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演變發展與反思 星雲大師白話文譯經精神與實踐的歷史意義與未來展望 《勝鬘經‧十受章》注疏的敦煌本和傳世本比較研究 —兼論星雲大師《勝鬘經十大受》的實踐性闡釋 論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生命倫理觀及其現實啟示 星雲大師共生觀在當下的生態倫理內涵及意義 「無我」才能「有我」 —星雲大師責任倫理思想研究 菩薩人格的內涵及其養成 —以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人格理念為例 論星雲大師以禪統攝三教的思想淵源與現實意義 儒、釋、道關係在近現代社會的延續與展開 —以星雲大師的「三教一家」為核心 人間佛教視域下的山林佛教研究 —從星雲大師的山林佛教觀談起 明代佛教神聖空間建構 —以都城寺院與四大名山為例 .....
2015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 上海星雲文教館登場
aris-Sorbonne的陳美美,以星雲大師作品《釋迦牟尼佛傳》中的語言文學價值,探討佛教與文學的關係;首都師範大學的吳小安,從馬丁路德的新教改革和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入手,討論其對大陸漢傳佛教改革的啟示;中央民族大學的張倩,則討論人間佛教在佛教現代化進程中的實踐;南開大學的溫光怡,則立足新媒體,探討佛光山的人間佛教傳播;最後,北京大學的林嘯,則試圖挖掘淨土經論中的人間佛教思想,探討人間淨土與傳統淨土的關係。 晚間,滿蓮法師、妙凡法師與程恭讓與在場學者舉行人間佛教論壇。論壇由妙凡法師主持,3位嘉賓分別說明與佛光山的因緣。程教授談到,自幼與佛有緣,受到大師「為兩岸好」和「人人平等」精神的感召,早.....
2018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論文發表會 開幕
研究—基於「四給」的考察〉,以人類學的方法調研發現,佛光青年的「四給」認同度與參與度愈高,主觀幸福感愈高,星雲大師所說的人間佛教幸福觀是成立的,人間佛教在實踐中華文化倫理道德、建設五和人生上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北京大學碩士生汪康的〈星雲大師的大悲心與解脫論研究〉,選擇將星雲大師講述慈悲的代表篇目〈佛教的慈悲主義〉與隋代高僧淨影慧遠的名作《大乘義章》中關於四無量心的部分進行對比,以顯示前者鮮明的人間佛教特色。西北大學碩士生鄭為〈《南傳大藏經‧相應部》女性觀與人間佛教女性觀對比研究〉,以《南傳大藏經·相應部》為立足點,從女性的生理本質、社會角色、宗教生活等幾方面來探討早期佛教的女性觀,同時從理論.....
2023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學子多元探討人間佛教
研究進路》的報告中應用認知隱喻理論,研究星雲大師以文學外衣及哲理內涵,達到佛法對人類思想及行為的教化、轉化與變化之影響。 上海師範大學碩士生紀熒在《上座部阿毗達磨心識理論與實踐研究——兼論對人間佛教的啟示》的報告中依據上座部阿毗達磨及其注釋書,發掘其中可與提升個體心理健康相結合的面向,重點分析上座部阿毗達磨心識理論在回歸佛陀本懷、以人為本、心靈健康等方面的共通性,論證其心識理論對於人間佛教的現實意義。 南京林業大學經管學院博士孫泓在《偉大、佛陀和他們——基於文本分析的<佛光祈願文>多維性研究》的報告中揭示了關鍵字“他們”、“偉大”、“佛陀”在祈願文中具有核心地位,他認為,這代表了信.....
教偉大源初精神的一種辯證性、詮釋性的理解和回歸。 在現代人間佛教開展的一百多年中,星雲大師確實是一個傳奇 性的人物,他宛若一座璀璨奪目的燈塔,在漫漫的黑夜中,照亮黝 暗的大海,引導千萬信眾,也啟示現當代佛教繼續前行的道路。古 時孔子弟子子貢稱讚他的老師:「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踰 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極言孔子功德如日月,其學生 後輩不可得而逾越,這代表孔門弟子對老師的景仰之情。後來,也 有人稱讚孔子:「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此說得到宋代大儒 朱熹的贊同,這代表儒家後學對於先賢聖人的尊重和敬仰。關於星 雲大師弘揚佛教的功德,特別是關於星雲大師在現代人間佛教及.....
主題演說之一:把「求」的佛教變成「給」的佛教——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給當代佛教的啟示
有人這樣評價佛光山:「佛光山是給出來的。」此說有兩層含義:一是佛光山給了信眾乃至社會大眾他們所需要的東西,二是社會大眾反過來給佛光山以援手,成就了佛光山。
佛陀的故事(一) 六波羅蜜的啟示
佛陀的故事(一) 六波羅蜜的啟示  Traveling to the other Shore - Buddha’s Stories on the Six Perfections
一個真誠的微笑
一個真誠的微笑 A sincere smile offers immeasurable jo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