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星雲大師第八屆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系列報導(一)
成果。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離不開佛教學者們的大力支持與參與。這個會議平台一直重視對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的專題研究,積極拓展對現代人間佛教的整體性及全面性的研究,強調基於人間佛教視角的佛教中國化和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提倡多元宗教文化的深度比較、交流研究。本次會議積極回應習總書記重視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思想,特設置「人間佛教與文明交流互鑒研究」的核心主題,希望能夠深度推進人間佛教及中國佛教研究,為學者們提供多元文化、多元佛教交流互鑒研究的學術平台。 本次會議也邀請了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為諸位參會者作開示。心保和尚認為「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的連續成功舉辦,將人間佛教的理念進一步的提升和深.....
第七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 探討佛教未來方向
人間佛教推動了佛教對現代社會的適應發展,會議的設計即希望能為學者提供一個近距離觀察、了解、評判這一當代人間佛教事業的平台。同時,希望通過會議的持續舉辦,能夠促進以人間佛教這一視角來推動佛學的研究,推動佛教文化和傳統文化的研究。 魏道儒、魏常海、鄧子美、李利安等教授表示,人間佛教是對佛教根本精神的發掘、呈現、彰顯,是全球化時代佛教積極主動面對國外文化的挑戰,適應現代社會的一種努力。人間佛教現在已經蓬勃發展於全世界,以其特殊的氣象帶動、承接、引領整個佛教向前發展。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連續七屆的舉辦,凝聚各方共識,探討相關問題,搭建了一個高層次的學術平台,在促進對人間佛教的認識、對佛教.....
第三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研討會 兩岸學者齊聚祖庭分享碩果
,就像是在美麗的花園自由自在地散步。」妙凡法師則轉達大師對大家的關心,並感謝眾位學者,透過大家的筆,為人間佛教的思想留下重要歷史,在人間留下美好的善緣。 宜興市統戰部副部長、宗教局局長王立明表示,宜興佛教文化源遠流長,相信星雲大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理念將會帶來清新、脫俗、拓實的風氣,值得大陸佛教界學習、借鑒。 主題演講有賴永海、洪修平、董平、程恭讓以及佛光山依空法師發表,內容精彩、各具特色。另有5場研討會,分成三組同步進行,最後有一場綜合座談。海峽兩岸學者齊聚一堂,討論熱烈、激盪出智慧的火花。 圖說:學者體驗佛門過堂用餐。 人間社記者周雲攝 圖說: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研討會開幕。 人間社記者周雲攝 .....
人間佛教學第三堂課 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研究
理、文化、語言上有優勢,但弘法經驗較為欠缺。安貝卡帶領民眾大規模集體皈依,40年間,佛教徒增加了 612萬人,但這是為了提高印度低種姓的地位而採取的政治社會運動。星雲大師回歸佛陀對人間的深切關懷,實踐佛教文化的現代轉型和全球傳播,以豐富的弘法經驗,推動契理契機的佛教,將人間佛教回傳印度,落實本土化,是漢傳佛教當代圓熟後的現象。 邱教授認為「本土化」是宗教得以傳播的必由之路。而重視教育和性別平等,是印度佛教團體的本土特色。因此人間佛教在印度的本土化,要從文教弘法,普及知識著手。在實際運作上,要能說印度本土語言,用以溝通及翻譯大師作品,傳播人間佛教思想,招收信徒。還要習慣當地炎熱氣候及遲到習性,做.....
第六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 上海開幕
學金博碩士研究生等共近百人出席。 程恭讓在開幕致詞中介紹了會議宗旨,希望通過會議的持續舉辦,深度研究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並對近現代佛教轉型問題進行深度研討,努力打造高層次人間佛教學術平臺,並起到溝通兩岸佛教文化、弘揚中華文化的功能。 李利安代表學者致詞,表示過去學術界對「行」的研究比較薄弱,本次會議以修行為主題,希望能夠帶動整個學界對修行的研究。 妙凡法師代表主辦單位致詞,提出星雲大師對修行的看法,人間佛教不否定傳統的打坐、念佛等修行,更看重如何將佛法落實到生活裡,回到人間的建設。人間佛教理論、實踐是不二的。 開幕式後,舉行了上午第一場主題論壇,主題為「人間佛教的修持觀」,由李利安主持。首先由程.....
