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佛陀紀念館實10周年紀念專書──歷史篇第2章】佛陀紀念館建蓋的緣由及其社會資源
恭奉佛陀真身舍利是否是佛館設立的關鍵因素?本章所欲了解的是,為何星雲大師要為「佛牙舍利」建佛館?雖然是希望讓大家都可以瞻仰佛陀真身舍利,但供養舍利不一定要蓋這麼大的場域,而且台灣社會不一定會認同、接受。 因此,在佛牙被迎回台灣之後,到佛陀紀念館建成時,中國傳統的舍利信仰如何在台灣社會被接受,而台灣人民又如何看待佛陀真身舍利?這些牽涉到佛館設立過程中的核心問題。如何將勝義諦融入世俗,而重新詮釋神聖之後,是否也提升了佛館的地位與影響力,進而達到佛國淨土的落實,這是本章所要討論的重點。
意義 星雲大師演講的表達藝術 立足於心的「一筆字」 論星雲大師人間性與超越性相結合的美學思想 AI大語言模型 ChatGPT在人間佛教弘法中的 應用與未來展望 「佛光雲宇宙」的技術建構與情感認同研究 人間佛教理念下的寺院空間演變研究 —以江蘇宜興大覺寺為例 佛光山養老服務模式及其現實意義 上座部阿毗達磨心識理論與實踐研究 —兼論對人間佛教的啟示 基於文本分析的《佛光祈願文》多維性研究 佛光山人間佛教在日本的弘法實踐研究 —以「本土化」為核心 敦煌佛教論義文書寫研究 —兼論隋唐時期佛教的人間性實踐 戰後人間佛教議題在台灣的開展(1945- 1987) —以《臺灣佛.....
2018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論文發表會 開幕
益昇華到以教化眾生為己任的佛陀本懷為基礎,嘗試進行人間佛教慈善的理論建構。 北京體育大學碩士生許娜發表論文〈人間佛教幸福指數心理學研究—基於「四給」的考察〉,以人類學的方法調研發現,佛光青年的「四給」認同度與參與度愈高,主觀幸福感愈高,星雲大師所說的人間佛教幸福觀是成立的,人間佛教在實踐中華文化倫理道德、建設五和人生上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北京大學碩士生汪康的〈星雲大師的大悲心與解脫論研究〉,選擇將星雲大師講述慈悲的代表篇目〈佛教的慈悲主義〉與隋代高僧淨影慧遠的名作《大乘義章》中關於四無量心的部分進行對比,以顯示前者鮮明的人間佛教特色。西北大學碩士生鄭為〈《南傳大藏經‧相應部》女性觀與人間佛教.....
2021年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北京開幕
高、獎金最高、講評範圍最寬、組織嚴謹有序的寫作評選活動,祝願大家能高質量完成開題報告。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以線上形式衷心感謝組織本次會議的主辦方和協作單位,並送上真誠祝福。 慧宜法師也認同寫作獎學金是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目的,預祝大家能在本次活動中福慧雙修,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做貢獻。 本次開題會由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雲湖書院、鑑真圖書館、北京光中書院協辦,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負責學術協作。開題報告會為期三天,總共安排6場論文發表會、各1場的《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專題講座、《人間佛教的現代性與生活性》論壇和綜合座談。 「關注人間佛教 傳承中華文化.....
視野與方法:人間佛教學術前沿 (2021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百年歷程。世紀回眸,我們既看到以佛光山為代表的人間佛教推廣運動和以《星雲大師全集》為代表的人間佛教文獻集成事業均取得了里程碑意義的重大成就,同時也看到人間佛教在推進佛教現代轉型過程中獲得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而人間佛教的研究也取得系列成果,並逐漸成為國際學術研究的一個新領域。在這個重大歷史節點上,特別值得冷靜思考人間佛教研究的歷史與未來。本論壇既針對本次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的諸多創新觀點,更針對整個學術領域有關人間佛教研究的已有成果,總結經驗,緊跟前沿,開拓領域,探索方法,希望通過不同視角、不同問題、不同觀點的展示,從視野和方法等各個方面解讀人間佛教研究的學術品格、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推動人間佛.....
2023年度人間佛教研究獎學金報名表
對人間佛教的認識及申請本年度獎學金的期望(300字以內): 自我介紹(500字以內): 特別說明:提交報名表前,請確認同時提供以下資料: 一、碩博士生年度論文支持計畫 1.2023年度人間佛教研究專案申請書。 二、博士學位論文支持計畫 1.博士在讀證明。 2.博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請附本校開題報告相關審查意見及簽名影本)。 3.開題報告通過一年以上者,除上述材料外,另外請附撰寫中之博士論文兩章。 4.已發表的論文或相關著作資料。 5.參加過的學術活動。 三、博士後研究報告支持計畫 1.博士後在站證明.....
2023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學子多元探討人間佛教
要作用。人間佛教需要夯實經濟基礎,應重視AI與弘法的有機融合。同時,也需妥善處理與各方社會力量的互動關係,以應對AI的挑戰。 西北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姜美如同學做了題為《“佛光雲宇宙”的技術建構與情感認同研究》的發表。她指出,“佛光雲宇宙”以其虛擬實境交互方面的突出表現,打造了3D虛擬佛光山道場,不僅在技術上有領先優勢,在未來亦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人間佛教需要在科技弘法的基礎上,堅守佛教的超人間性,加強對“佛光雲宇宙”的監管,推進“佛光雲宇宙”的未來發展。 青島大學歷史學院碩士生劉航濤同學以《星雲大師護法思想研究》為題,認為星雲大師在吸收古代護法思想的基礎上,逐漸將護法與弘法從“各有所司”發展.....
2025年度人間佛教研究選題論證會 圓滿閉幕
深入把握佛教思想精髓,更要注重學術研究與時代需求的結合,推動傳統智慧的現代轉化與創新發展。滿蓮法師鼓勵在座學子當把握當下體悟無常真諦,祝願學子如蓮蓄力待時綻放,期待來日盛會重逢得見智慧花開。 妙凡法師認同嚴師出高徒的重要性,老師們對同學的嚴厲批評實際上蘊含著愛與慈悲。作為青年學者,有更多的人指導和點評才是進步與向上提升的重要基礎。同時認為學術研究應與生活緊密相關,應將個人生命與學術合一。鼓勵大家依靠自己的慈悲、智慧和努力,活出自己的光芒。 2025年3月29日至30日,2025年度(第十屆)人間佛教研究選題論證會在上海星雲文教館舉行。來自海內外21所高校的35位入圍同學分六場次逐一報告研究計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