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2023懷念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學十堂課 第十堂課12月1日登場
懷與生命教育。 作者依佛光山星雲大師所推行的人間佛教,具體論析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理論承傳與實踐開展;藉由天台智顗的「六即佛」與佛光星雲所宣揚的「我是佛」之相互對照比較,乃至佛光星雲推動人間佛教所展現的生命關懷與人文療癒,希冀對星雲大師所推動的人間佛教之暢佛本懷得到更清晰的理解與定位。 這場講座將探討:「佛陀本懷與人間佛教有何關聯?本書為何將天台智顗與佛光星雲相提並論?本書如何從天台教觀的人間修證談暢佛本懷?本書如何從天台智顗的經典詮釋談暢佛本懷?如何踐行佛光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及其生命關懷與人文療癒?天台智顗與佛光星雲如何共暢佛陀本懷?」等等的議題。 作者著作的意旨,在敘說:「若能於人世間真.....
2022年度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開幕
易」。但是,就像人間佛教獎學金創立之初星雲大師所指出的那樣,無論未來會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只要覺得有意義就應該去做。同學們更需以學術的精進克服苦難,取得進步。張文良教授表示,論壇的主題——“後疫情時代的生命關懷”正契合於時代。在此特殊時期,青年學子們在論壇發表自己的論文是非常可貴的事情。又以牛頓躲避倫敦瘟疫而獲得巨大科研成功的例子,鼓勵大家關懷生命應從關心自己開始,保持身心健康,共同度過難關,重新上路。李四龍教授對大家所要發表的論文水準表示肯定。對於當前的疫情,他認為將其置於歷史長河中來看,其實是常見的事情。由於現代高科技的發展,交通物流的發達,才使得疫情變為世界災難。結合個人的抗疫經歷,希望大.....
第五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 上海開幕
化攝受印度佛教問題,進而探究權變與善巧方便概念的儒佛異同。 在B場的研討中,台灣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系尤恵貞副教授發表《佛教經典詮釋的現代意義與生命教育義涵》,結合其從事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實踐經驗,從生命關懷的角度,探討佛教經典的現代詮釋與生命教育之間的關係。 上海大學文學院程恭讓教授發表《從勝鬘經看佛教的社會思想理論》,以印度三世紀中期的大乘佛教經典《勝鬘經》為中心,通過對該經所包涵的豐富深刻的佛教社會思想理論的梳理和研究,探討了佛教傳統經典與人間佛教的互動關係,以及近現代人間佛教在推動佛教轉型過程中的「社會思想」、「社會理論」和「社會化」問題。 南京大學常紅星博士發表《人間佛教兩性平等思想.....
人間佛教學第四堂課 人間佛教視角的法華經解讀
「人間佛教視角的法華經解讀」由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主講,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院長郭朝順主持。 人間佛教研究院 人間佛教學第四堂課 人間佛教視角的法華經解讀 【懷念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學十堂課第四堂課 人間佛教視角的法華經解讀 星雲大師要大家直下承擔「我是佛」。這是基於人人皆具清淨、平等之本性,而人間佛教的「三好、四給、五和」是《法華經》正是菩薩道的現代實踐。 《法華經》說「成佛非難」,能夠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