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性格與實踐範型人間佛教思想第九堂課 9月1日線上播出
教授教授主講這本書的研究成果,顧偉康教授擔任論壇的主持及與談人。 《凝視人間.悲智雙運——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性格與實踐範型》共分十章,從「序說」開始,闡述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性格與建立人間淨土」、「念佛修持方法及其體證」、「四聖諦、四弘誓願與人間性、神聖性的思想動向」、「『同體共生』思想與人類福祉」、「佛光山的管理思想」、「文字般若、文藝創作與禪境修持」、「生命教育的禪法修持與靈性發展」、「人間佛教的布教型態及方法」,在「結論」部分,引用星雲大師法語:「人間佛教不只是世俗諦,也是第一義諦。」並說明「證入第一義諦」才是人間佛教的心法與終極目標。 主講及叢書作者陳劍鍠教授,香港大學中文系哲學博士,現.....
3月1日首播「六祖壇經的解脫觀」
好醜,乃至人我的恩怨情仇,言語的觸犯諷刺,彼此的欺凌紛諍,能一併視為虛空幻相,則不會想到報復酬害,淨土即在目前。 此次「六祖壇經的解脫觀」的講師,邀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是一位踐行人間佛教的行者,領眾修持,開示講學,善用譬喻言說,平實樸實的語言,令聽聞者心開意解。對談學者董平教授,是百家講壇的主講人,現任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的榮譽教授,主要從事先秦儒學、宋明理學、中國佛教哲學方面的研究。 2022年人間佛教研究院規劃以經典為主的「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從浩瀚如海的佛經精選10部經典,包括:《六祖壇經》、《金剛經》、《般若心經》、《八識講話》、《阿含經》、《法華經》、《妙慧.....
11月1日人間佛教念佛觀 是心是佛話念佛
教授,與佛光山歐洲總住持暨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進行對談。課程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從淨土法門的學術理論出發,印證以星雲大師自宜蘭念佛會建立起的念佛弘法模式,為觀眾展示正確、如法的念佛修持。 陳劍鍠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學成立佛教文學碩士班、人間佛教管理文憑課程,同時也是虔誠的佛教徒,對於淨土法門、念佛法門深有研究,以出版及講授與淨土信仰相關的思想研究而享譽學界。滿謙法師則歷任佛光山於澳洲、歐洲等海內外道場的住持,承擔創辦南天大學的任務,是集建寺、安僧、弘法、教育等才能於一身的菩薩行者,以自身的弘法經驗,見證人間佛教的修持成果。 「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是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因應疫情時.....
第一屆博士人間佛教論壇 兩岸學者精闢演繹
士生米媛分享,早課時看到莊嚴的觀音菩薩,內心有很大的觸動,感到磁場氛圍很好,大家都很認真讀誦經文,真心參與其中。 武漢大學博士生張曬表示,首次參加早課與過堂,深深感受佛教力量的偉大。許多人回應:這樣的修持安排可以更實際瞭解人間佛教。午齋過堂儘管人很多,但大家都很整齊有序,很有威儀,讓人感動。 學者開講 立論精宏 第一屆博士人間佛教論壇 兩岸學者精闢演繹 兩岸佛學 承先啓後 圖說:程恭讓講述「論星雲大師對佛教的貢獻」。 人間社記者周雲攝 大師:奉行佛法 人生圓滿 「兩岸文化交流─第一屆博士人間佛教論壇」11月28至30日在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舉辦,匯集兩岸三地70位教授與博士,發表60篇人間佛教及.....
懷念星雲大師第七堂課「凝視人間.悲智雙運——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性格與實踐範型」
他的節奏步伐,一起前進,並深為他所致力的使命所感動。陳教授在研究過程,發現大師的人間佛教性格,具有典範轉移的實踐範型。 對於學者質疑人間佛教是否流於世俗?是否具有神聖性?陳劍鍠教授說明星雲大師有自己的修持體證,清楚地明白空性的法理。大師所開展的、施設的種種活動的背後,必然是深藏佛教「緣起性空」的真理。而緣起性空的般若智慧正是佛教的不共法。 陳劍鍠教授說明人間佛教並非一般論者指稱,不重視了脫生死之出世問題;人間佛教不只是世俗諦,也是第一義諦。人間佛教任何作務、行持、活動皆須時時觀照自心,藉由種種作務、活動之境緣,作為證入第一義諦的手段。陳教授說:「人間佛教的正行在於『行佛』,發菩提心,修菩薩道,.....
