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人間佛教的生命書寫與家國關懷」 圓桌論壇登場
主持,邀請佛光山港澳地區總住持及國際佛光會香港協會秘書長永富法師、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院長梁元生教授,以及國際佛光會香港協會會長鄺美雲為嘉賓。來自中國、台灣、韓國、泰國、澳洲、澳門及香港18位專家學者及宗教人士,就相關論題展開對話交流。 首日論壇從「就『生命書寫』和『家國關懷』的兩個角度,探討過去高僧大德自傳內的思想學說,從而獲得啓發。」。陳劍鍠教授感謝梁元生院長大力支持人間佛教研究中心的教務工作,以及永富法師和鄺美雲會長的護持,令中心的運作得以順暢。陳教授指出,《貧僧有話要說》是人間佛教生命體驗的最佳例證,印行數百萬冊,影響深遠。星雲大師以筆名「趙無任」撰寫《慈悲思路‧兩岸出路》,關注內地與台.....
首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於宜興大覺寺舉行
家的,希望大家對於未來的人間要有希望。5)四大皆有,空,才能建設有,不空就沒有,空即是有,有即是空,如茶杯有空間,可以倒水;房子有空間,才能建立講座。6)幸福信仰:佛教是脫苦、救苦的,是追求幸福安樂的宗教。 此外,與會學者並就人間佛教各個面向,請教星雲大師,如「持戒與契約的釐清」、「對大陸人間佛教有何評價和寄託」、「中國基督教未來有可能成為中國第一大宗教,佛教、道教應如何做來面對」等各種問題交流。 隨後由賴永海教授以「星雲大師與現當代人間佛教」進行第二場主題演說。賴教授強調,當代的佛教,不管是佛教界還是學術界,所具有的共識就是:1)人間佛教是現、當代漢傳佛教的主流;2)星雲大師是現、當.....
聘任陳登翔博士為人間佛教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舉辦首屆博士後學術發表會,陳登翔博士匯報其研究計畫「宗教與文化的跨界傳播:佛光山在德國發展的策略與歷程」,結構完善,邏輯清晰,獲得評審委員一致讚賞。2024.1.20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聘任陳登翔博士為人間佛教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佛光山拓展歐洲弘法已逾三十年,成就斐然,如何為人間佛教在歐洲的本土化經驗進行系統性研究,是一份迫在眉睫的文化使命。為此,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秉持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理念,致力於系統性記錄人間佛教的現當代發展,於今年2月延攬.....
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 人間佛教與未來時代
屆人間佛教座談會「人間佛教與未來時代」,將於12月15至17日在佛光山展開。主辦單位有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上海大學佛教思想史暨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及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議題包括心理學、管理學、宗教學與現代科技等面向。邀請來自英、美、澳洲、印度、荷蘭、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日本及兩岸三地近50位學者專家發表論文,從多元視角探討佛教如何契合當代社會人心的需要,面對未來時代的挑戰。 星雲大師曾說過,「佛教不只講過去,更重視現在與未來。」面對後疫情時代與人工智能世代,人間佛教如何以八萬四千法門的智慧與時俱進,引領現代人在瞬息萬變的時代洪流中淨化內心,是這個世代急切需要面對及解決的問題。 座.....
人間佛教學第四堂課 人間佛教視角的法華經解讀
對世間人事問題。「人成即佛成」,人間佛教的「三好、四給、五和」是《法華經》菩薩道的現代實踐。 主持人郭朝順教授總結三觀:「『空觀』去執離苦;『假觀』入有化他;『中觀』悲智雙運。」又稱許永本法師將學者及宗教行者平衡融合在這本書中,值得大家研讀並深入探討。7月1日第五堂課「般若智與菩提心——星雲大師工夫心法研究」,由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杜保瑞教授主講、華梵大學佛教藝術學系林素玟教授主持,歡迎收看。 課程影片 https://youtu.be/Ih1Qg7cBHAc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6月1日在線上播出第四堂課「人間佛教視角的法華經解讀」。由本書作者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
懷念星雲大師第六堂課「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與現代管理實踐—探索性的研究」
「星雲人間佛教與現代管理實踐——探索性的研究」,由南華大學宗教所黃國清教授主講、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侯坤宏教授主持 【人間社 宋滌姬 高雄報導】 懷念星雲大師第六堂課「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與現代管理實踐—探索性的研究」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的線上課程「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第六堂課「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與現代管理實踐—探索性的研究」,邀請叢書作者南華大學宗教所副教授黃國清8月1日線上開講,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教授侯坤宏擔任主持人及與談人.....
準確傳承大師教法的精髓─ 如是我讀《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
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十堂課
上會議 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十堂課 「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十堂課」第六堂課來了!8/1主題「人間佛教與人文學的未來」,邀請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張文良教授主講,西北大學哲學院王雪梅教授與談,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夏德美教授主持,一場「人間佛教與人文學」的思想交會,誠摯邀您一同參與,線上共學。 Zoom:https://reurl.cc/O5NKxr 會議ID:899 3699 0838 密碼:123456 「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十堂課」第六堂課來了!8/1主題「人間佛教與人文學的未來」,邀請學者專家從哲學、人文、佛法交會之處,思索人間佛教的未來路徑。歡迎廣為宣傳,線上共學。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
人間佛教的管理心法
佛教自釋迦牟尼佛創教以來,就有一套獨特的管理學,佛陀所建立的僧團也有健全的組織和完整的制度。因而,佛門自古以來的管理是以自我發心、自我約束、自我覺察為原則,管理目的是為了使僧團能和合發展,俾令正法得以久住。佛教組織管理的核心價值在此,是佛教徒共同接受的主流價值觀。自我身心管理是佛教管理的首要準則,心正則身正,身正則能讓佛教團體走向健全之路,和合發展而使正法久住。星雲大師強調:「管理是一種藝術,有其靈活巧妙之處。」 靈活巧妙在於「心」,從「心」下手才能獲證正報莊嚴;進行環境管理而攝受依報莊嚴。在宗教上,則以自我內心的管理為主,以外在人事的管理為輔。這是必然要求,使有情世間的正報與器世間的依報,得以依正融通,事理無礙。
現代人的精神困境與星雲大師的 《治心百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