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發表會 大覺寺開幕
訊社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發表會 大覺寺開幕 【人間社記者 趙唯宏 宜興報導】 「2015年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論文發表會」11月27日在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隆重開幕,佛光山長老依空法師、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程恭讓教授、西華師範大學王雪梅教授、雲湖書院教務主任妙憫法師出席開幕式。 程恭讓教授發表「從《貧僧有話要說》看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最近期論定學說」主題演講,從「僧信平等、戒律觀、經濟觀」等,將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精闢闡釋。 在全國數百位報名者中,共有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21所高校的4位碩士、19位博士和10位本科生脫穎而出,在接下來兩天的議程中,將發表5場論文,並評選首.....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論文發表會 宜興大覺寺開幕
圖說:「傳承中華文化—2017年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論文發表會開幕式,12月30日在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舉行。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暨上海大學文學院程恭讓教授、西華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王雪梅教授、雲湖書院教務主任妙憫法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妙願法師,受邀出席此次發表會。 人間社記者楊朔攝 人間社記者 石露 宜興報導 圖說:王雪梅教授認為,此次論文發表不僅是寫作獎學金的結束,更應是今後學術研究的新起點。 人間社記者楊朔攝 圖說:程恭讓教授介紹,大師為傳承中華文化和佛教文化,培養佛教人才,創設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意義深遠。 人間社記者楊朔.....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 開展多元新思惟
圖說:2017傳承中華文化—人間佛教寫作獎學期開題報告會在上海星雲文教館舉行。 圖/知玉提供 人間社記者 黃凱 上海報導 圖說: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程恭讓教授講評。 圖/知玉提供 圖說:參與開題報告會的青年報告論文。 圖/知玉提供 圖說:華西師範大學教授王雪梅勉勵青年。 圖/知玉提供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 開展多元新思惟 圖說:妙凡法師講評。 圖/知玉提供 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的「傳承中華文化-2017年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6月9日在上海星雲文教館舉行。本次寫作獎學金以闡揚中華文化、積極關懷人間為宗旨,從眾多投稿中,.....
人間佛教論壇 — 菩薩情懷的善巧方便
26日下午,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光中文教館承辦的「人間佛教論壇——菩薩情懷的善巧方便」主題論壇在北京舉行。本次論壇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光中文教館執行長慧得法師上海大學文學院程恭讓教授、西華師範大學王雪梅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溫金玉教授應邀擔任論壇與談人,現場蒞臨嘉賓有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所所長暨中國宗教學會會長卓新平教授賢伉儷等二百多人。 慧得法師在論壇上為大家分享了星雲大師一生弘揚人間佛教事業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善巧方便智慧。他指出:大師一生注重細行,踐行三好四給,強調平等的菩薩精神,這一切都是大師善巧方便智慧和菩薩情懷的深澈彰顯。 溫金玉教授回顧了與星雲大師以及佛光山.....
人間佛教座談會 學者雲集 開展研究新視野
力、參與社會公共事務能力、宗教活動合法化能力。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分析星雲大師對佛教教義的詮釋,是以原始佛教教義為根本,以大乘佛教為指標,將佛教還原真實面目──一個積極、超越、自我圓滿的佛教。 程恭讓:堅持正確方向 提高人間佛教國際發聲量 •淨化心靈 回應當代社會需求 •人間佛教 漢傳佛教珍貴資產 學術與修行互融 李利安開展佛學新視野 •跳脫空談 關懷人類生命願景 •自我圓滿 還原佛教真實面目 第六屆人間佛教座談會10月26至28日在佛光山雲居樓6樓展開5場討論會,來自大陸、美、加、德、比,及海峽兩岸三地等地的24位學者,針對「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議題,從宗教社會學、歷史學、經濟學、佛學.....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 開展人間佛教新思維
」,5月20日於上海星雲文教館展開。主辦單位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從上百名青年的提交初稿中,選出最完整、架構清晰的24篇佳作,匯集通過初選的青年學人於題報會上呈現論文架構與論點。題報會現場同時由南京大學程恭讓教授、西華師範大學王雪梅教授及人間佛教研究院妙凡法師針對研究方法、論點建構及文獻輔助等層面,給予題報的青年指導與建議。 此次通過初選的24篇論文,是大陸各地知名學府的碩博士生的投稿作品,投稿者多為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大學、西華師範大學等14所大陸首屈一指的高等校院。參與題報青年學人結合人間佛教的核心思想與自身學科專業,以歷史學、傳播學、比較宗教.....
首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於宜興大覺寺舉行
漢傳佛教的主流;2)星雲大師是現、當代人間佛教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教授並表示,星雲大師所提倡的人間佛教,不但讓佛教復興,起死回生,對於兩岸和平發展有著極大的貢獻。 研討會負責人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程恭讓教授表示,星雲大師所推動的人間佛教各種理念建構工作及諸多實踐運作,堪稱當代人間佛教最重要的思想創新、體制創新與實踐創新,為此,特別召開研討會,對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理論建構、佛光山人間佛教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佛光全球拓展中的文化適應等問題,展開深入細緻的檢視。 為期兩天的研討會中,邀請兩岸知名佛教學者,有四川大學宗教研究所鄧子美、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陳永革、武漢大學哲學學院麻天祥、.....
人間佛教的璀璨燈塔
人間佛教的管理心法
佛教自釋迦牟尼佛創教以來,就有一套獨特的管理學,佛陀所建立的僧團也有健全的組織和完整的制度。因而,佛門自古以來的管理是以自我發心、自我約束、自我覺察為原則,管理目的是為了使僧團能和合發展,俾令正法得以久住。佛教組織管理的核心價值在此,是佛教徒共同接受的主流價值觀。自我身心管理是佛教管理的首要準則,心正則身正,身正則能讓佛教團體走向健全之路,和合發展而使正法久住。星雲大師強調:「管理是一種藝術,有其靈活巧妙之處。」 靈活巧妙在於「心」,從「心」下手才能獲證正報莊嚴;進行環境管理而攝受依報莊嚴。在宗教上,則以自我內心的管理為主,以外在人事的管理為輔。這是必然要求,使有情世間的正報與器世間的依報,得以依正融通,事理無礙。
菩提心則忠義心—儒佛結合與台灣「人間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