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中美文化講壇系列 紐約佛光人共享佛法傳遞的喜悅
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勉勵與會者修持忍辱,並強調在生活中應保持清淨心。 妙凡法師指出,修持「生忍」、「法忍」和「無生法忍」能帶來無比的力量,這種力量源於戒、定、慧的修持,在面對人生苦難時能保持穩定,勇敢向前。他提到,許多人渴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人間的苦難重重,而在這些苦難中,最大來源往往是「恐懼」,這是人們的習氣。受用星雲大師「無我」的啟發,他因此無所畏懼,學會接受現實,勇敢面對苦難,這種心態使得他能在逆境中找到力量和希望。 「欲淨其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國土淨」,妙光法師引用《維摩經》四句偈語,指出修行的關鍵在於內心的淨化,而非外在環境的改變。他分享一個實際的.....
中美文化講壇 佛法帶給我們的喜悅
,妙凡法師提到印象最深的是大師的「接受教育」。並從大師身上學到,多聽多看少說,持包容、開放、不排斥的心態,不斷地學習,要有接受和承擔的勇氣。讓自己活在慈悲,活在勇敢裡,活在智慧裡,無所畏懼,勇往直前。人生要自己放光,啟動內心慈悲喜捨智慧的光,人生再暗都不怕。 當天出席講座的貴賓有台灣駐休士頓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蕭伊芳,斯坦福市議員譚秋晴,休士頓市主計長Chris Hollins,休士頓大學德州超導中心首任主任朱經武。現場法喜充滿,反應非常熱絡。 9月28日在中美寺的佛學講座,題目是佛法帶給我們的喜悅,吸引近百名與會者聆聽。 趙辜懷箴引用星雲大師說「要做事就要忍耐,要成功就要委屈」。讓她非常受用。.....
人間佛教學第二堂課 宜蘭弘法十年記——青年星雲的人間佛教之路
佛教之路 【人間佛教學第二堂課 宜蘭弘法十年記——青年星雲的人間佛教之路】 闞教授認為星雲大師不斷開發新的弘法方式,吸引年輕人學佛,為佛教培養人才。 闞教授說明:星雲大師在中國大陸時期,首次遇見提出「人生佛教」的太虛大師,深受啟發,知道自己需要有新思惟、新觀念,要重新估定世間的價值。 課程影片 人間佛教學 文/宋滌姬高雄報導 星雲大師在創立佛光教團前,曾在宜蘭弘法十年,奠基佛光山未來人間佛教的基礎,重要性不言可喻。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的線上課程【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4月1日在線上播出的第二堂課:「宜蘭弘法十年記——青年星雲的人間佛教之路」,特別針對這十年進行分析與探索。.....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座談會基調講演 闡明佛光宗學之十大貢獻
各地的佛光山道場以「四給」接引信眾,舉辦法會和各種活動,充分展示佛光山將人間佛教理念落實為具體的實踐,其對佛教人間化、生活化、通俗化、現代化的積極推進,成為在當代社會情境下振興佛教並發揮人間佛教對社會人生積極作用的成功典範。 萬金川〈大悲傳照顯法幢.菩提續焰燃心燈〉,闡述「自燈明,法燈明」。大師〈真誠的告白──我最後的囑咐〉最後說道「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問我一生何所求,平安幸福照五洲」,而這段話的前句正是「法幢不容傾倒,慧燈不可熄滅」。395冊的《星雲大師全集》是否真能涵括在3大冊的《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萬金川說,「照著講」才能「接著講」,了解傳承才能繼承傳統。 本套書總編輯.....
第二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研討會 兩岸激盪智慧火花
大師的演講中,常說佛法即道法,並不是拜佛就能得到佛的幫助,而是學佛、掌握佛法智慧,才有非一般的思維方法來幫助解決困難。他曾問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大師說:「是用佛法開啟智慧,擁有超越的人生、智慧的人生。」 此次研討會論文數量豐富,主題演講有賴永海及星雲大師兩場,還有來自中國、台灣、以色列及越南的學者,6場研討會分兩組同步進行。海峽兩岸學者齊聚一堂,激盪出智慧的火花。 圖說:第二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於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舉行。圖為開幕式全景。 人間社記者周云攝 第二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閉幕 「第二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3月28日至29.....
