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與《八大人覺經十講》的智慧對談
星雲大師所著《八大人覺經十講》,是一本小冊子。大師藉此經講說人間佛教及在家佛教的修行宗旨,作為引眾生修行佛法的依據,文字淺顯,意旨清晰明白,是一部學佛的好教材。《八大人覺經》實在是一部小品的佛經,但是討論的著作卻非常豐富。深入近人的著作及古德的疏解,有多不勝數的註解之作。如明末蕅益智旭大師就有《八大人覺經略解》,該文文字簡要,意旨清晰精準,層次分明,邏輯嚴謹,本文討論星雲大師講話的同時,亦一併討論蕅益智旭禪師的註解。
人間佛教生死學的理論建構與實踐
本文以佛光山為個案,從生死學視角出發,分析星雲大師針對生死問題的全面開示,研究人間佛教的發展特色。研究發現,人間佛教具有較為特色和系統的生死觀與解脫觀,並已形成較為成熟的理論構建。星雲大師對安樂死、自殺、墮胎和器官捐贈等生命倫理問題都有深入闡發,既彰顯了佛教本具的智慧與慈悲,也顯示出巨大的開放性。在生死學的實踐領域,佛光山積極投身臨終關懷、喪葬服務、災難救助、生死教育的研究和推廣工作,突破了佛教的傳統形式,體現出佛法的行願、實用性和現代性。
從《星雲禪話》探究佛光人間生活禪的內涵及實踐
本文分從「佛法在世間:《星雲禪話》的人間佛教內涵」、「不離世間覺:《星雲禪話》所呈現的生活實踐」兩個面向,分別論述佛光人間生活禪的內涵及實踐。在人間佛教禪法內涵中,藉由早期(1987)結合電視宣揚讓佛光人間生活禪大眾化的《星雲禪話》版本為研究對象,從「傳播的普濟性」說明星雲大師因應閱聽者所需,透過傳播媒體的推動,將禪帶入每個人的家庭,落實於生活之中,以達成人間佛教的普濟性。而禪法的人間性,則分從「心懷眾生」及「自悟度他」兩點分做論述,認為星雲大師所主張,學佛參禪者須心懷眾生之苦,乃是依循菩薩道的思想而行。在生活實踐部分,則分從「規律、簡樸、惜福的用心實踐」、「生活、生趣、生機的權變妙用」兩個面向,探究依戒生活、知足澹泊乃是實踐生活禪法的要旨。而禪師的立破善巧,所引導眾生見性成佛並能濟眾度眾,可見諸禪法運用的權變妙用。
像教精嚴——人間佛教美術思想及藝文弘法實踐研究
星雲大師創建的佛光山及弘揚的人間佛教,提倡「以文化弘揚佛法」,多年來持續致力於推動佛教弘法、教育、文化事業,大師以藝文弘法的人間佛教美術思想對於漢傳佛教發展所產生的積極影響,即便是在短短幾十年間已經初見成效,樹立了漢傳佛教發展與弘法實踐的典範。本研究主要運用美術史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視角,通過對相關言教、撰述的研讀和細緻梳理,重點關注星雲大師規劃建設佛教文物陳列館(寶藏館)、佛陀紀念館、佛光緣美術館及主持編修《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等具體案例,以點帶面,闡述人間佛教美術思想的核心理念,深入觀察人間佛教如何將藝術作為弘揚佛法的重要方式,並將大師人間佛教美術思想置於近現代漢傳佛教發展的脈絡中進行重新思考和定位。
人間佛教——佛法的現代化
現代化需要儒釋道,儒釋道需要現代化。在這些方面,星雲大師與佛光山走在了前面。我們懷念星雲大師,尤其需要學習他的精神風範。
人間最好的佛法
無盡悲懷徹心扉 佛法智慧留人間
《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的佛法與創意
中國大陸人前往台灣遊歷,皆生許多驚喜,許多感慨,許多話題,其中常有這一說:「台灣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裡有個老和尚會說故事。」這座山就是佛光山,這位和尚就是星雲大師,這故事就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人間佛教。
佛陀本懷與現代文明精神——星雲大師《佛法真義》讀後
2018年12月到佛光山參加會議,得到星雲大師的新著《佛法真義》三大冊,而且有幸見到大師本人,真是喜出望外,令人興奮! 星雲大師是當代人間佛教的旗手,為弘法利生和佛教改革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大師以九二高齡撰寫此書,講述自己的修行經驗,以及對佛法、對人生的看法,字字句句發自肺腑,字裡行間表現的都是他對佛陀本懷的追求,對佛教命運的關切,對眾生的愛護和期望,真是慈悲心深,老婆心切。
星雲大師是傳統文化現代轉型的榜樣
星雲大師是佛教史上當之無愧的高僧大德,以一人之力彙聚萬眾之心,促成了漢傳佛教的現代轉型。大師所創建的佛光山事業,把中國佛教帶到了世界各地,把中國文化饋贈給世界人民。大師的佛法,是傳統與現代的結合,是禪宗在當代社會的新發展。星雲大師是中國傳統文化實現現代轉型的典範和榜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