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 第九堂課 紅塵中建立佛陀志業——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
、國際化。」星雲大師遵循佛陀的本懷,以合理的經濟生活,重視家庭和諧,開創人生的理念,把佛法落實在人間,融入生活,進而開發內心能源的佛法教化,讓佛教普及世界各地,面對現代世界,是能真正解決當前全球困境的大智慧。 主持人段玉明教授總結翟教授把人間佛教放在世界的高度,接受西方社會科學的檢驗。現代很多社會問題,基督新教、資本主義很難解決,但人間佛教可以開出新藥方。不僅是理論,還有踐行部分。在理與行方面都讓人深具信心。 YOUTUBE連結:https://youtu.be/b37t3bhIO_Q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能否禁得起西方理論系統的檢驗呢?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的線上課程「懷念星雲大師—2023.....
的一天,在菩提伽耶的一棵畢缽羅樹下,徹 底覺悟生命緣起的真諦,因而被稱為佛陀(覺者)。此後,佛陀成 立佛教教團,大力弘揚佛法,成為當時沙門思潮中一位傑出的代表 性人物,而佛教也成為東方古代具有偉大智慧和信仰的一個理論和 實踐的體系。八十歲時,佛陀在拘尸那迦城涅槃。 佛滅之後百年,和合一味的佛教團體分裂為上座部和大眾部, 這稱為「根本分裂」。此後,上座部和大眾部又連續分裂出一些支 派,這稱為「枝末分裂」。這使得佛教由早期佛教進入部派佛教的 階段。佛滅五百年,即西元前一世紀前後,大乘佛教(菩薩乘佛 教)的經典先後湧現,佛教進入聲聞乘佛教與菩薩乘佛教相互對 立、各自發展的階段。西.....
從四悉檀析論星雲大師的思想——再論大乘佛教的善巧方便一系概念
佛陀以何因緣應化世間?此一疑問開啟本文發展的線索與思路。程恭讓教授在其著作《佛典漢譯、理解與詮釋研究―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為中心》,透過《大乘善巧方便波羅蜜多經》、《法華經》、《維摩經》、《華嚴經》、《勝鬘夫人經》等諸多佛經,已明白證明「善巧方便」這一系概念是佛德中非常重要的第七度方便波羅蜜;尤其是唯有發菩提心度化有情的菩薩,才會開展出來的大智慧,是故佛陀的善巧方便是為度化一切有情同圓種智而生,乃佛陀應世最重要的本懷。
佛教三寶節首場論壇 探討佛陀的神、人定位
大師早年在宜蘭辦佛誕節,在當時物資缺乏的年代,卻能將佛誕節辦得轟轟烈烈、有聲有色,而這正是大師的精神。他期盼大眾在浴佛當下清淨身口意、去除貪瞋癡,在灌沐如來的同時也清淨自己的心,「祝大家早日成佛,擁有大智慧,以報四重恩。」 精彩直播回顧 ▸http://lnago.com/ADQE4 「2023年人間佛教信仰系列——佛教三寶節」首場主題論壇「佛何須沐浴:是神人還是哲人」,5月20日於佛館大覺堂盛大登場,此系列活動由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共同主辦,禮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與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任萬金川教授主講、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主持,從精彩的提問與論談中,帶領與會大眾近1.....
佛光山編藏二十年
佛教的藏經自清代集《龍藏》三百餘年來,即乏人重新編纂。近五十年來,由於佛光山開山大師的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推動佛教現代化,使幾乎面臨形同廢紙的古代藏經,猶如枯木逢春,重現生機,因而助長今日人間佛教的弘揚與發展。
大師啟導的大智慧恆在人心
內生性大智慧雖不可能直接傳授,星雲大師曽擁有的大智慧卻啟發開導了一代又一代的接法人,在他們的心中大智慧又不斷生起,並啟發著後人。在這一意義上,大師啟導的大智慧恆在人心。
「疾虛妄」與「開真際」——星雲大師《佛法真義》評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事業取得了前無古人的偉大成就,大師之所以成功,固然是由於其堅韌不拔的精神、崇高的人格魅力和非凡的組織管理才能,但更重要的應該還是大師對佛法信仰的堅守。無論外部世界如何變化,大師都始終堅守著佛教的根本,詮釋和實踐佛教所指出的人生道路,以大願力、大智慧從事弘法度生的事業,未嘗稍有懈怠。
「疾虛妄」與「開真際」 ―星雲大師《佛法真義》評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事業取得了前無古人的偉大成就,大師之所以成功,固然是由於其堅韌不拔的精神、崇高的人格魅力和非凡的組織管理才能,但更重要的應該還是大師對佛法信仰的堅守。無論外部世界如何變化,大師都始終堅守著佛教的根本,詮釋和實踐佛教所指出的人生道路,以大願力、大智慧從事弘法度生的事業,未嘗稍有懈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