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星雲大師全集》贈書儀式暨座談 北大舉行
全集》贈書儀式暨座談會」,再續大師與北大的美好因緣。佛光山亦贈送北京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一套簡體版《星雲大師全集》,期望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弘揚中華文化。 會議由北大佛教中心主任、王頌教授召集並主持。北大、中國社科院、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等北京知名佛學研究代表——魏常海、魏道儒、李建欣、成建華、周廣榮、張風雷、張文良、何建明、張雪松、劉成有、俞學明等15名學者,及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祕書長張靜之、光中文教館執行長慧中法師、上海大覺文化執行長妙普法師及北大等在京高校的師生、中國佛學院等佛教院校的法師等50餘人與會。 王頌教授致詞指出,星.....
學者與行者共論《六祖壇經》的解脫觀
門教植根的土壤。因為經歷苦難,所以就要探討如何「解脫」,並從中發展出「禪定」(dhyāna)的修行形式。在此基礎上,禪在印度是指一種獨特的修行樣式、身體狀態,並導向一種獨特的精神境界。這樣的印度禪傳入中國後,到了六祖惠能大師以創造性的解釋及實踐,將「禪」蛻變成解脫的代名詞,成為「明心見性」的手段和方法。由於《壇經》的影響,「禪宗」作為一種精神,在唐朝之後不只給中國佛教注入了全新的力,啟示了我們:只有走出自我的束縛了,才能面對一個無限的、光明的、有意義和價值的世界。 心保和尚則以行者的角度分享《壇經》裡中提及的修行方法。保和尚點出,「苦」也就是現代所講的「生活壓力」,修行就是要找到方法令苦消滅,.....
《華嚴經》圓融思想的實踐 善用其心
文/宋滌姬高雄報導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的「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12月1日播出今年最後一堂課:「《華嚴經》的圓融觀」。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邀請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中國計量大學人文學院院長邱高興教授擔任與談人。兩位與談人運用經文、圖表以及影片,讓大眾從不同面向來認識《華嚴經》的圓融無礙。 邱高興教授說明《華嚴經》全稱為:《大方廣佛華嚴經》,是華嚴宗的宗經。佛門有「不讀華嚴,不知佛富貴」的說法。佛弟子的〈三皈依文〉,就出自《華嚴經》。漢譯本有北天竺佛馱跋陀羅(覺賢)譯的六十卷三十四品,稱為舊譯或《六十華嚴》、于闐實叉難陀(喜學)譯的八十卷三十九品,稱為新譯或《.....
星雲大師文學思想學術研討會 武漢大學隆重登場
教思想研討會」在武漢大學舉行,11所高校、30餘位專家學者及20位碩博士生出席。 人間社記者陳后攝 人間社記者 曹磊 武漢報導 星雲大師文學思想學術研討會 武漢大學隆重登場 由武漢大學文學院、武漢大學中國宗教文學與宗教文獻研究中心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聯合主辦的「從文學到理論—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學術研討會」,11月18日至19日在武漢大學珞珈山莊隆重舉行。 會議由武漢大學中國宗教文學與宗教文獻研究中心主任吳光正主持,教育部長江學者、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陳文新、武漢大學文學院副院長蕭紅、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蔡孟樺、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張培鋒、浙江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崔小敬致開幕詞,來自南開大學、武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