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256 280 314 338 360 388 416 442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觀音信仰實踐研究 星雲大師的感應觀 繼承與超越 —星雲大師祈願思想的現代轉型 祈願的演變發展與反思 星雲大師白話文譯經精神與實踐的歷史意義與未來展望 《勝鬘經‧十受章》注疏的敦煌本和傳世本比較研究 —兼論星雲大師《勝鬘經十大受》的實踐性闡釋 論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生命倫理觀及其現實啟示 星雲大師共生觀在當下的生態倫理內涵及意義 「無我」才能「有我」 —星雲大師責任倫理思想研究 菩薩人格的內涵及其養成 —以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人格理念為例 論星雲大師以禪統攝三教的思想淵源與現實意義 .....
2023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論文視角跨多領域
、風俗本土化、習慣本土化、教育本土化,並探討佛光山人間佛教在日本的弘法實踐,研究了佛光山將人間佛教理念融入當地社會的多種方式。 日本龍谷大學文學研究科在讀博士生王若賓報告的題目是《青年星雲對日本佛教的反思與借鑒》,文章通過對《星雲大師全集》的爬梳,試探初登臺灣的青年星雲如何看待日本佛教,及其對日本佛教的反思與借鑒。認為青年星雲為弘揚人間佛教思想,積極吸收日本佛教文教事業的優長,同時,也在寫作動機中不無回應日本佛教衝擊的心態。 華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王倩報告的題目是《人間佛教理念下的寺院空間演變研究——以江蘇宜興大覺寺為例》,文章以江蘇宜興大覺寺為例,分析了人間佛教理念下的寺院空間演變.....
2023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學子多元探討人間佛教
帶來智慧的啟迪。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碩士生李鑫同學以《人間佛教經典崇拜的現代模式——以星雲大師對<心經>內容與實踐的解讀為例》為題作了報告。李鑫同學認為,星雲大師對接兩千年來的經典崇拜傳統,反思傳統和今人詮釋的不足,對《心經》做出現代化的內容與實踐的解讀,代表了人間佛教經典崇拜的新模式,指明了未來經典詮釋、經典實踐乃至於整個佛教發展的方向。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生張文同學的報告題目為《從彼岸到此岸:星雲大師對<阿彌陀經>的理解與運用》。文章指出,星雲大師對《阿彌陀經》的理解與運用在繼承傳統解經的同時,有較大的個人創新,使一種神聖而遙遠的信仰充滿了人間的溫情和生活的智慧,呈.....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 第九堂課 紅塵中建立佛陀志業——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
提出「只有基督新教能夠自發地展開現實世界的合理化,包括現代資本的開展、民主、法治、社會組織合理化的發展。」認為佛教「遁世、消極、與社會脫節,不能也無法與現代資本主義相容」。但亞洲四小龍掘起,讓學者重新反思韋伯的學說。 翟教授研究發現不少西方看似合理論的系統,在東亞社卻出現乖隔。西方經濟學說人的欲望無窮,而資源有限,如何讓欲望合理化、最大化,就是經濟學的重點。然而近來聯合國推動淨零碳排,這是因超限利用地球資源所致,又如貧富差距擴大、壓縮了許多人的生存權利,都是西方西方文明內在矛盾,無法支撐宗教合理化、生活合理化的框架。這些佛教能不能提出解方呢?佛教能不能面對當代社會的挑戰呢? 「人間佛教若要與西.....
想理論建構,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其一是以 既有的佛教智慧文獻作為依據,以深厚而廣闊的佛教義理傳統作為 資源,進行深度及系統的理論研究;其二則是基於現代人間佛教實 踐及發展的經驗,對於佛教思想義理的反思與詮釋。星雲大師一生 著述逾身,非常注重現代人間佛教思想理論體系的建構,其在世時 已指導徒眾編集完成《星雲大師全集》,充分顯示大師對於人間佛 教理論建設工作的重視之意。 大師著作中曾經提出根據《大乘起信論》「體大」、「相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上)60 大」、「用大」的理論框架,建構人間佛教思想體系的義理進 路。大師據此深刻地闡述了人間佛教的教體、教用、教相:「佛 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