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內在形態,而觀音宗教文化的外在形態則表現為六種信仰形態並立與 相互融合。對此,我們下面還要作詳細論述。 觀音世俗文化就是觀音信仰的世俗化或以世俗文化方式表現出 來的觀音信仰,主要表現在哲學、倫理、文學、藝術、民俗、養生等 方面。觀音世俗文化中的哲學內容是觀音法門中的般若思想普及化、 世俗化的結果,對中國古代哲學特別是禪宗哲學產生了很大影響。觀 音世俗文化中的倫理思想主要來自觀音法門中的福德積累說教。福德 的積累在觀音法門中主要有兩個作用,一是解決當世之苦和當下之困 5 (也有解決轉生善道的問題),二是為了種下善根從而為證得般若聖 智,實現最高解脫打下基礎。不管.....
8月1日「《法華經》的善巧方便觀」線上播出
講者慧屏法師自幼學習佛法,熱心公益,15歲時帶動全班吃素食便當,性格像觀音菩薩一樣,有求必應、恒順眾生,為人幽默風趣,是一位正面、陽光、積極利他,令人尊敬的菩薩行者。 另一位主講者董群教授在佛學、宗教倫理、中國哲學等方面均有多年的研究造詣,長期兼任中國佛學院棲霞山分院、江蘇尼眾佛學院、閩南佛學院等各大佛學院老師。重要著作有《正法眼藏》、《法華經研究》等書。 兩位主講人將從「《法華經》的思想特色」、「善巧方便對修行的啟發」、「如來使和善巧方便之間的關係」、「星雲大師如何體現善巧方便的弘法利生、教育徒眾」等面向,帶領大家深入學習《法華經》的善巧方便觀。敬請關注「人間佛教思想專題」,8月1日晚上7時.....
8月1日共同探索人間佛教的制度觀
上19:30至20:30播出,由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暨都監院院長慧傳法師與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溫金玉進行對談,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 溫金玉受聘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榮譽教授,主要研究範圍為中國佛教倫理及制度,其代表著作為《四分律釋譯》。他將依星雲大師的《僧事百講.道場行事》為中心,從佛陀制戒的理念,探討人間佛教的制度特色。 慧傳法師則將分享佛光山全球近300個道場的管理、運作經驗,以具體事例說明大師「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理念,訂定適合全球化、現代化的制度規章,從而成為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六和教團。 為了讓在疫情下大眾仍然可以聽經聞法,以佛法的正能量來面對生活,人間佛教研究院.....
間佛教情感觀研究 論星雲大師《釋迦牟尼佛傳》對人間佛陀形象的塑造 論《佛教叢書 9‧藝文》的選文標準及思想內涵 從星雲大師教育歷史探源人間佛教教育理念 —以《合掌人生》為中心的考察 佛教動物倫理論析 —兼論星雲大師的動物保護思想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新型家庭倫理思想與實踐研究 太虛大師的佛耶對話及其對現代佛教的影響 葛印卡禪師內觀禪與星雲大師人間生活禪之比較 2021 上冊目錄 「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之研究 超凡入聖 —「星雲模式人間佛教」的神聖性建構問題探析 「三好、四給」:佛教神聖與人間需要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神聖思想研究 佛光山模式的親緣性個.....
2015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
、碩博士生及博士後 緣起:以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及實踐為指導及方向,發揚人間佛教精神,闡明佛教思想文化真義。鼓勵碩博士生研究撰寫人間佛教論文,本科生閱讀心得報告,透過文字寫作弘揚正信佛教,實踐中華文化倫理道德,推動兩岸文化交流,建設「自心和悅,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之五和人生。 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
承辦單位: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2018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論文發表會 開幕
娜發表論文〈人間佛教幸福指數心理學研究—基於「四給」的考察〉,以人類學的方法調研發現,佛光青年的「四給」認同度與參與度愈高,主觀幸福感愈高,星雲大師所說的人間佛教幸福觀是成立的,人間佛教在實踐中華文化倫理道德、建設五和人生上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北京大學碩士生汪康的〈星雲大師的大悲心與解脫論研究〉,選擇將星雲大師講述慈悲的代表篇目〈佛教的慈悲主義〉與隋代高僧淨影慧遠的名作《大乘義章》中關於四無量心的部分進行對比,以顯示前者鮮明的人間佛教特色。西北大學碩士生鄭為〈《南傳大藏經‧相應部》女性觀與人間佛教女性觀對比研究〉,以《南傳大藏經·相應部》為立足點,從女性的生理本質、社會角色、宗教生活等幾方面.....
表論文,或發表至少一篇論文於有審查制度之專業學術期刊上; 2 達成上述兩項條件之一者,方能晉級晉薪(須檢附著作全文與發表證明)。 十二、其 他:博士後研究員於研究期間,如有違反學術倫理之行為,經查證屬實者,本 院得於開會議決後,即刻終止聘任約定,並且停付次月以後之薪資。博士 後研究員之聘任,以無專任教學研究工作及一般專職工作者為優先考量。 十三、洽詢聯絡: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高雄市大樹區興田路 153 號 知瑞法師 電話:07-6561921 分機 2504 電子郵箱:fgshbi@gmail.com 郭朝順 Microsoft® Wor.....
2023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學子多元探討人間佛教
依次給出了相應的修改意見,並鼓勵他們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同時,他對科技高速發展帶來的問題也表示了憂慮,希望人類有能力將科技控制在有益人類的範圍之內,在包括人間佛教在內的各種人文思想不斷進步的過程中,實現倫理、信仰、科技、生活等方面的彼此呼應與和諧發展。 第二場論壇由西北大學李心苑老師主持,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張文良教授評議,四位同學發表。 上海大學歷史系博士生畢光美同學報告的題目是《星雲大師對〈金光明經〉佛教思想的當代詮釋與實踐》。她認為,《金光明經》是中期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之一,也是星雲大師較為重視的一部佛教經典。她考察了星雲大師對《金光明經》佛教思想的當代詮釋問題,分析了星雲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