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安樂行思想初探 人文與人間 —論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人文智慧 星雲大師《釋迦牟尼佛傳》的語言文學特徵 —兼論文學與人間佛教的關係 論《佛光祈願文》對人間佛教思想的詮釋 —兼論與敦煌願文的比較 佛教對青年弘化的台灣經驗 —以佛光山為中心考察 佛光山人間佛教管理智慧探微 略論《玉琳國師》中的佛教故事 —兼談人間佛教思想 吳小安 喬 佳 常紅星 賀志韌 釋慧正 王若曦 陳美美 周 慧 李 翬 祝 濤 嚴勝英 002 042 102 192 226 280 316 390 430 466 514 上冊目錄 X IV II.....
2023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論文視角跨多領域
作為研究物件,探究星雲大師的弘化過程,及其落實弘揚人間佛教的精神與理念。她在說明《參學瑣憶》參學精神的基礎上,探討星雲大師參學善知識後的具體實踐。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陳心怡發表的題目是《敦煌佛教論義文書寫研究——兼論隋唐時期佛教的人間性實踐》。她在文中提到,當今人間佛教的弘法已形成普及化、國際化趨勢,然而在其發展過程中仍存在質疑的聲音。面向質疑,可以從歷史中尋找答案。因此她通過釋讀 P.2670、P.2871、P.2930、P.2770V、P.2807等寫卷的基礎上,梳理論義文本的書寫方式與特色,結合中古時期敦煌地區的佛教人間化實踐,深人挖掘人間佛教的歷史價值。 張文良老師依次點.....
新世紀海峽兩岸攜手共育敦煌學新才—「二OO二年研究生敦煌石窟研習營」活動述評
敦煌本六祖壇経と心地法門の要旨
六祖壇経の思想と華厳思想
《華嚴經入門》第十一講:智慧的光芒
〈寶王如來性起品〉,以欲界最頂層之他化天宮為舞台而展開的最後一場說法。此品原本也是一部獨立的經典。西晉元年(291),由敦煌出身的竺法護(239-316)漢譯的《如來興顯經》,其內容就相當於本品和前述〈十忍品〉。近年來,在調查名古屋七寺藏寫本一切經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在《六十華嚴》譯出以後,曾有人單獨抄出〈寶王如來性起品〉的內容,並作為《如來性起微密藏經》單經流通,最終傳至日本。這一事實顯示出本品雖然基於一定的關連性被拼入《華嚴經》當中,但它和其他各章之間缺乏明顯的連貫性。
有容乃大:佛教思想一瞥—以敦煌石窟佛教藝術為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