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程恭讓細說星雲大師貢獻 善巧方便弘傳人間佛教
圖說:南京大學教授程恭讓在傳燈樓大會堂,以「星雲大師對佛教的十大貢獻」為題,發表其對大師從無到有,把佛教發揚到全球五大洲,推動人間佛教的具體實踐研究。 人間社記者陳昱臻攝 人間社記者 陳德啟 大樹報導 程恭讓認為大師「真心誠意、卓有建樹地積極推動兩岸和平」,同時也「為現代台灣佛教的發展,探索到根本的出路和正確的方向」。面對台灣佛化與神化之間的問題,大師除了建立正信佛教外,更包容民間信仰,指引出佛教的康莊大道。大師成功的現代化經驗與全球遍布弘法據點,可作為大陸經驗,「為大陸佛教的改革和發展,提供重大的啟示與參照」。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
人間佛教座談會 認識佛光山
典推出APP版本,2014年佛光大辭典新版亦會有電子書。 佛光山以教育起家,佛光山教育院院長永光法師說,辦教育從幼稚園到大學都有,其教育方針以人格及品德養成為主,而僧伽教育亦為佛教培養各種弘法的人才,實踐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的三好運動,讓世界更美好。 慈善院妙仁法師則介紹佛光山的慈善事業,從兒童福利、老年安養、日托、社區溫馨的送餐服務、監獄布教、雲水義診、到偏遠鄉鎮為兒童配眼鏡,乃至救災、和災後重建、教育、產業、文化、經濟,從文化與教育深根服務,落實慈善中有文化與教育。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秘書長覺培法師壓軸登場,暢談佛光會組織與功能,他表示,佛光會的組織是讓在家居士從出生到往生,都能在佛化家.....
生命體證人間佛教 佛光山徒眾論文發表
人間通訊社 生命體證人間佛教 佛光山徒眾論文發表 【人間社記者 知淳 大樹報導】 為鼓勵佛光山徒眾將研究與實踐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佛光山教團的歷史和未來,以及人間佛教對社會發展的實踐價值等的感悟付諸於文字,為人間佛教發展的歷史留下見證。佛光山教育院、人間佛教研究院於6月9至10日在佛光山雲居樓6樓舉行「佛光山研究‧2014徒眾論文發表會」,由佛光山傳燈會、佛光山叢林學院承辦。 此次共有23篇論文通過初審,參與發表,禮請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教授程恭讓、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副主任陳一標,以及佛光山電子.....
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 學術研討會暢談理論實踐
圖說:出席嘉賓左起:明杰法師、許夕華局長、賴永海教授、妙士法師、妙凡法師、程恭讓教授。 人間社記者周雲攝 人間社記者 妙普 宜興報導 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 學術研討會暢談理論實踐 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的「第四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3月19至20日在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舉行。兩岸多所著名大學41位學者共分4場次研討。開幕式有中國佛教協會綜合研究室主任明杰法師、宜興市文廣新局局長許夕華、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賴永海、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程恭讓、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妙士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凡法師等嘉賓近200人出席。 賴永海教授表.....
人間佛教首度英文研討會 探討佛陀本懷
活化及人間化。星雲大師還原人間佛陀的本來面目,以此應用十方,傳揚國際。 法國法華禪寺慧聖法師以第三章〈人間佛教的核心概念〉,討論人間佛教的根本教義。法師強調從傳統至現代的佛教,最重要的是佛法在生活上的實踐。美國波士頓覺謙法師探討第四章〈佛教東傳中國後的發展〉,認識歷史背景有助了解人間佛教的來龍去脈,人間佛教適於社會各階層,從政治人物至平民百姓,都有相互關聯及影響。 妙西法師及知悅法師討論第五章〈當代人間佛教的發展〉。為使人間佛教深耕於西方國家,得考量其人道主義、文化交流及本土化。尤以本土化,為其特別量身打造的弘法方式,才能達到星雲大師「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常流五大洲」宏願。 最後由美國覺皇法師.....
