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互聯網+」的網路弘法思惟
「以文化弘揚佛法」是佛光山的四梁八柱之一,數年前,星雲大師對徒眾開示佛光山第二個五十年弘法計畫,前瞻性地將佛光山媒體事業群包括電視台、報紙、通訊社、廣播電台、網路、雜誌等,統合在「佛光山文化傳播事業委員會」,該委員會還有大藏經、翻譯中心、出版事業等,對外統一形象為「佛光文化」。佛教洞悉緣起法,因果脈絡如網際網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所以佛陀說法非常適合在網路上傳播。「互聯網+」於2015 年3 月正式成為中國國家戰略,筆者試以「互聯網+」與人間佛教的發展,探討網路弘法的可能思路。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與人類宗教文明的交流互鑑—比較宗教學的視角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是佛教走出山林、融入都市和走向世界的弘法典範,在佛教弘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從比較宗教學的角度看,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藉現代科學技術和當代資訊技術進行弘法,形成了有別於其他世界宗教的較為獨特的宗教文化傳播模式。它與時俱進,卻又不故步自封,而是與其他宗教和諧共生,為世界宗教文明的和合圓融和交流互鑑提供了範例,也為佛教中國化提供了參考。
具五善、去五惡——星雲大師的佛教女性思想
佛教興起與流傳至今二千多年,一直和女性有著密切的關係。從原始佛教迄大乘佛教的經典記載中,皆不乏慈悲智慧足以讓男性拜服的傑出佛教女性,諸如大愛道比丘尼、勝鬘夫人,以及天女、龍女等。然而在整個社會大環境的價值觀下,這些傑出的佛教女性在佛教傳播發展上所具有的影響力,畢竟無法完全彰顯。歷史上,佛教女性真正能與佛教男性分庭抗禮,且具有實際影響力的階段,不得不推台灣時期。1949 年後的台灣社會,是真正醞釀出一個適於佛教女性發揮影響力的環境。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圓桌論壇 探討佛教與人工智能
方向:透過數位平台與應用程式(App)提供指導、語言翻譯上的應用,以及具備教育功能的聊天機器人。此外,妙光法師還介紹《佛光大辭典》的發展,並推介即將推出的佛光AI英語數位平台,這將進一步促進佛法的全球傳播,為佛教徒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 AI被視為當今社會的新常態(the new normal),而佛教在積極探索與運用科技及機械的同時,是否應該審慎思考AI的潛在影響?它會否取代僧團的角色?如何尋求佛教與科技的共贏,讓AI成為弘法的助力?這些議題引發熱烈的討論,其中「機器有朝一日能否像人類一樣擁有情感和意識?」引人深思。 機械學專家南亞卡拉教授斷然否定AI能具備識覺(Consciousness)的.....
見證半個亞洲的信仰 體證觀音的慈悲
歡迎 作為外來的神祇,觀音信仰如何讓大眾相信並追隨,本土化或中國化便成為很重要的課題。李世偉指出,佛教經典對知識分子較有影響力,但中國傳統社會有九成都是文盲,因此觀音信仰必須在不同的地域,發展出不同的傳播方式,也就是走入「民間化」,才能深入人心、遍及中國。 觀音在中國的「民間化」,有許多契入的視角,例如儀式中角色的融入、傳說故事的在地化、視覺形象的呈現、神明稱謂的變動,以及在觀音的靈驗故事、傳說、寶卷、善書、筆記小說等民間文學的推波助瀾下,社會上也出現諸多觀音救劫的善書,並進一步將儒家的道德結合起來,勸勉世人行善積德,這些都是民間觀音信仰很重要的煤介,也形成一種獨特的傳播方式。 因此,觀音能夠.....
「人間佛教在東亞與東南亞的傳佈」國際研討會
的歐洲大陸誕生,接續的啟蒙運動,使得基督宗教與政治權力釋放出公權力和公共領域的主導權,讓民間社會享有自治空間,並與政權之間建立制衡的合作關係。這種相生相剋的概念雖源自西方的現代化過程,但隨著百有餘年的傳播,卻在不同程度上使得亞洲各國予以正視、面對。 宗教傳佈與公民社會講求自主與自治,具有密切關係。宗教自由除了社會成員能選擇信仰自主權之外,亦使宗教能夠成為民間組織,從宗教靈性、文化藝術、教育、學術研究、慈善醫療,到公共政策的探討,皆擁有自主空間。宗教組織透過社會服務、承擔公共責任,進行宗教傳播,不但能夠落實宗教自由,並協助政府擴展社會服務,形成社會團體與政府之間的合作關係。 「人間佛教」自民國伊.....
大洋洲佛光山跨文化交往研究
自二十世紀九○年代初以來,佛光山為深入大洋洲社會並實現本土化發展,進行了廣泛且多樣的跨文化交往。大洋洲佛光山依靠當地政府的支持,在跨文化交往平台建設的過程中不斷地受到當地居民的接納,有效地融入到當地社會。通過近 30 年的積累,大洋洲佛光山的跨文化交往形成了對象廣泛、平台多元、途徑多樣、議題前沿、活動穩定及活動形式具有歸化性的特點。這些活動的開展,使佛光山在大洋洲收穫了各方面長久穩定的支持,進一步融入當地社會,成為重要的社區成員,甚至爭取到了本土信眾,發展出多元信仰的群體。這一典型案例,為全球化時代跨文化圈的文化傳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啟發人們應當抱有謙和的態度,積極地將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進行跨文化對話,並將所傳播文化進行適當的異化與歸化。同時,這一案例還為宗教對話模式的拓展提供了中國智慧。
人間佛教的傳播
今天我們要探討的是人間佛教的傳播,我想從歷史的角度探討過去幾世紀以來,佛教的弘傳情況。根據佛教歷史記載,佛教首次自印度外傳至斯里蘭卡的時間,可以追溯到其教主在世,約公元前五世紀之時。到了公元十三世紀,佛教在歐亞大陸東南部廣大的傳播,我個人稱其為「大佛教環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