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8月1日「《法華經》的善巧方便觀」線上播出
總住持覺居法師擔任主持人。這堂課程將深入經藏,透析諸佛菩薩的各種善巧方便。 《法華經》全名《妙法蓮華經》,七卷二十八品,是大乘佛教重要經典,天台宗的根本經典。《法華經》成立於西元一世紀左右,是當時西北印度最優美的文學作品,在中國有多種譯本,現今流傳最廣的《法華經》由鳩摩羅什翻譯,文辭優美,展現佛陀「三根普被」的教育方法,運用各種譬喻,巧妙的闡釋大乘佛教的甚深教義。 主講者慧屏法師自幼學習佛法,熱心公益,15歲時帶動全班吃素食便當,性格像觀音菩薩一樣,有求必應、恒順眾生,為人幽默風趣,是一位正面、陽光、積極利他,令人尊敬的菩薩行者。 另一位主講者董群教授在佛學、宗教倫理、中國哲學等方面均有多年的.....
11月1日「《維摩詰經》的不二觀」線上播出
佛光山澳洲南天寺社教主任知理法師主持,與談人照例有二位:佛光山港澳深總住持永富法師、廣東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龔隽教授。將帶領大眾探討「《維摩詰經》對佛教思想、修行與發展的重要影響。 《維摩詰經》主要以中印度毘耶離大城中的長者維摩詰居士和聲聞弟子與菩薩,共同討論大乘菩薩的思想與修行法門,特別著重在「不二法門」上。《維摩詰經》所倡導的「唯心淨土」思想,對中國佛教的天台宗、華嚴宗、禪宗,具有重大的影響與啟發。 與談人永富法師,現任香港佛光道場住持,同時也是港澳深總住持。在佛光山經歷佛光山叢林學院學部主任、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秘書長、佛光山梵唄讚誦團團長、以及各寺院住持等職。永富法師熱心佛教教育,擅長講經.....
10/1線上開講《勝鬘經》的佛性觀
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是大乘如來藏系經典中的代表作之一,星雲大師指出,經中核心是認為三乘之教歸於一乘,得一乘即得如來法身。眾生雖然被煩惱所纏,但其本性清淨無垢,與如來同等,皆具有如來之性。勝鬘是中印度舍衛國波斯匿王與末利夫人女兒的名字。勝鬘自幼受父母薰陶,皈依佛法,敬禮讚歎如來,獲得當來作佛的授記。故《勝鬘經》的特色是以在家女眾勝鬘夫人為說法者,與維摩居士所說的《維摩經》並為大乘佛教在家佛教的代表作。 此次對談人之一的佛光山美國西來寺住持慧東法師,在北京出生,為中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士以及美國伊利諾伊州立大學埃德伍玆分校企業管理碩士,擅長青年教育、情緒管理、親子關係及溝通,弘法足跡遍及各級.....
人間佛教知多少 7月1日播出菩薩觀
「人間佛教的菩薩觀」,將於7月1日晚上19:30至20:30播出,由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祕書長覺培法師與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所長李利安教授進行對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擔任主持人。 著有《古代印度觀音信仰研究》、《觀音信仰的淵源與傳播》及《慈悲喜捨:佛教菩薩觀》等專著的李利安教授將圍繞中國觀音信仰的體系,剖析涵蓋半個亞洲的觀音信仰,其歷史發展演變、蘊藏的文化結構,並依據《法華經》、《華嚴經》等內容,介紹觀音信仰的各種不同形態。 覺培法師則強調「菩薩道」是一條覺悟有情的修行之路,而人間佛教的菩薩觀,必須在生活中實踐、印證,調伏剛強難化的各種習氣煩惱。就如星雲大師開創佛光山及佛光會,奮鬥一.....
【懷念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學第三堂課「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研究」5月1日登場
人間佛教研究院 【懷念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學第三堂課「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研究」5月1日登場 【懷念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學第三堂課「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研究」5月1日登場 宋滌姬高雄報導 您想知道佛教為何會在印度衰落,星雲大師又是如何將佛法回傳印度呢?四川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邱永輝教授將於5月1日,「【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第三堂課「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研究」,線上講說這段歷史。 講座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邀請《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研究》作者邱永輝教授主講。邱.....