佛光山英文線上共修直播論壇 危機就是轉機
g Shan English Dharma Services)於台灣時間每周六晚七點半 (北美洲東岸EST早上七點半),播放全英文共修,並搭配15分鐘英文開示,希望全球佛光英語人士在疫情期間仍舊有聞法修持的機會。 佛光山英文線上共修Youtube頻道鏈接: https://reurl.cc/vDbYvl 為了感謝全球一千人訂閱,佛光山英文線上共修Youtube頻道於6月21日透過直播進行論壇,以「危機就是轉機」(Finding Our Way Out of Crisis)為主題,由多倫多佛光山住持覺凡法師、澳洲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任覺瑋法師及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3位與談人,分享.....
第六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 上海開幕
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 上海開幕 由上海大學文學院和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第六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6月2日在上海星雲文教館盛大開幕。本次會議主題為「人間佛教與人生修持」,開幕式由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道安佛學研究中心主任程恭讓教授主持、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院長李利安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溫金玉教授、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李向平教授、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唐忠毛教授、佛光山副住持慧開法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上海星雲文教館館長滿蓮法師,及海峽兩岸多所著名大學的近四十位學者,和部分2018年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博碩士研究生等共近百人出席。 程恭讓在開幕.....
〔好書分享〕英譯《佛法真義》第五冊問世 穿越時空回歸本懷
頓漸一如」,不可互較高下。 〈當代菩薩〉、〈趙樸初菩薩〉、〈楊仁山菩薩〉則帶領讀者回到近代,認識引領當代佛教由衰轉盛的在家居士。其中不乏以詩會友、為佛教仗義疏財者,皆對上世紀的佛法弘傳作出重大貢獻。 修持方面,〈四威儀〉、〈合掌〉、〈過午不食〉等篇章,深入淺出的討論佛門行儀內容及其深意,釐清後人的誤解,並強調在現代生活中的運用。〈神明〉、〈土地公〉、〈菜姑與師姑〉則從佛教的角度,簡述民間宗教與佛教的差異,從中展現佛教的包容與平等。 本冊涵蓋部分中華文化特有詞彙,因此當遇上英語無相對應詞彙、中文有豐富意涵或作為雙關語時,皆採用音譯,另加上其中文寫法及逐字解意,並於附錄詳盡說明,讓非華語人士跨越文.....
中美文化講壇系列 紐約佛光人共享佛法傳遞的喜悅
山祖師星雲大師過程中的最大啟發。妙凡法師首先分享早年入佛門時的深刻體會,特別提到四無量心「慈、悲、喜、捨」。他引用《佛遺教經》中「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勉勵與會者修持忍辱,並強調在生活中應保持清淨心。 妙凡法師指出,修持「生忍」、「法忍」和「無生法忍」能帶來無比的力量,這種力量源於戒、定、慧的修持,在面對人生苦難時能保持穩定,勇敢向前。他提到,許多人渴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人間的苦難重重,而在這些苦難中,最大來源往往是「恐懼」,這是人們的習氣。受用星雲大師「無我」的啟發,他因此無所畏懼,學會接受現實,勇敢面對苦難,這種心態使得他能在逆境中找到力量和希望。.....
【好書分享】《佛法真義》英文版第六冊壓軸出版 多元主題呼籲實修
富,橫跨佛教義理、思想、佛教常識及行事等主題,探討社會及信仰議題,帶領讀者透過人間佛教視角,建立積極樂觀的態度,成為擁抱生命、解決生死、落實生活的佛教行者。第1-2冊著重在信仰和教理,3-4冊探討佛教修持的實踐面,去年推出的第5冊則穿越時空,探討佛教修持的歷史;甫出版的第6冊,則顯現星雲大師呼籲大眾採取實際行動,由此可見本套書讓讀者從認識人間佛教開始,循序漸進的成為人間佛教的行者。 訂書專線: 佛光文化發行部 官網:https://shorturl.at/dosX3 fgce@ecp.fgs.org.tw 07-6561921 #6664~6666 《佛法真義》英語翻譯自2018年啟動以來,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