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第二堂課「宜蘭弘法十年記——青年星雲的人間佛教之路」4月1日線上開講
泊與定居,以及徬徨與探索」、「1953至1963年,青年星雲以雷音寺為中心,在宜蘭弘法的十年歷程」、「青年星雲宜蘭十年弘法事業的豐富與創意」。由此推知星雲大師十年宜蘭弘法的成功經驗,是爾後佛光教團走向全球化、國際化、現代化的重要基礎。本書具有四大亮點:「首部考察佛光山開山前青年星雲大師弘法專著」、「珍貴的第一手史料見證青年星雲大師的弘法史」、「精彩呈現青年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改革與創意」、「記載1949以後台灣佛教史發展的重要文獻」。是研究二戰後台灣佛教發展變化的重要參考書籍。 本次座談將探討四大議題:「青年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念的形成因緣與僧格養成背景?」、「青年星雲大師抵台後如何在宜蘭開展.....
8月1日共同探索人間佛教的制度觀
百講.道場行事》為中心,從佛陀制戒的理念,探討人間佛教的制度特色。 慧傳法師則將分享佛光山全球近300個道場的管理、運作經驗,以具體事例說明大師「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理念,訂定適合全球化、現代化的制度規章,從而成為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六和教團。 為了讓在疫情下大眾仍然可以聽經聞法,以佛法的正能量來面對生活,人間佛教研究院今年推出共十課的「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系列線上課程,同步於youtube及Zoom平台播出,「人間佛教的制度觀」是第六堂課。 妙凡法師表示,期待藉由雲端的平台推動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帶領社會大眾從學術的視角到修行的實踐,深入淺出認識佛陀的本懷。歡迎大眾前往yo.....
2018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論文發表會 開幕
性的診斷和救治,認為人間佛教是治療人生疾病的有效良藥。華東師範大學博士生韋施伊〈人工智慧與人間佛教之關係〉,嘗試將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與當下新出現的現實情況和生活情況緊密聯繫,認為人工智慧為人間佛教發展的全球化、全時化、全民化的效用,是善巧方便的體現。 此次活動將安排六場論文發表會和一場綜合座談。除了論文研討外,主辦方還為青年學子安排了「人間佛教《佛法真義》論壇」、茶話會、賞燈會、參觀大覺寺等精彩活動,期為參與發表會的青年學者提供充分交流學習的機會。 圖說:「傳承中華文化—2018年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論文發表會開幕式,12/29在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舉行。 人間社記者梁韜攝 圖說:開幕式後進行論文.....
【2019第七屆人間佛教座談會】星雲大師為人間佛教座談會開示 有心就有進步的佛教
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佛陀,回歸佛陀本懷。「人要的」是對應現代人的生活,「淨化的」是在三大語系佛教的會通中,回歸淨化人心的本位。「善美的」是面向人類文明的未來,引領人類的善美生活。 人間佛教座談會閉幕 佛教全球化在地生根 圖說: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在開幕上致詞指出,星雲大師倡導的人間佛教,不在於理論高深,而是要能夠使人人能懂,可以在生活中受用。 人間社記者趙啓超攝 魏道儒專題講座 探討中國人對佛教文化的貢獻 人間佛教走向國際 佛教藝術為媒介 人間佛教座談會學者 談人間佛教未來的展望 「2019第七屆人間佛教座談會」11月1日至3日在佛光山展開,主題「人間佛教與未來學」,主辦單位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頒發 22位碩博俊彥獲獎
支筆可以興國,一支筆可以讓佛教復興,這份獎金也是一份責任,各位碩博士身負研究佛教的重任,希望今後各位為創造一個歡喜人間繼續做好佛教研究工作。」程恭讓教授則舉辦《現代佛教的精神》講座,從佛法化、中國化、全球化三個方面來講述當前佛教研究與發展的現狀。 參加發表會的每位碩博士均提交了優秀的學術論文,他們擁有不同的專業背景,以不同的視角對人間佛教展開深入研究,涵蓋佛學、儒學、社會學、傳播學、文學等多學科領域。在為期一天半的發表會上,程恭讓教授、王雪梅教授對每一位學子的論文仔細評審,除了對其優點給予肯定,也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教授認為,此次獎學金對各位碩博士來講,是一次非常難得的學術訓練機會。 發表會的.....