「望海明珠 信仰與生活的同城相約」線上講座16、17日中英首播
絲綢之路 新書分享會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人間佛教研究院,佛陀紀念館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望海明珠 信仰與生活的同城相約」線上講座16、17日中英首播 全世界都知道陸路的絲綢之路,貫穿於古代中國至中亞、印度間的經貿商道,但,大家可知海路的絲綢之路是如何興起的,在「佛教海線絲綢之路」上,你可知又有多少位中國僧人為了求法,是如何走上海線絲路呢? 為讓社會大眾了解佛教海線絲綢之路的發展,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與人間佛教研究院共同舉辦「望海明珠:信仰與生活的同城相約」線上講座,7月16日及7月17日,特舉辦中文、英文各一場,在線上透過中外學者對話探討、闡述分享,將為大家解開這海上絲路的謎題。 這一場人類史上的.....
〔2023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 全球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攜手研討佛教與未來時代
光大學佛教學院郭朝順教授,近年更創新性與西方心理學結合,將佛教與心理學作跨域的研究探索,也是本次會議發表的亮點。來自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主任鄧偉仁教授,畢業於斯里蘭卡肯那尼亞大學巴利文暨佛學系,碩士是印度普納大學的梵文學研究所。他是少數鑽研南傳佛教語言學,又能兼研漢傳佛教思想史、佛教禪修理論,並關懷當代佛教與現代性議題的學者。 另外,漢傳佛教界較為少人專研的領域,如女性議題與佛教管理學議題,本次特邀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美國康乃爾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李玉珍教授。她對佛教女神信仰和台灣佛教女性修道者研究,已累積多年田調經驗與成果,將於本次會議中發表觀察到的台灣佛教現象。身兼大會發起人的香港中文大.....
第三屆東亞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高端教學典範
間社記者 知文 礁溪報導 圖說:來自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的博士生楊凡煙分享,「今年特別設置師長一對一的講評,讓我受益匪淺。」並希望從佛教找出解決現實問題的資源。 圖/佛光大學佛教學院提供 圖說:東京大學印度哲學佛教學研究所蓑輪顯量教授期許論壇持續培養更多青年投入佛學研究,「佛法可以解決一些現代社會問題。」 圖/佛光大學佛教學院提供 圖說:來自東亞各區域如日本、韓國、大陸、香港、台灣等地的16名研究生齊聚交流。 圖/佛光大學佛教學院提供 圖說: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期許青年以愛護佛教之心來研究佛教,秉持星雲大師講的「佛法要『給人懂』」理念寫作論文,讓更多人受益。 圖/佛光大學佛教學院提.....
人間佛教學第三堂課 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研究
第三堂課「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研究」,邀請四川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邱永輝教授主講、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李玉珍教授主持。 人間佛教研究院 人間佛教學第三堂課 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研究 人間佛教學第三堂課 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研究 邱永輝認為「本土化」是宗教得以傳播的必由之路。而重視教育和性別平等,是印度佛教團體的本土特色。因此人間佛教在印度的本土化,要從文教弘法,普及知識著手。 當年佛陀見到百姓老病死的痛苦,感同身受,因而出家;星.....
佛教海線絲路研究 中文場講座線上共讀
之路以及內亞的商隊絲綢之路連接起來,成為了佛教弘傳的大圓環,是誰在主導佛教的廣布流傳作提要說明。這本新書翻譯所牽涉到的研究領域以及關鍵的概念,黃教授從五個章節介紹,分析舍利跟佛塔的信仰,佛教怎麼樣跨出印度半島。第三章是整個書的核心,弘傳跟發展的歷史,包括佛教怎麼樣借助海線的貿易,城鎮在這個大圓環線上怎樣成形跟佛教社群的關係;最重要的是大圓環上傳法跟朝聖,重要的佛教佛學大師,如:菩提達摩以及法顯大師、玄奘大師、義淨大師、阿底峽尊者,最後以佛教的曼陀羅式的拓展來作為結語。 黃心雅說,從五個章節加起來總共收錄了105張的圖片,這一次展出還有《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的圖片,環形劇場圖庫精選出來的十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