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見證半個亞洲的信仰 體證觀音的慈悲
體證觀音的慈悲 【人間社記者丹齡高雄報導】 觀音信仰在民間流傳最廣,幾乎根植半個亞洲。為何觀音信仰能跨越國籍、種族,發展傳承至今? 為持續引領大眾深入探源觀音信仰,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與佛陀紀念館、叢林學院共同舉辦「觀音信仰」系列論壇,第二場「有史可證:觀音信仰的傳承與發展」於7月9日舉辦線上講座,禮請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東華大學台灣文化學系教授李世偉主講,並邀請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主持,從歷史發展的真實義,精彩論述觀世信仰的歷史流變及弘法效應。 分享自身經驗 與觀音結善緣 講座一開始,妙南法師先請主講人分享自身和觀音信仰結緣的因緣。李世偉教授表示,在成長過程中,經常看到宮廟.....
佛教學系與人間佛教
星雲大師創建佛光山,揭櫫四大宗旨為「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興辦叢林學院培養僧才,創立各級學校為教育盡心盡力,始終是佛光山不變的堅持,也是其之所以人才濟濟、對台灣佛教貢獻卓著的重要原因之一。後來大師本著「把智慧留給自己、把大學留給社會、把功德留給子孫、把成就留給大眾」的精神,實現年輕時辦大學的理想,發起了百萬人興學運動,在全球創辦了五所大學。
暢談觀音藝術造像人間化的發展與演變
富、性別,因此深受古今中外普遍的信仰,被視為慈悲和智慧的象徵。 自觀音信仰傳入中土,觀音的形象也隨著各個朝代的遞嬗而有所不同,為了讓大眾理解歷代觀音造像的演變及意義,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與佛陀紀念館、叢林學院共同舉辦「觀音信仰」系列論壇,第三場「有形可感:觀音信仰的形象與神韻」於10月8日在藏經樓法寶堂舉辦,禮請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成功大學副校長陳玉女教授主講,並邀請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主持,藉由層層遞進的提問與闡述,引領大眾一探觀音豐富的藝術面貌與蘊含的宗教意義。現場近400人聆聽,線上同步千人收看。 信仰觀音的因緣 「是什麼因緣接觸了觀世音菩薩?」對於妙光法師的提問.....
徒眾論文發表會 記錄人間佛教的實踐
圖說:全體論文發表者一起合照留影 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人間社記者 知尊 高雄大樹報導 圖說: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表示,寫論文必須按其架構閱讀,從中訓練思考、分析、判定。 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圖說:教育院院長永光法師期許徒眾明年以90篇論文,祝賀大師90大壽。 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圖說:近200位與會者參與徒眾論文發表會。 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圖說:傳燈會執行長妙香法師感謝大師提供機會,讓大眾共同交流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
生命體證人間佛教 佛光山徒眾論文發表
教對社會發展的實踐價值等的感悟付諸於文字,為人間佛教發展的歷史留下見證。佛光山教育院、人間佛教研究院於6月9至10日在佛光山雲居樓6樓舉行「佛光山研究‧2014徒眾論文發表會」,由佛光山傳燈會、佛光山叢林學院承辦。 此次共有23篇論文通過初審,參與發表,禮請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教授程恭讓、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副主任陳一標,以及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講評。參與者尚有叢林學院男女眾學部師生、佛光山淨業林及其他各單位徒眾近200人。 開幕式中,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勉勵大眾,透過論文的發表,使大眾思想同一、目標確定,破邪顯正、開發智慧。並從中培養正知、正念與正信,找到依靠。 佛光山教育院院長永光.....
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 學術研討會暢談理論實踐
學者共分4場次研討。開幕式有中國佛教協會綜合研究室主任明杰法師、宜興市文廣新局局長許夕華、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賴永海、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程恭讓、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妙士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凡法師等嘉賓近200人出席。 賴永海教授表示,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把佛教推向全世界,可說前無古人,他為何可以做到?希望此次研討會針對理論與實踐的原因,取得新的進展和成果。 明杰法師認為,人間佛教是當代佛教實踐的代表,星雲模式彰顯出獨特的光芒。中佛協前會長趙樸初曾提出倡導人間佛教,開展各種形式的弘法活動,因此後來湧現出有代表性的道場。兩岸在人間佛教的影響下,作出諸多有益的嘗試和探索,取得.....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 開展多元新思惟
教館舉行。本次寫作獎學金以闡揚中華文化、積極關懷人間為宗旨,從眾多投稿中,錄取22位碩博士生。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系程恭讓教授,華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王雪梅教授,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研究員妙凡法師3人,從研究方法、論點建構和文獻輔助等方面給予青年指導和建議。 此次通過初選的21篇論文,是大陸各地知名學府的碩博士生的投稿作品。投稿者來自北京大學、哥廷根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中央民族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西北大學、上海大學、東南大學等17所高等院校。參與開題報告的青年學人結合人間佛教的核心思想與自身學科專業,從.....
首屆人間佛教翻譯論壇 科技建構現代譯場
廣佛教盡一份力 首度舉辦的「2019人間佛教翻譯論壇」,由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澳洲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辦,1月12日至15日在佛光山舉行,集結佛光山現正在進行的主要翻譯計畫成員,以及佛光山叢林學院英文人才和致力翻譯的人士,來自海內外80人參加。期使達到翻譯計畫在佛典翻譯、名相和學術用語的整體性,並透過網路平台的運用,建構起超越時間、地域的現代譯經場。 12日在麻竹園法輪堂舉辦開幕式,《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總召集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表示,透過論壇探索佛光山在21世紀所扮演的角色,並跨越語言的隔閡,從英文延伸至其他語言。期許從星雲大師給予的「語言現代化、科技弘法、修持.....
探討「佛陀本懷」 四川大學舉辦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座談
研討星雲大師著作《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計有學界與教界50人共同探討人間佛教及其在當代社會的發展。 座談會開幕式貴賓有四川省民族宗教委員會副主任楊伯明、四川大學佛教與社會研究所所長段玉明教授、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凡法師致詞。楊伯明副主任表示,歷代以來從太虛大師高擎義舉人間佛教旗幟,接著星雲大師及趙樸初都是朝這個方向發展,人間佛教已經是當代佛教的發展趨勢,也是現在佛教界必須堅持的模式。 段玉明所長表示,感謝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給予創新,希望與大家交流,讓人間佛教在此落實,未來有了方向指導。妙凡法師表示,感謝四川大學段玉明教授主辦此次座談會,邀請學者專探討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的涵義。他並指出大師.....
香港國際學術研討會 人間佛教實踐與影響
圖說:「人間佛教在東亞與東南亞的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主禮嘉賓,(左起)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凡法師、佛光山港澳地區總住持永富法師、珠海學院校監李焯芬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院長梁元生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 人間社記者黃偉強攝 人間社記者 吳志榮 香港報導 香港國際學術研討會 人間佛教實踐與影響 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香港佛光道場、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聯合主辦「人間佛教在東亞與東南亞的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12月2-3日分別在香港佛光道場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