我見我思《星雲大師全集》 具體展現人間佛教
「經義類」、「人間佛教論叢」是教法根源,亦可作為人間佛教的「體」,之後的十類,可歸類為「應跡教化」,亦可作為人間佛教的「相」、「用」。透過《全集》可發現人間佛教不離佛陀本懷,且契合人心所需,而內容就是實踐人間佛教的思想依據。 「這套《全集》,它示現了大師內心自悟的佛學、哲學、文學、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管理學等,圓融真俗二諦,是一位悟道者的本來面目。」蔡孟樺說,《全集》記錄了當代人間佛教的發展與思想,使人間佛教成為一宗法門,讓佛法的真義回歸到佛陀本懷。為人間佛教的思想正本溯源、為人間佛教的開展確立方向、為人間佛教的行者「教化示範」、為人間淨土的實踐「擘劃藍圖」。 圖說:星雲大師與人間佛教座談.....
人間佛教論壇 — 菩薩情懷的善巧方便
、不即不離、平等並舉、相輔相成。星雲大師所領導的佛光山人間佛教事業之所以能夠取得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巨大成果,究其根本正是得力於星雲大師所深具的善巧方便智德。立足於對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與實踐的全面考察,程教授深信:人間佛教一定是世界上的一道光明。 最後邀請與會貴賓中國社會科學院卓新平教授致辭,他表示,康得對信仰的理解是:「頭上的星空,心中的道德律。」星空又可以被稱為星雲。我們抬頭仰望星雲,也就看到了佛光。我們低頭守護心中的道德律,就是要踐行人間佛教。學佛學的是覺悟,是悟透世界、點亮人生。這就是人間佛教的境界。 2018年5月26日下午,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光中文教館承辦的.....
首屆人間佛教翻譯論壇 科技建構現代譯場
文全球翻譯計畫總召集人、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任覺瑋法師則說,佛教的發展乍看之下很興盛,然而從世界觀來看仍然很渺小,大家的使命就是讓法輪常轉。並叮嚀大家筆記型電腦不離身,隨時實作,「因為這是一場理論與實踐並進的論壇」。 此次邀請到的資深佛典及翻譯專家,有漢傳大藏經專家、加州柏克萊大學榮譽教授蘭卡斯特,漢譯《中阿含經》英譯者、美國天普大學馬德偉教授,電子佛教辭典創辦人、東京大學Charles Muller教授。皆為數位翻譯的泰斗,觀念創新,將分享寶貴經驗,激盪大家對於佛典翻譯的認知與看法。Charles Muller更是讚歎翻譯論壇是「唯一讓佛典翻譯前進的方式!」課程還有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
探討「佛陀本懷」 四川大學舉辦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座談
未來發展,段玉明從幾個面向說明佛教的改變。一、經濟壓力,導致寺院必須走入經懺維持寺院。二、民主共和政體的要求,清規到清朝受到衝擊毀滅,但是很高興佛光山已經有一套新的清規體制可供參考。三、時代所需。如何實踐全方面的星雲模式,這是值得關注的議題。四川社會科學院民族宗教研究所向世山教授表示,當今世界層面、文明與地域衝突與貧富差距等問題,都影響現代人間佛教的發展。面對一帶一路而言,四川是南方絲綢之路,若不談價值觀、不談宗教會有很多弊病。要從教理方面討論,並探討立長老團,還有菩薩行要有教理支撐,這都是當今中國佛教要思考的問題。 西華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王雪梅教授以4點表示,一、「感動」大師90高齡.....
香港國際學術研討會 人間佛教實踐與影響
圖說:「人間佛教在東亞與東南亞的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主禮嘉賓,(左起)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凡法師、佛光山港澳地區總住持永富法師、珠海學院校監李焯芬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院長梁元生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 人間社記者黃偉強攝 人間社記者 吳志榮 香港報導 香港國際學術研討會 人間佛教實踐與影響 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香港佛光道場、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聯合主辦「人間佛教在東亞與東南亞的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