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I 2015 中西宗教改革之比較 —從路德到加爾文與從太虛大師到星雲大師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僧信觀探索 星雲大師女性思想研究 星雲大師對儒家思想的改造 —以《人間佛教》為中心的研究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安樂行思想初探 人文與人間 —論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人文智慧 星雲大師《釋迦牟尼佛傳》的語言文學特徵 —兼論文學與人間佛教的關係 論《佛光祈願文》對人間佛教思想的詮釋 —兼論與敦煌願文的比較 佛教對青年弘化的台灣經驗 —以佛光山為中心考察 佛光山人間佛教管理智慧探微 略論《.....
2019致護法朋友的一封信
各位護法、朋友們,大家吉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2019己亥年是豬年。十二生肖中,豬,代表一個循環的圓滿和繼起。星雲大師題寫「諸事吉祥」一筆字春聯,祝福大家,身心自在。兩年前,大師腦部手術,在高雄長庚醫療團隊的照護下,復原良好。92歲的大師說:「我沒有痛苦,我沒有生病,只是有點不方便。」心繫兩岸和平及人間佛教的發展,大師說:「我還要更努力。」佛世難逢,大善知識難遇,僧信二眾當奮起飛揚,追隨大師推動人間佛教的腳步。
〔2023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國際學者攜手 探討人間佛教與未來時代
、淨化的、善美的」。 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陝西法門寺住持寬嚴大和尚、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等列席指導。慧傳法師道出大師開創佛光山、佛光會的理念與宗旨,希望僧信二眾共同努力推動人間佛教,促進世界和平。佛光山開山50周年時,大師提出未來展望,明確指出佛光山未來50年,要重視文化、教育、學術、藝術、音樂、體育和資訊等七大項目。大家齊聚探討人間佛教與未來發展,正符合大師的心願,持續推動其心念與理念。 寬嚴大和尚表示,大師對人間佛教的闡釋,一句「家國為尊」直指人心,人間佛教要表達的莫過於不忘佛教利樂有情、饒益眾生的初心;莫過於擔當「不為己求安樂,為眾生皆幸福.....
2023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學子多元探討人間佛教
西北大學 2023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學子多元探討人間佛教 文/西北大学 李鑫、姜美如 由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和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揚州鑒真圖書館協辦,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學術協作的2023年度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于11月3日至11月5日線上上線下同步舉行。本次論壇共分7個場次,來自國內外諸多高校的30位博碩士研究生依次發表論文。西北大學李利安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張文良教授、西北大學王雪.....
百年佛緣 4:僧信篇
百年佛緣 4:僧信篇  Buddhist Affinities Across 100 Years: Monastics and Devotees
的全球化開展。五十九歲時(1985),依「佛光山組織 章程」退位,樹立「恪遵佛制,薪火相傳,以制度管理,以組織領 導」的現代佛教民主化典範。六十三歲時(1989),應中國佛教 協會趙樸初會長之邀,率僧信四眾五百餘人,赴中國大陸展開為 期一個月的弘法探親。七十歲時(1996),發起《中國佛教白話 星雲大師是現代人間佛教的一座燈塔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研究室主任,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榮譽教授, 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上海大學佛教思想史與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 程恭讓 總論 總論──星雲大師是現代人間佛教的一座燈塔 45 經典寶藏》的編寫工作。七十四歲時(2000),又發起《法藏文 .....
第一屆博士人間佛教論壇 兩岸學者精闢演繹
我對人間佛教未來的看法」,他從歷史的必然性、階段性、意義及使命來談人間佛教。他認為隨著體制性的現實社會出現,迫使僧團面對社會國家,人間佛教自然出現。早期太虛大師以個人實現來實證人間佛教,佛光山則是整體僧信的具體實證。由於此種實踐型態在歷史上尚未出現,儘管星雲大師嘗試回歸佛陀本懷,展開全新概念的詮釋,但若無實踐,在研究上依然會對其存在模糊性與危險性的擔憂。 「兩岸文化交流─第一屆博士人間佛教論壇」11月28至30日在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舉辦,匯集兩岸三地70位教授與博士,發表60篇人間佛教及傳統佛學研究論文,促進佛教研究的提升,也能將研究成果與實踐組織互動,作為弘法參考,開創佛教新紀元。 此次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