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佛光山英文線上共修直播論壇 危機就是轉機
人間通訊社 佛光山英文線上共修直播論壇 危機就是轉機 【人間社記者 文慧、智群 澳洲臥龍崗報導】 為了感謝全球一千人訂閱,佛光山英文線上共修Youtube頻道於6月21日透過直播進行論壇,以「危機就是轉機」(Finding Our Way Out of Crisis)為主題,由多倫多佛光山住持覺凡法師、澳洲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任覺瑋法師及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3位與談人,分享如何透過「八正道」將危機化為轉機。 主持人知悅法師首先說明,現今社會存在很多危機,.....
首屆「人間佛教管理文化」 線上課程開學典禮
佛陀紀念館五和塔「喜慶之家」服務三年。蔡青樺表示,能與世界各地的朋友一起聆聽頂級名師的教誨,期許自己把握因緣,努力精進。 學員代表廣州嶺南教育集團董事長賀惠山提到創業三十年,時常思維如何藉助佛陀的般若智慧,提升教育理念,把佛陀的慈悲與方便運用在教學和管理當中。賀惠山長期待通過課程學習,掌握人間佛教理論與實踐合一的管理心法,為社會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學員代表廣東阿康健康集團董事長王李玨認為,佛光山團隊是卓越的管理團隊,佛光教團宣導「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的宗風,這是佛教慈悲智慧、利他服務的精神表現。王李玨強調,星雲大師以佛陀的智慧,對企業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隨後,課程總.....
第六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 上海開幕
人間佛教戒學之間的壁壘。 雲南師範大學哲學與政法學院李廣良教授發表的論文為《「新般若學」視域中的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他通過般若學的理論對星雲大師人間佛教進行考察,提出了「新般若學」的設想,旨在通過般若智慧與方便法門的統一以妥善解決個人生死解脫與社會整體發展的關係問題。李教授認為慈悲、般若、方便是人間佛教的三大支柱,也是「新般若學」的根本理念。 本次研討會共安排有3場次的研討和兩個主題論壇,除了論文研討之外,還安排由滿蓮法師帶領的禪茶一味活動,以期為與會專家學者提供充分交流學習的機會,也提供大家瞭解人間佛教理論與實踐不二思想的深意。 圖說:佛光山副住持慧開法師致詞。 人間社記者楊朔攝 圖說:上海.....
人間佛教研討會線上會議開幕 建設慈悲的未來和淨土
光山南天大學、馬來亞大學、聖卡洛斯大學及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的學者與專業人士參與此次會議,與會者橫跨全球時區,實現24小時不間斷的論壇接力。透過線上互動和對話,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與會者共同探討如何以宗教智慧應對現代社會的諸多挑戰,並分享人間佛教的實踐方案,以求在全球範疇內播下慈悲的種子。 「切中時代課題——從慈悲應對全球危機」——「研討會是推廣人間佛教的歷史性一刻」,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表示,人間佛教是佛光山的宗風理念,亦是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一生弘法理念;心保和尚進一步指出,將人間佛教的智慧、慈悲、包容及精進落實在生活,才能夠體驗解行並重及佛法的殊勝。 本次研討會聚焦氣候變遷、社會不平等、無.....
〔好書分享〕《佛法真義》英文精裝版問世 佛法智慧國際化
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2024年8月推出大師經典著作《佛法真義》英文精裝版三冊軟精裝套書,為國際讀者深入了解佛法義理及應用。 〔好書分享〕《佛法真義》英文精裝版問世 佛法智慧國際化 《佛法真義》用淺顯易懂的文字,深入淺出地闡明佛法義理及應用,每一冊都充滿了智慧與啟示。此次英文精裝版重新修訂出版,期將使更多英語讀者接觸佛法的精髓與妙用。 此次出版的精裝版套書依照中文版排序,將內容分為佛法義理、佛學思想、佛教常識、佛門行事等四個主題,更加符合現代讀者需求,亦有助讀者依據分類查找相關文章。 〔好書分享〕《佛法真義》英文精裝版問世 佛法智慧國際化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20.....
