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第二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研討會 兩岸激盪智慧火花
大師的演講中,常說佛法即道法,並不是拜佛就能得到佛的幫助,而是學佛、掌握佛法智慧,才有非一般的思維方法來幫助解決困難。他曾問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大師說:「是用佛法開啟智慧,擁有超越的人生、智慧的人生。」 此次研討會論文數量豐富,主題演講有賴永海及星雲大師兩場,還有來自中國、台灣、以色列及越南的學者,6場研討會分兩組同步進行。海峽兩岸學者齊聚一堂,激盪出智慧的火花。 圖說:第二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於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舉行。圖為開幕式全景。 人間社記者周云攝 第二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閉幕 「第二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3月28日至29.....
暢談觀音藝術造像人間化的發展與演變
對於妙光法師的提問,如常法師表示,會信仰觀音,是因為星雲大師的因緣。曾經是佛學院班上最後一名的他,對於未來弘法出家之路感到憂心,透過學長的提醒,他來到大悲殿向觀音祈求:「未來弘法之路就要靠您了!」從此人生全憑觀音與大師巧妙的安排。 如常法師也娓娓道來佛館供奉觀音的曲折,工作人員整整耗費一天,五公尺高的觀音卻怎麼也無法運進觀音殿,如常法師只得向大師報告此事。於是大師親自前來,向殿內原本供奉的小尊觀音說:「我不是不要您,以後會安排更適合您的地方!」說也奇怪,大師講完沒多久,觀音就順利運進來了。幾年後,大師在日本蓋了法水寺,寺內環境更適合供奉當年的小尊千手觀音。這件事也讓如常法師更信服菩薩的靈感:「.....
川大《全集》論壇 研議人間佛教與社會人生
圖說:四川大學佛教與社會研究所主辦《星雲大師全集》人間佛教與社會人生論壇,與談人與工作人員等合影。 人間社記者楊秀蓮攝 人間社記者 姜桂芹 四川報導 川大《全集》論壇 研議人間佛教與社會人生 四川大學佛教與社會研究所10月26日舉辦「《星雲大師全集》人間佛教與社會人生論壇」,探討《全集》在大陸出版的重要意義。由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大偉主持,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陳兵、佛教與社會研究院教授段玉明、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閔麗,以及西北.....
徒眾論文發表會 記錄人間佛教的實踐
015年徒眾論文發表會」,9月11至12日在佛光山雲居樓6樓舉行。 開幕典禮中,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開示,「人間佛教」是修行的主題,透過論文議題帶出問題、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亦在不斷的寫作過程中,看到人生的進步,讓他人明白人間佛教。 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特別到場勉勵大眾,寫論文是最好的學習,在大量的閱讀中提升思考能力,並鼓勵徒眾多寫論文,尤其發表會重點在徒眾的學習,因而禮請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程恭讓教授、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副主任陳一標,以及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講評。 此次共有22篇論文參與發表,議題涵蓋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思想與實踐、人間佛教的文藝文化的傳播影響及人間佛教與科學.....
人間佛教國際學術研討會 香江盛大展開
心第三期合作協議」,在陳教授統籌下,舉辦佛教學術論壇及多場講座。 當時沈校長與大師重會,再次理解大師教導的做人及出世道理,肯定佛教是中國文化的重要部份,能為香港社會帶來和諧。沈校長表示,宗教給人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無論任何時代或環境,宗教都是教育重要的一環,「佛教的寬容有助社會變得更和諧,佛教學術研究和教育,對大學生及年輕人都有幫助。」 「在科學進步的年代,沒有手機不知怎樣活下去!」李綽芬笑談現代生活的境況,指出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研究人類文明的進程,21世紀科學進步、物質豐富,但是人的貪瞋癡也與時並進,人類未來的發展堪虞,認為「21世紀人類社會需要佛教」,藉以改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回歸佛陀本懷,.....
