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英文線上研修 大般若經中明瞭「如」
無盡,沒有起源、中央或終結。活在「如」中,身邊一切都是「如」,大家也是「如」的一部份。「如」並非顯得自己特別,而是如實體驗事物,不起分別。教授也指導如何成為不退轉菩薩:菩薩不因魔的誘惑而離開大眾獨自修行;菩薩不自認比他人優秀,而是活在眾中精進修行。不退轉如同學習外語單字,不斷薰習下,有一天發現已牢記,一生都不會忘記。不退轉菩薩亦如是,不斷修行、奉獻,終能自然而然地永不退轉。 除了經義,蘭卡斯特教授更指導授課技巧。正如佛陀施設種種方便法門,教學的目的是讓人懂,不是傳授教義,而是因材施教,考量學生的狀況、需要及價值觀。教師要自己先感到教學內容有趣,才能傳授給學生,這點對弘法者尤其重要。 院長妙凡法.....
第五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 上海開幕
教,而是要弘揚佛教的根本傳統、中國佛教的優秀傳統。 那麼,中國佛教的特色是什麼?樓宇烈認為太虛大師「中國佛教的特質在禪」的判斷非常準確,其實生活中處處有禪,時時有禪。他進一步提出來源於禪宗祖師的三步修行次第,即「做本分事」、「持平常心」和「成自在人」,顯然,禪宗把大乘佛教以來打破出世與入世隔閡的思想,真正落實到生活之中。很多人懷疑人間佛教是不是把佛教神聖性降低了、世俗化了,樓宇烈認為,這是用西方宗教理念認識佛教的結果,西方文化把神聖性和世俗性對立,其實中國是「人聖性」,在生活中達到人聖,達到人聖性和生活化的一體性。所以研究中國佛教,不能離開人間佛教的特色,這才是中國佛教的根本所在。 上午第一場.....
新視角探討人間佛教 首屆人間佛教社會學論壇上海舉行
展學院李峰教授 人間社記者張曉藝攝 圖說: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段玉明教授 人間社記者張曉藝攝 圖說:清華大學哲學系聖凱法師 人間社記者張曉藝攝 新視角探討人間佛教 首屆人間佛教社會學論壇上海舉行 圖說:福州大學社會學系甘滿堂教授 人間社記者張曉藝攝 2018年5月19日至20日,首屆人間佛教社會學論壇在上海星雲文教館舉行。本次論壇由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華東師範大學宗教與社會研究中心、中國社會學會宗教社會學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來自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四川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等機構的二十餘名學者參與討論,同時吸引了十餘名來自不同高校的碩博士生前來旁聽。 論壇開.....
佛光山英文線上共修直播論壇 危機就是轉機
人間通訊社 佛光山英文線上共修直播論壇 危機就是轉機 【人間社記者 文慧、智群 澳洲臥龍崗報導】 為了感謝全球一千人訂閱,佛光山英文線上共修Youtube頻道於6月21日透過直播進行論壇,以「危機就是轉機」(Finding Our Way Out of Crisis)為主題,由多倫多佛光山住持覺凡法師、澳洲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任覺瑋法師及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3位與談人,分享如何透過「八正道」將危機化為轉機。 主持人知悅法師首先說明,現今社會存在很多危機,例如新冠病毒疫情、北美種族歧視,澳洲森林大火等,如何用佛教的「八正道」面對危機,及提供正確方向處理這些危機.....
首屆「人間佛教管理文化」 線上課程開學典禮
青樺。 圖/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由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合辦的人間佛教e學院「人間佛教管理文化」線上證書課程(以下簡稱人間佛教管理線上課程),於9月3日晚上舉行首屆線上開學典禮,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研究員妙願法師主持,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擔任主禮嘉賓,嘉賓有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杜保瑞教授、台比荷聯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紹穎博士,以及來自亞洲、大洋洲、北美洲、歐洲十三個國家地區,遍佈全球46個城市,近90位企業菁英學員參加。 開學典禮從星雲大師應邀出席中央電視臺(CCTV)在北京舉行的二○一三「中華之光.....
