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自然,共181筆結果:
依據是《般若波羅蜜 多心經》、《楞嚴經》。與前一種信仰形態相比,智慧解脫型信仰形 態是為了使眾生證悟至高無上的佛智慧,從而獲得最終的解脫,而神 力保佑型信仰形態則只是暫時解除眾生的當下之苦,包括自然的、社 會的和人身的。佛教認為,擺脫現實的各種苦難並不等於完成了最終 的解脫,何況人生在世,苦難是絕對的苦難,要永遠實現絕對的解脫, 就必須掌握般若智慧,證得實相涅槃。即使已從當下的現實苦難中擺 脫出來,也要再進一步。而對於菩薩來說,若只局限於尋聲救苦,就 失去了覺他這一基本標誌。所以,觀音救度眾生,既像《普門品》所 說的,尋聲解救眾生的當下之苦,又像《心經》所說的,最終還是通 .....
/export/sites/fgsihb/news-event/downloads/events/0701.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