《星雲大師全集》贈書儀式暨「中華文化與人間佛教」論壇 武漢大學文學院召開
兩家針鋒相對的許多觀點也正是得益於佛教圓融的方法論。劉勰在解釋文學的時候具有十分廣博的世界意識,這種意識不同於現在學科的狹隘性,與人間佛教的圓融、利他、入世的精神具有交通之處。 高文強教授認為:「詩言智:佛教詩學的文學史意義」。高教授指出,歷史上佛教對文學藝術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佛教智慧在我們今天的教育體系中卻一直呈現為缺失的狀態。雖然「詩言志」與「詩緣情」是中國詩論的兩大主流,但是如果我們對中國詩歌做一個全面觀照的話,就會發現「詩言智」亦是中國詩歌中的重要一脈,例如東晉玄言詩便是一種講「理」的、與佛教有著密切聯繫的詩歌體裁。歷代高僧大德本身都具有很強的文學修養,他們寫詩、論詩的目的都是「言智.....
「人間佛教的經濟與管理文化」論壇 香港中大演繹
業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活動顯示,企業應用星雲大師推動人間佛教的自利利他理念,落實在經濟和管理文化上,即為企業責任。 覺培法師說,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人工智能,為人類未來的存在價值及意義帶來挑戰。論壇的議題須面對新時代的課題,過去以西方文明為思考,演變成更多的知識,創造更多財富及握有更多權力,「我們不得不從東方的佛教智慧角度重新檢視這個時代的價值觀。自利利他是大乘佛教的精神,五戒十善是現代社會非常需要的依據」。鄺美雲會長認為新的管理非常重要,「把心管理好必定有經濟效益。正如大師教導三好四給,心量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 寬運法師感謝星雲大師把香港的.....
人間佛教與中華文化論壇 西安西北大學召開
華文化向外傳播的重要陣地。去年,人民出版社和宗教文化出版社聯合出版了大師的《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一書,在大陸產生很大的回響。前段時間,《星雲大師全集》正式發佈,共365冊,3千多萬字,堪稱人間佛教的智慧寶藏。 此次會議邀請台灣佛光山宗務委員、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覺培法師,他談到佛教與當今社會融合的問題時認為:「佛教也曾隨著不同時代的變遷,因諸多的人為因素,使佛弟子對於佛陀的教法及佛所制定的戒律,產生許多分歧與異說,形成各種教派與思想主張,彼此不能團結而造成佛教發展的困難。也因此,星雲大師在他90歲的高齡,一氣呵成寫下了14萬字的《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一書。星雲大師提出『回歸』,意在針對『偏離.....
中大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首創佛學碩士班
大師會面。心保和尚感謝中大對人間佛教研究中心的支持,提供一個結合佛學、宗教和文學的碩士課程。人文或文化有關每個人的身心依靠及身心結合,也與修行有關。佛陀除了是一個覺悟的人,也是教育家,佛法是自我教育的智慧,修行上以佛法引導自身的行為,有別一般人以情緒引導行為。學佛對個人及家庭有正面的影響,乃至對社會及國家作出貢獻。星雲大師推動人間佛教,強調把佛法落實於生活中,以及佛法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佛教重視行解並重,學術自有其價值性,把行門也做好就能圓滿。 心保和尚並以「凝聚人間‧悲智雙運」為題,主講人間佛教的修行重點,言精意簡,指出佛由人成,把人的生命價值提升到最高的境界就是佛,學佛可說是對自己生命的期許.....
傳承中華文化: 第四屆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成功舉辦
子,作為從事文字工作的未來學者,應當將寫下的文字視為生命。「文字是學者的生命。將所寫所想落實於文字,則成為了學者生命的品質。」論文寫作即是一場修行和放下。論文寫作所結合的理論與實踐,不僅是知識的,更是智慧的。妙凡法師隨後播放了播放了星雲大師談論人間佛教的精彩視頻,希望學子能夠借此開示,在寫作中豐富生活與智慧,做一個對社會有承擔力的知識份子,讓這一代年輕人變得更好,讓中國變得更好。 開幕式結束後,程恭讓教授作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專題演講。程教授通過回顧他研習人間佛教思想的學術歷程,結合自身多年研究的心得體會,分享了他對於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深度解讀。他認為,佛教經典的研究離不開當代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