第六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 上海開幕
多所著名大學的近四十位學者,和部分2018年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博碩士研究生等共近百人出席。 程恭讓在開幕致詞中介紹了會議宗旨,希望通過會議的持續舉辦,深度研究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並對近現代佛教轉型問題進行深度研討,努力打造高層次人間佛教學術平臺,並起到溝通兩岸佛教文化、弘揚中華文化的功能。 李利安代表學者致詞,表示過去學術界對「行」的研究比較薄弱,本次會議以修行為主題,希望能夠帶動整個學界對修行的研究。 妙凡法師代表主辦單位致詞,提出星雲大師對修行的看法,人間佛教不否定傳統的打坐、念佛等修行,更看重如何將佛法落實到生活裡,回到人間的建設。人間佛教理論、實踐是不二的。 開幕式後,舉行了上午第一場主.....
人間佛教研討會線上會議開幕 建設慈悲的未來和淨土
推廣人間佛教的歷史性一刻」,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表示,人間佛教是佛光山的宗風理念,亦是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一生弘法理念;心保和尚進一步指出,將人間佛教的智慧、慈悲、包容及精進落實在生活,才能夠體驗解行並重及佛法的殊勝。 本次研討會聚焦氣候變遷、社會不平等、無家可歸等當代全球性議題,倡議以佛教智慧實現深層的解決之道。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在開幕致詞中強調,佛教作為智慧和慈悲的源泉,為全球危機提供了豐富的見解和實踐工具。此次研討會旨在提供具體應對策略,涵蓋環保、心靈照護及慈悲力量等多方面的議題,立足當代危機,著眼於構建充滿慈悲的未來。 「論壇特點——跨時區對話,聯合學術與宗教力量」,.....
英法德語「佛光百科」 人間佛教線上資料庫
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佛光山本山與系統大學圖書館頁面,直接查詢藏書。此外,亦有美國西來大學製作的佛光山全球道場數位地圖,方便尋找各道場資料。 除了英文版以外,佛光百科亦有法文及德文版本。法文站收錄《獻給旅行者365日》等書籍簡介,部份書籍並提供電子書下載,包括佛光小叢書、《佛光菜根譚》中、法、英文版對照、《法相》中法文佛學名相對照,及法國法華禪寺、佛光山日內瓦會議中心活動訊息等。德文站有電子書、有聲書等。網站包括各種出版與影音資料,提供中英、中法及中英法三語對照,有利快速搜尋及對照已翻譯的文章與名相,亦可幫助學習英、法、德語的人士同時學習語言和佛法。「佛光百科」提供的文獻及影音,是21世紀人間佛教.....
《維摩詰經》的不二觀 淵默如雷
:「《維摩詰經》的不二觀」。由佛光山澳洲南天寺社教主任知理法師主持,邀請佛光山港澳深總住持永富法師,以及廣東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龔雋擔任與談人,共同探討《維摩詰經》的思想特點與影響,以及「不二法門」的修行與實踐。 龔雋教授說明《維摩經》的思想以般若空性為主導。現今以鳩摩羅什所譯《維摩經》譯本流播最廣。經中就生與滅、垢與淨、罪與福、有漏與無漏、世與出世等種種二元性觀念進行疏通。只有融通這些對立,才是進入「不二」的境界。「不二法門」超越了語言,因此維摩詰「默然無說」,靜默的力量,淵默如雷。 龔教授點明《維摩經》對中國佛教影響深遠,參與注疏的學派眾多。禪宗《六祖壇經》的「法無頓漸」、「即煩惱是菩提」等.....
世界神明聯誼會學術論壇 學界與宗教界對談
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 人間社記者許引玉攝 「2019世界神明聯誼會學術會議論壇」12位學者及12位神明聯誼會幹部展開對話,中華傳統宗教總會總會長王金平百忙之中特別蒞臨表達關切之意。論壇分兩場進行,分別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有500人參加盛會。 論壇邀請成功大學文學院院長陳玉女、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系教授李向平、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高級研究院研究員許源泰等學者,與中華傳統宗教總會秘書長陳嘉隆、鍾茂松、楊政達、劉宗澧等幹部,7月21日上午在佛館禮敬大廳2樓五觀堂分享參與世界神明聯誼會學術研究成果與心得交流。 王金平表示,世界神明聯誼舉辦8年來,秉持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