人間佛教與中華文化論壇 西安西北大學召開
海峽兩岸學術界、宗教界、文藝界、企業界代表同時參加此次論壇。 讓佛教走入人間 時勢所趨 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講演中曾說,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經過與儒、道兩家的融合發展,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並對中國人的宗教信仰、哲學思維、文學藝術和風俗習慣產生重要的影響。幾個月前,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聯合發表《關於實施優秀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體現中央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度重視。本次論壇以人間佛教與中華文化為主題,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和現實價值。 人間佛教是中國佛教協會章程中所規定的當代中國佛教的發展方向,改革開放以來,趙樸初等佛教界領袖人物不斷推動人間佛教的發展,至今在大.....
傳承中華文化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開幕
獎學金開題報告會在揚州舉行。 圖/鑒真圖書館提供 人間社記者 慧法 揚州報導 圖說:上海大學道安佛學研究中心主任程恭讓致詞表示,希望同學們在論文研究的背後,透過這個活動能夠深入思考,重新評估中華文化、佛教文化的優異價值。 圖/鑒真圖書館提供 圖說:學子認真聆聽指導。 圖/鑒真圖書館提供 圖說: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唐忠毛表示,研究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鼓勵大家經由此學術活動,觀察佛教文化和現代社會之間的流動關係。 人間社記者鑒真圖書館攝 傳承中華文化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開幕 圖說:鑒真圖書館執行長妙圓法師希望大家能夠充分運用鑒真圖書館的圖書資源在研究上。 圖/鑒真圖書館提供.....
第八屆人間佛教青年學者主題論壇「人間佛教的百年回望與反思」宜興舉行
輸入,即印度文化輸入和歐洲文化輸入,這催生出新的文化樣式和文化形態。特別是這一百年當中的外來文化輸入,徹底改變了中國文化的結構,形成多個文化傳統,並認為對中國百年來文化傳統及其現實價值的理解不能缺少對佛教文化特別是在現代文化影響下的人間佛教的重視。 妙凡法師隨後邀請王雪梅教授介紹百年來人間佛教與社會的關聯。王雪梅教授從歷史傳統、現代革新和回顧反思三個方面展開。她認為佛教與社會關係緊密,佛教傳入中國後更是如此。近代以來的人間佛教為應對時代的巨變,主動適應現代社會,參與現代社會,以人間淨土為理想,開展建設社會的新實踐,繼承和發展佛教化世導俗的作用。星雲大師在人間佛教實踐中,極力推動國際化、社會化、.....
東亞學者齊聚 學術交流談佛教開展
人間社記者心均攝 人間社記者 知清 日本山梨報導 東亞學者齊聚 學術交流談佛教開展 「生活佛法化,佛化生活化」、「將佛法帶入人間」不只是口號,在高知識份子的世界裡,也是一條重要的生活準則。由鶴見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暨台灣佛光大學佛教研究院主辦、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及本栖寺協辦的「東亞佛教的形成與展開學術研討會」,7月4日至5日分別於鶴見大學及日本佛光山本栖寺展開。 研討會中,來自東亞、美國等國家地區,致力於佛教研究的學者蒞臨赴會。他們皆為大學相關學系教授,不只平日著力論文筆耕,更可稱為人間佛教的觀察家。來自南京大學教授賴永海主講「中國禪與日本禪之異同及其在當代的開展」、東京大學特任研究員高橋晃.....
第四屆人間佛教座談會開幕 海內外學者聚首交流
不安寧的時代,佛教的作用,以及如何和現代文明接軌是非常重要的課題,盼此次座談會是個祥和、有創意的會議。 首度參加的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李慶本,此次提出論文〈人間佛教光大中華文化〉,他認為中華文化和佛教文化可以等同看待,星雲大師著作《人間佛教佛陀本懷》,是星雲大師就親身經歷,將佛教從古至今的發展做了一番梳理,讀來備感親切。上海大學音樂學院教授狄其安發表〈佛陀在人間、人間有佛教─讀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佛陀本懷》第二章有感〉,他表示,所謂「人間佛教就是佛教,佛教就是人間佛教」,其根據出於原始經典,是透過原始經典,闡明人間佛教就是佛教。 荷蘭格羅寧根大學亞洲宗教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史芬妮說,相較歐洲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