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 學術研討會暢談理論實踐
全面性、普遍性的展開。而人間佛教把這一切融合、完整、圓滿了。本次大會主題是「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希望透過理論與實踐的探討,讓人間佛教不只影響知識份子,也能影響普羅大眾。 程恭讓教授說,佛陀本懷不離人生,佛教不離社會;現代人間佛教為百年漢傳佛教最重要、最重大的動向;星雲大師及其領導的佛光山系統人間佛教,對於現代佛教有卓越、重大的貢獻,值得深入觀察研究。他並指出,當代人間佛教已取得重要進展,如果以彌勒下生丶人間淨土作為終極目標考量,人間佛教尚在起步的路上,需要各方善信支援愛護,尤其需要學界客觀的善意和建設性的研究,而歷次會議已經達成許多深度共識,大大推進了對星雲大師丶人間佛教及佛教的研究理解。.....
我見我思《星雲大師全集》 具體展現人間佛教
,並致贈書法「佛」字予在場學者。 人間社記者林靖敏攝 永本法師發表〈試析《星雲大師全集》對當代佛教弘化之意涵〉,表示參與編輯《全集》過程中充滿感動,看見大師以種種權巧方便,將艱深的佛法化作易懂、能行的人生指南,更將佛陀教義回歸佛陀度化眾生的本懷,把佛陀教法、示教利喜、積極進取的精神、理念,用現代化的方式呈現。 他指出,《全集》不但是大師一生實踐人間佛教行佛寫照,更樹立人間佛教在當代佛教的價值與弘傳結果,不但從中得以了解人間佛教開展史,作為佛教在當世紀現代化的圭臬;更可做為未來人間佛教發展的指標。《全集》全面論述人間佛教的理論內涵,堪稱「現代版的大藏經」,是「佛教人間化、人間佛教化」的最佳寫照。.....
人間佛教論壇 — 菩薩情懷的善巧方便
授致辭,他表示,康得對信仰的理解是:「頭上的星空,心中的道德律。」星空又可以被稱為星雲。我們抬頭仰望星雲,也就看到了佛光。我們低頭守護心中的道德律,就是要踐行人間佛教。學佛學的是覺悟,是悟透世界、點亮人生。這就是人間佛教的境界。 2018年5月26日下午,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光中文教館承辦的「人間佛教論壇——菩薩情懷的善巧方便」主題論壇在北京舉行。本次論壇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光中文教館執行長慧得法師上海大學文學院程恭讓教授、西華師範大學王雪梅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溫金玉教授應邀擔任論壇與談人,現場蒞臨嘉賓有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所所長暨中國宗教學會會長卓新平教授賢伉儷等.....
人間佛教座談會 學者雲集 開展研究新視野
的發展已進入歷史高點,成為漢傳佛教的重要現象,期待與會學者集思廣益,為人間佛教的再出發尋找新的突破契機。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說,人間佛教座談會的智慧結晶已集結出版5本論文集,可供學子或一般民眾作為人生參考,進而改變人生、改變社會,與會學者可謂「功德無量」。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親自向與會學者致謝,所有學者起立以掌聲迎接,大師一一和他們握手寒暄,讓學者感動不已,把座談會推向高潮。大師也請徒眾演唱〈觀音發願文〉和〈太虛大師五十生日感言〉,祝福與會學者多福多壽。大師謙稱自己未曾受過正式教育,向來最尊敬學者;佛光山是十方大眾所共有,歡迎學者隨時光臨,以佛光山為家,多給山上的青年學生提供指導。 人間佛.....
感恩生命,自在生死──學者與行者談人間佛教生死觀
耶識是不死的。從這個角度來看,菩薩的生命不受生死的束縛,在十法界中流轉直到成佛,所以說在輪迴裡就解脫了,沒有所謂輪迴的問題。只要我們理解這個道理,自然就能夠克服、超越對死亡的恐懼。 生活中如何放下對愛人生離死別的執著,慧開法師提出了往生佛國或乘願再來的條件。他建議及早培養並建立「十方三世」的宇宙觀,老病來臨時,要先預作規劃及安排個人的生死大事,確立個人來世生命的規劃,避免因身體機能的衰敗而失去上升佛國的因緣。又平日精進修持與發願,累積具足「信願行」資糧,尤其在世緣將盡時,要心懷感恩,萬緣放下,邁向來生。 人稱「小慧姐」的趙翠慧檀講師,二十多年前曾因罹癌而經歷瀕死體驗,回想那段難忘的日子,他非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