暢談觀音藝術造像人間化的發展與演變
對於妙光法師的提問,如常法師表示,會信仰觀音,是因為星雲大師的因緣。曾經是佛學院班上最後一名的他,對於未來弘法出家之路感到憂心,透過學長的提醒,他來到大悲殿向觀音祈求:「未來弘法之路就要靠您了!」從此人生全憑觀音與大師巧妙的安排。 如常法師也娓娓道來佛館供奉觀音的曲折,工作人員整整耗費一天,五公尺高的觀音卻怎麼也無法運進觀音殿,如常法師只得向大師報告此事。於是大師親自前來,向殿內原本供奉的小尊觀音說:「我不是不要您,以後會安排更適合您的地方!」說也奇怪,大師講完沒多久,觀音就順利運進來了。幾年後,大師在日本蓋了法水寺,寺內環境更適合供奉當年的小尊千手觀音。這件事也讓如常法師更信服菩薩的靈感:「.....
川大《全集》論壇 研議人間佛教與社會人生
圖說:四川大學佛教與社會研究所主辦《星雲大師全集》人間佛教與社會人生論壇,與談人與工作人員等合影。 人間社記者楊秀蓮攝 人間社記者 姜桂芹 四川報導 川大《全集》論壇 研議人間佛教與社會人生 四川大學佛教與社會研究所10月26日舉辦「《星雲大師全集》人間佛教與社會人生論壇」,探討《全集》在大陸出版的重要意義。由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大偉主持,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陳兵、佛教與社會研究院教授段玉明、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閔麗,以及西北.....
徒眾論文發表會 記錄人間佛教的實踐
015年徒眾論文發表會」,9月11至12日在佛光山雲居樓6樓舉行。 開幕典禮中,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開示,「人間佛教」是修行的主題,透過論文議題帶出問題、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亦在不斷的寫作過程中,看到人生的進步,讓他人明白人間佛教。 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特別到場勉勵大眾,寫論文是最好的學習,在大量的閱讀中提升思考能力,並鼓勵徒眾多寫論文,尤其發表會重點在徒眾的學習,因而禮請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程恭讓教授、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副主任陳一標,以及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講評。 此次共有22篇論文參與發表,議題涵蓋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思想與實踐、人間佛教的文藝文化的傳播影響及人間佛教與科學.....
人間佛教國際學術研討會 香江盛大展開
心第三期合作協議」,在陳教授統籌下,舉辦佛教學術論壇及多場講座。 當時沈校長與大師重會,再次理解大師教導的做人及出世道理,肯定佛教是中國文化的重要部份,能為香港社會帶來和諧。沈校長表示,宗教給人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無論任何時代或環境,宗教都是教育重要的一環,「佛教的寬容有助社會變得更和諧,佛教學術研究和教育,對大學生及年輕人都有幫助。」 「在科學進步的年代,沒有手機不知怎樣活下去!」李綽芬笑談現代生活的境況,指出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研究人類文明的進程,21世紀科學進步、物質豐富,但是人的貪瞋癡也與時並進,人類未來的發展堪虞,認為「21世紀人類社會需要佛教」,藉以改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回歸佛陀本懷,.....
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 學術研討會暢談理論實踐
全面性、普遍性的展開。而人間佛教把這一切融合、完整、圓滿了。本次大會主題是「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希望透過理論與實踐的探討,讓人間佛教不只影響知識份子,也能影響普羅大眾。 程恭讓教授說,佛陀本懷不離人生,佛教不離社會;現代人間佛教為百年漢傳佛教最重要、最重大的動向;星雲大師及其領導的佛光山系統人間佛教,對於現代佛教有卓越、重大的貢獻,值得深入觀察研究。他並指出,當代人間佛教已取得重要進展,如果以彌勒下生丶人間淨土作為終極目標考量,人間佛教尚在起步的路上,需要各方善信支援愛護,尤其需要學界客觀的善意和建設性的研究,而歷次會議已經達成許多深度共識,大大推進了對星雲大師丶人間佛教及佛教的研究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