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2022年度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開幕
未來會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只要覺得有意義就應該去做。同學們更需以學術的精進克服苦難,取得進步。張文良教授表示,論壇的主題——“後疫情時代的生命關懷”正契合於時代。在此特殊時期,青年學子們在論壇發表自己的論文是非常可貴的事情。又以牛頓躲避倫敦瘟疫而獲得巨大科研成功的例子,鼓勵大家關懷生命應從關心自己開始,保持身心健康,共同度過難關,重新上路。李四龍教授對大家所要發表的論文水準表示肯定。對於當前的疫情,他認為將其置於歷史長河中來看,其實是常見的事情。由於現代高科技的發展,交通物流的發達,才使得疫情變為世界災難。結合個人的抗疫經歷,希望大家能夠關心時事,保持平常心、獨立思考、從容應對。 最後,由主辦單.....
〔2023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國際學者攜手 探討人間佛教與未來時代
〕國際學者攜手 探討人間佛教與未來時代 「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人間佛教與未來時代」於12月15至17日在佛光山舉行,首日開幕式暨基調講演,來自英、美、澳、印、荷、菲、馬、日、港等近50位學者專家發表論文,探討人間佛教如何與時俱進,因應當代社會的變遷,契合人心的需求,迎接未來時代的挑戰,實體及線上逾500人與會。 開幕式中,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在影片裡明白指出,人間佛教的宗要就是家國為尊、生活合理、人間因緣、心意和樂。人間要以家庭、國家為依靠,三好、四給、五和、六度的人間佛教道理有助於生活合理化,生活仰賴因緣,所謂「緣聚則成,緣散則滅」。在世間不是為痛苦、煩惱而來,而是要感到平安、安全、快樂.....
2023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論文視角跨多領域
西北大學 2023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論文視角跨多領域 文:西北大學 張文、蔡冰硯 由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和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揚州鑒真圖書館協辦,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學術協作的2023年度(第八屆)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于11月3日至11月5日在江蘇宜興佛光祖庭大覺寺舉行。本次論壇共分7個場次,來自海內外諸多高校的30位博碩士研究生依次發表論文。西北大學李利安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張文良教授、西北大學王雪梅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
2023年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宜興佛光祖庭大覺寺開幕
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鑒真圖書館協辦,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擔任學術協作的2023年度(第八屆)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于江蘇宜興佛光祖庭大覺寺開幕。這是今年人間佛教研究獎學金計畫中的論文發表環節。 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妙士法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所長李利安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張文良教授、西北大學哲學學院副院長王雪梅教授、中國社會科學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夏德美副研究員,以及參與今年人間佛教研究獎學金計畫的海內外漢語學術界碩博士生共同於線下線上出席此次開幕式。 首先,2023年度人間佛教研究獎學金總計畫主持人李利安教授介.....
2023年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博士後研究人員錄取名單
姓 名 釋祖道 Ma Hla Kyu 研究領域 緬甸佛教文化、南傳佛教止觀禪修理論 申請計劃 緬甸禪修中心的興起與發展 重要學歷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所博士 博士論文 緬甸孟族佛教文化變遷研究——以孟文碑銘與出土文物為中心 主要經歷 1. 國立成功大學外語中心兼任講師(2019/8-2021/7) 2. 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博士後研究員(2021/11/1-2023/10/31) 人間佛教研究院 2023年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博士後研究人員錄取名單 姓 名 陳登翔 研究領域 社會學、社會心理學 申請計劃 宗教與文化的跨界傳播:佛光山在德國發展的策略與歷程.....
2023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學子多元探討人間佛教
院主辦,揚州鑒真圖書館協辦,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學術協作的2023年度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于11月3日至11月5日線上上線下同步舉行。本次論壇共分7個場次,來自國內外諸多高校的30位博碩士研究生依次發表論文。西北大學李利安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張文良教授、西北大學王雪梅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夏德美副研究員分別對各場發言進行了學術評議。 第一場論壇由西北大學中國宗教史專業博士生廖文慧同學主持,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院長李利安教授評議,共有四位同學發表。 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生呂賀同學以《AI大語言模型 ChatGPT在人間佛教弘法中的應用與未來展望》為題,認為對人間佛教而言,AI大語言.....
