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之10「天台智顗與佛光星雲的暢佛本懷」
oq94 會議 ID:852 2740 1773 密碼:123456 YouTube 同步線上播出 :https://lurl.cc/q0ziQZ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之10「天台智顗與佛光星雲的暢佛本懷」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慈 悲,成為一座璀璨的燈塔,屹立於時代的浪潮之中,為人間帶來希 望與光明。 常有人問大師一生中遭遇困難如何面對,他總是淡然的說: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大師的般若 智慧,使他面對任何挑戰時皆能安然自若,所謂「泰山崩於前而色 不變」,亦如《金剛經》:「不驚、不怖、不畏」,大師在九十歲 高齡時,回顧自己的一生,他以十二字總結:「生於憂患,長於困 難,喜悅一生。」這不僅是他個人生命的寫照,更是他一生奉行人 間佛教的體證。 作為佛光山的弟子,我們深感慶幸,能在學佛出家的道路上依 止大師,學習人間佛教的智慧,並且在大師的庇蔭與四眾弟子的護 持下,於菩薩道.....
隨順與智用:闖一條人間佛教的新路—以星雲大師1963 年七國訪問日記為考察中心
細細爬梳星雲大師1963年所著近30萬言的訪問日記《海天遊踪》,筆者看到其在80天的時間內先後訪泰國、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日本及英治香港,沿途不僅會逸興遄飛,更將「一路所見所聞所思毫無保留的記錄下來」。筆者通過研究分析大師對海外佛教的觀察與思考,捕捉記述他剎那的感受,可以發現七國行思是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道路自信的最真實脈動,字裡行間感受到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拔苦予樂、隨順智用、紹隆佛種的建模發端。星雲大師參訪七國佛教界和當地社會的視閾再擴展,不僅促其堅信1950年自己對台灣佛教事業辛苦踐行「要改制適應新的歷史時代」是完全正確的方向,更堅定其繼續對佛教事業在未來發展的頂層探索之路,以最終找到一個將佛教予以全面人間化暨通俗化並創建落地生根的核心載體 —佛光山應運而生成為必然。這部半個多世紀前的《海天遊踪》日記作為思忖之作,處處「充滿智慧的思想」,從中呈現出星雲大師勾勒人間佛教的最初願景:始終堅持要從正面、積極的角度對佛法予以開示。這種方法不僅能達到信眾歡喜的基本目的,更能實现佛法住世的最終目的:「創造了人間佛教改善人心的無限價值」,「發揮宗教淨化社會人心之功用」,以奉獻國家、服務社會。
「佛教與海洋文明」第2篇--《十二遊經》版本及譯者考
從西晉到南朝,中國佛教界共譯出《十二遊經》三次,但是最後只留下了一個譯本,並被收入到大藏經裡。三譯本或譯者有二個與廣州有關,《十二遊經》很可能與海上絲綢之路的佛教有關,其底本有可能是取自南傳上座部的巴利語系本。三譯本現在只剩下迦留陀伽法師譯本收入到大藏經裡,說明迦留陀伽法師在當時還是有一定影響。《十二遊經》被許多經典引用, 一直受到法師們的關注,其中不乏著名的道安、僧祐、費長房、智升、道宣、志磐等一代大家,說明這部小經起到「跡均俗典」的功用,提供了很多為人不知或者不同說法的知識,開拓了人們眼界,特別是作為介紹「瞿曇姓源」的著述,經中的說法補了佛經不足,也提供了新材料 。
第十集佛光山的故事 【大佛城2】
線上閱讀 第十集佛光山的故事 【大佛城2】 第十集佛光山的故事 【大佛城2】 佛光山大佛城裡設有「大佛法語」,它有別於神廟的求籤卜卦,不是斷定人的吉凶禍福,而是指引大眾選擇一個有智慧的人生方向,並從中增長福慧,激勵我們的信心。歡迎聆聽大師講大佛法語。請點閱:https://reurl.cc/54z8RR 佛光山大佛城裡設有「大佛法語」,它有別於神廟的求籤卜卦,不是斷定人的吉凶禍福,而是指引大眾選擇一個有智慧的人生方向,並從中增長福慧,激勵我們的信心。歡迎聆聽大師講大佛法語。請點閱:https://reurl.cc/54z8RR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