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第二堂課「宜蘭弘法十年記——青年星雲的人間佛教之路」4月1日線上開講
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第二堂課「宜蘭弘法十年記——青年星雲的人間佛教之路」 4月1日線上開講 人間社記者宋滌姬高雄報導 您想瞭解星雲大師渡海來台的最初十年,是如何「十年磨一劍」規劃佛光山未來人間佛教藍圖嗎?您一定不能錯過即將在4月1日晚間7:30線上播出,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的第二堂課:「宜蘭弘法十年記——青年星雲的人間佛教之路」。這堂課將邀請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闞正宗主講,主持兼與談人為佛光大學專案助理教授簡瑞瑤。 青年時期的星雲大師研究,不僅是研究星雲大師及佛光山教團的重要領域,也是研究現代人間佛教整體理論與實踐的核心課題。闞教授.....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3月1日登場
大哉問:「傳統佛教思想史研究與當代人間佛教問題研究的意義關聯何在?」、「星雲大師的思想特質展現了什麼『張力結構?』」、「如何論證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合理性、合法性?」、「如何因應人間佛教的發展困境及未來展望?」程恭讓教授將以深入而精譬的見解來解開疑難。 本次論壇具有五項特點「確立星雲大師弘法時間軸」、「論析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特質取向」、「提出星雲大師十大貢獻主張」、「論析星雲大師為佛教現代化第一人」、「提出星雲大師思想具有般若與方便不一不異之內涵」。將於3月1日晚上7:30開播,敬請密切關注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網站及FB官網。 課程影片:https://youtu.be/qUQ95ObFN.....
9月1日穿越古今的「人間佛教的建築觀」
段玉明同時是人間佛教研究院研究員,主攻中國古代歷史、宗教歷史文化研究,主要著作有《寺廟與中國文化》、《中國寺廟文化論》等,對寺院文化演變有深入研究,故將藉著對佛光山道場建設的考察,分析人間佛教道場建設未來可能的走向。 慧知法師是佛光山中青代的優秀代表,負責佛光山海內外寺院建築,曾在星雲大師親自指導下建成佛光山藏經樓,深諳佛光山寺院道場空間規劃的理念,對弘法功能具有甚大的影響。 「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系列線上課程的推出,使大眾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仍可聽經聞法,以正知正見對抗逆境,是疫情時代最佳的心藥方。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表示,此系列課程於youtube及Zoom平台同步播出,期待藉由雲端的.....
越境する仏教——13世紀日本中国間における戒律思想の共有を通して
日本中世における日本.中国間の交流は、海商の発展によって遣唐使派遣の廃止後いよいよ盛んになった1 。頻繁な日宋交流によって、日本に「禅宗」が伝えられ、日中両国間で協力しながら 教学研鑽が行われたことは、すでによく知られているところであ るが、戒律教義についても禅学同様に、日宋交流によって、日中 両国が同一の問題意識をもって、研究が進められていたことは、 これまでほとんど語られることがなかった。
隨順與智用:闖一條人間佛教的新路—以星雲大師1963 年七國訪問日記為考察中心
細細爬梳星雲大師1963年所著近30萬言的訪問日記《海天遊踪》,筆者看到其在80天的時間內先後訪泰國、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日本及英治香港,沿途不僅會逸興遄飛,更將「一路所見所聞所思毫無保留的記錄下來」。筆者通過研究分析大師對海外佛教的觀察與思考,捕捉記述他剎那的感受,可以發現七國行思是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道路自信的最真實脈動,字裡行間感受到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拔苦予樂、隨順智用、紹隆佛種的建模發端。星雲大師參訪七國佛教界和當地社會的視閾再擴展,不僅促其堅信1950年自己對台灣佛教事業辛苦踐行「要改制適應新的歷史時代」是完全正確的方向,更堅定其繼續對佛教事業在未來發展的頂層探索之路,以最終找到一個將佛教予以全面人間化暨通俗化並創建落地生根的核心載體 —佛光山應運而生成為必然。這部半個多世紀前的《海天遊踪》日記作為思忖之作,處處「充滿智慧的思想」,從中呈現出星雲大師勾勒人間佛教的最初願景:始終堅持要從正面、積極的角度對佛法予以開示。這種方法不僅能達到信眾歡喜的基本目的,更能實现佛法住世的最終目的:「創造了人間佛教改善人心的無限價值」,「發揮宗教淨化社會人心之功用」,以奉獻國家、服務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