2025年度人間佛教研究選題論證會 圓滿閉幕
。陳凡玉探討星雲大師的蘇東坡敘事,建議調整題目用詞,擴展引用文獻,並優化邏輯結構。賀瀟瑩對《玉琳國師》進行符號學闡釋,需慎用理論,並探討大師創作模式的普遍性。論證會強調選題精准、學術規範與研究深度,為論文完善提供方向。 學術研討之余,主辦方組織青年學者參訪中華藝術宮,觀摩“星光雲水——星雲大師的筆墨情懷”書法展。面對大師獨創的“一筆字”,青年學者深受震撼,紛紛感懷:“大師生於亂世,歷經坎坷,卻始終以堅定步履踐行弘法之志。”有學者指出:“大師的書法不僅是藝術形式的突破,更是其超越困境的生命智慧之映照。”此次參學活動,為青年學者研究人間佛教提供了鮮活的思想啟迪與精神觀照。 經過兩天六場論證會的深入.....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頒發 22位碩博俊彥獲獎
希望今後各位為創造一個歡喜人間繼續做好佛教研究工作。」程恭讓教授則舉辦《現代佛教的精神》講座,從佛法化、中國化、全球化三個方面來講述當前佛教研究與發展的現狀。 參加發表會的每位碩博士均提交了優秀的學術論文,他們擁有不同的專業背景,以不同的視角對人間佛教展開深入研究,涵蓋佛學、儒學、社會學、傳播學、文學等多學科領域。在為期一天半的發表會上,程恭讓教授、王雪梅教授對每一位學子的論文仔細評審,除了對其優點給予肯定,也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教授認為,此次獎學金對各位碩博士來講,是一次非常難得的學術訓練機會。 發表會的最後,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凡法師帶來星雲大師的囑託,這個獎學金寄託著星雲大師對諸位青年學.....
第二屆人間佛教座談會 7國60位學者齊聚探討人間佛教
展有重大意義,為此,人間佛教研究院近3年策劃一系列活動,最重要是人間佛教座談會及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人間佛教座談會暨今年6月首次舉辦30位學者參與,到此次60位學者參加研討會,從人數及論文數增多的數據,代表對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認識與理解,在學術界達到更多共識。 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賴永海教授遠從大陸趕到座談會,他提及,與海內外學者歡聚研討人間佛教,特別是人間佛教實踐的理論,可謂因緣殊勝機會難得。人間佛教在大陸不論是學界、教界,甚至是政界,人間佛教儼然是當代佛教的主流,星雲大師是現代人間佛教最具影響力及代表性的領袖人物。他以宜興大覺寺舉辦首屆素博會為例,當時他問大師要不要組團來.....
主題座談「拭目以待的挑戰與機遇:人間佛教如何面對AI時代的降臨」
能動搖這一局面,因此我們討論AI時代下人間佛教的挑戰與機遇是非常必要的。 隨後,張文良教授通過“情”來展開觀點。他認為AI不僅是科技的突破,更是對人類思維模式的挑戰。現如今,AI甚至能夠創作詩歌、撰寫論文,這無疑對傳統學術和宗教信仰帶來了深遠影響。然而,AI的強大計算能力雖可模擬人類思維,卻缺乏“情感”的投入,而“情”是宗教乃至人類文化的核心要素。在論述AI與佛教的關係時,張教授特別強調了“情”的本體論地位。他從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出發,引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中的觀點,指出宗教是“無情世界的感性”,其核心在於對人類情感需求的回應。而佛教尤其是人間佛教,正是基於慈悲與智慧的核心理念,並將“情”的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