第二屆人間佛教座談會 7國60位學者齊聚探討人間佛教
學者除了研究人間佛教方面外,另有政治經濟及社會等專業領域專家,從各面向了解人間佛教發展,「這場座談會跨越藍綠,也跨越學科的藩籬,共同探討人間佛教及未來的發展。」 加州柏克萊大學教授路易斯.蘭卡斯特,從全球化解讀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對全世界的意義,他表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看到全球化發生,世界各地商人到歐洲及北美洲經商,但真正全球化的發生,是星雲大師掌握歷史關鍵,把佛法帶到全世界,看到佛法的復興,今晚要討論對於人間佛教全球化發生的理解,在座各位肩負重大責任,討論人間佛教下一步及人間佛教未來該怎麼走。蘭卡斯特教授期待學者踴躍提出對人間佛教的建議,也期待未來新世界的發展與改變,希望可以看到人間佛教發展的.....
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第一堂課 星雲大師是現代人間佛教璀璨的燈塔
星雲大師早已培養僧信二眾具有「自依」的精神,因此人間佛教將以經過試驗和磨煉的自覺和理性,做到「人人心中有人間佛教,時時奉行人間佛教」。 最後他歸納星雲大師對佛教有十大貢獻,不僅成功推動佛教現代化轉型及全球化弘揚,同時為現代台灣佛教的發展指引出根本出路和正確方向。程恭讓舉例說明,如佛光人工作信條、佛光山四大宗旨及佛光四句偈,都是星雲大師70歲前後成熟思想的體現,在佛光僧團及佛光教團中,具有方向引導和政策指導的意義。而在思想義理上,也重新整合般若智慧與善巧方便的辯證交融,「為現代文明的新菩薩學養創立了一種生命典範,更提供未來人類文明交流互鑑的智慧與價值。」 與談人尤惠貞表示,星雲大師將佛教帶入全球.....
第七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 探討佛教未來方向
平台。同時,希望通過會議的持續舉辦,能夠促進以人間佛教這一視角來推動佛學的研究,推動佛教文化和傳統文化的研究。 魏道儒、魏常海、鄧子美、李利安等教授表示,人間佛教是對佛教根本精神的發掘、呈現、彰顯,是全球化時代佛教積極主動面對國外文化的挑戰,適應現代社會的一種努力。人間佛教現在已經蓬勃發展於全世界,以其特殊的氣象帶動、承接、引領整個佛教向前發展。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連續七屆的舉辦,凝聚各方共識,探討相關問題,搭建了一個高層次的學術平台,在促進對人間佛教的認識、對佛教所面臨挑戰的認識、對佛教未來方向的認識等方面,都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圖說:「第七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
人間佛教研討會線上會議開幕 建設慈悲的未來和淨土
具體應對策略,涵蓋環保、心靈照護及慈悲力量等多方面的議題,立足當代危機,著眼於構建充滿慈悲的未來。 「論壇特點——跨時區對話,聯合學術與宗教力量」,此次研討會不僅是學術交流的重要時刻,更是推動人間佛教全球化發展的里程碑。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任覺瑋法師指出,會議傳承了2021年「第八屆人間佛教座談會」的構想,並通過「24小時時區」設計,實現全球宗教對話。會議涵蓋慈悲實踐、宗教與社區互助等議題,搭建起了多文化的思想橋梁,充分展現出人間佛教在現代社會的實踐意義。 開幕式播放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的宗要」開示影片,以家國為尊、生活合理、重視人間因緣、心意和樂,闡述人間佛教的核心;大師進一步強調,人間佛.....
人間佛教學第二堂課 宜蘭弘法十年記——青年星雲的人間佛教之路
歌詠隊、兒童班、助念團於宜蘭各地弘法。星雲大師契理契機入世佛法;別出心裁的弘法設計,改變過去大眾視佛教為消極、經懺宗教的印象,為人間佛教奠基鋪路。 闞教授總結說:佛光山是當代中國佛教教團中,將漢傳佛教全球化、國際化成功的案例,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尤為其中靈魂人物。大師出家、求學於中國大陸;弘化有情、實踐人間佛教理念於臺灣;深耕宜蘭十年,奠基佛光山人間佛教基礎,大步邁向人間佛教之路;晚近更重建祖庭江蘇宜興大覺寺,致力將臺灣人間佛教成功經驗回傳大陸。星雲大師被稱為「人間佛教實踐者」,當之無愧。而從395冊的《星雲大師全集》中,可以看出大師人間佛教的理念,始終如一。 主持人簡教授讚嘆說:「佛光山教團促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