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科技,共23筆結果:
AI 大語言模型 ChatGPT 在人間佛教弘法中的應用與未來展望
AI 大語言模型ChatGPT 憑藉其在人機交互方面的突破性創新,正在引領一場社會變革,並加速AI 時代的全面到來。對致力於弘法創新的人間佛教而言,該項技術在理論與實踐上具有應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能夠在文化交流、教育培養和學術研究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然而,面對由資本、權力與科技聯合驅動的AI 技術創新導致的人的異化以及社會分化困境,人間佛教需要夯實經濟基礎,重視AI 與弘法的有機融合,積極發揮對社會價值觀的正向引導作用。同時,也需妥善處理與各方社會力量的互動關係,以應對AI 時代的挑戰。
/periodicals/12ecdd6a-fa52-11ef-abdb-c9de5a43d6bf/
建造我們的三好校園
/periodicals/3e9928b7-9cd0-11ef-be7a-c9de5a43d6bf/
當代漢傳佛教中菩薩戒與毗奈耶的相容性——兩岸比較研究(上)
菩薩思想自中世紀以來就穩步發展,成為漢傳大乘佛教的主要特徵。承襲大乘佛教傳統的比丘和比丘尼在三壇大戒戒會中也會受持菩薩戒;換言之,兼受菩薩戒與比丘/比丘尼戒兩種律儀,是大乘佛教出家僧人的顯著特徵。這一情況延伸出值得探討的議題:在台灣和中國大陸當前的社會文化背景下,中國僧侶對於菩薩戒的認知、理念及其相關實踐為何?雖然這兩個地區根源於相同的漢傳佛教傳統,修行、實踐方式等仍有些許不同。再者,這項長期、跨兩岸的比較研究,也揭示佛教戒律與菩薩思想之間潛在的矛盾與衝突。
/periodicals/610a0518-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當代漢傳佛教中菩薩戒與毗奈耶的相容性——兩岸比較研究(下)
菩薩思想自中世紀以來就穩步發展,成為漢傳大乘佛教的主要特徵。承襲大乘佛教傳統的比丘和比丘尼在三壇大戒戒會中也會受持菩薩戒;換言之,兼受菩薩戒與比丘/比丘尼戒兩種律儀,是大乘佛教出家僧人的顯著特徵。這一情況延伸出值得探討的議題:在台灣和中國大陸當前的社會文化背景下,中國僧侶對於菩薩戒的認知、理念及其相關實踐為何?雖然這兩個地區根源於相同的漢傳佛教傳統,修行、實踐方式等仍有些許不同。再者,這項長期、跨兩岸的比較研究,也揭示佛教戒律與菩薩思想之間潛在的矛盾與衝突。
/periodicals/5ffc1778-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