」的信念,從而不憂不懼地面對生死,熱愛生活的人生觀。 自3月1日首播的「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邀請法師(行者)及專家(學者),以論壇方式暢談.....
2018神明聯誼會學術會議 深入探討神明聯誼會之意涵
與光輝中。」「跨越本位,從心做起」,讓宗教成為促進世界和平的力量。 現場並有法寶山藏經樓堂主覺元法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菲律賓師範大學Krizna ReiM.Palces教授、南華大學生死學系主任廖俊裕教授、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教授覺明法師、黃國清教授、李芝瑩教授、羅涼萍教授、佛光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教授永東法師、許鶴齡教授、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闞正宗教授、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李明書、實踐大學教授李聖俊、佛光大藏經聲聞藏編輯妙主法師、佛館副館長永融法師等250人與會。 圖說: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指出,中華傳統宗教總會自成立以來,每年固定舉辦幹部成長營,今年適逢「2018神明聯誼會學術會.....
第八屆人間佛教青年學者主題論壇「人間佛教的百年回望與反思」宜興舉行
,一方面要注重古典解釋學的研究,追溯佛教經論的真實內涵,另一方面,要學會當代解釋學的理念和方法,通過對古老佛法的創造性詮釋,推動佛教的現代化轉型,為當代文化建設做出貢獻。隨後,張文良教授談及佛教對當代生死學的借鑒。張教授認為,以星雲大師的生死學理論為基礎,結合海內外的相關研究成果,人間佛教可以建立起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生死學體系,這是人間佛教在理論上的重要突破口。 王雪梅教授表達了她的思考,就人間佛教的「化社會」與「社會化」為題。她認為,首先人間佛教化社會,並帶來的人間福祉。人間佛教從寺廟走向社會,從適應社會、服務社會、建設社會,並成為現代社會倚重的重要資源和團體。人間佛教作.....
感恩生命,自在生死──學者與行者談人間佛教生死觀
過youtube及zoom播出,全球五大洲逾千人同步於線上聞法。 妙凡法師於開場時提出,生命、生活、生死是一個連續性的生命歷程,只有認識生死,才能自在生活,不畏生死。希望透過「人間佛教的生死觀」議題,生死學專家慧開法師對於生死的研究與趙翠慧檀講師親身瀕死的經驗,印證佛教「生命不死」的觀念,創造擁抱生命、熱愛生活、解脫生死的信念。 慧開法師舉出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佛陀本懷》中提到的〈我對人間佛教的體認〉20則內容,指出其中有1/3內容談到「生命不死」、「生命永恆」,可見此為人間佛教的重要思想之一。他提到大師所說的「生命在輪迴裡就解脫了」,看似難以理解,但就現實而言,不論是凡夫的「分段生死」,還是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