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真誠的告白一我最後的囑咐
〈台灣佛教新史〉之十二——殖民時期本土教團的崛起(一)
日本佛教各宗隨著殖民統治者來台布教發展,前後共有八宗十二派,發展的主力以禪宗、淨土宗、真宗系統為主。其中,禪宗來台者有臨濟宗妙心寺派及曹洞宗兩派。
芻議星雲大師「一筆字」之拙樸 —回歸本真的藝術表達
佛教生態倫理智慧的三大向度
佛教生態倫理智慧是應對當代生態環境問題的重要思想資源。相較西方生態文化多元思潮和中國本土儒道生態倫理思想,佛教生態倫理智慧在理論根基、核心原則等方面表現出獨特性和深邃性。深入研究和把握佛教生態倫理智慧蘊含或呈顯的三大致思向度即珍愛自然、慈悲平等、淨心淨土方有可能直面現實之生態困境,以實現其價值的真正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我不是「呷教」的和尚(之三)
我在無意之間,寫了〈我不是「呷教」的和尚〉一文,最初只是想,我們出家人的信仰應該要淨化,發心要真誠,忍耐要加強。尤其,出家修道生活中,要有「為了佛教」的觀念,養成關懷信徒的習慣,要「嚴以責己,寬以待人」,要全力做弘法利生的工作,要與人為善,要從善如流等,做一個稍微像樣的佛弟子。
《生活唯識》第三講―「體得」唯識
我們以為,凡是語言有所指的,就有事物的真實存在。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譬如當我們說「那裡有火在燃燒」的時候,「火」這個「語言」並沒有在燃燒,說這句話的嘴唇也沒有變熱啊!由此可知,火這個「語言」和語言所指的對象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個事實,在唯識學上叫做「名義相互客塵性」。
從《絕觀論》談牛頭禪人間精神的三重向度
學界普遍認為《絕觀論》為牛頭宗牛頭法融的著述。日本學者關口真大在〈達摩和尚《絕觀論》為牛頭法融撰述的論著〉一文,以及《達摩大師的研究》一書中,通過永明延壽《宗鏡錄》、《萬善同歸集》所引用的牛頭法融《絕觀論》數則問答,與敦煌寫本《絕觀論》一致,進而認定《絕觀論》是法融所作;印順法師在其《中國禪宗史》一書中也延承關口真大的說法。在沒有充分的否定性證據出現之前,筆者亦持此觀點,即《絕觀論》為牛頭宗著述。
論佛教民主自由平等的真義──詮釋三皈、五戒及生權的內容
星雲大師闡述佛教民主自由平等的真義,指出皈依三寶乃民主而無階級,受持五戒乃自由而無束縛,尊重生權乃平等而無差別。
人間佛教的佛陀觀 ──以《阿含經》為主分析佛陀的人格(上)
本文以《阿含經》為主,來討論釋迦牟尼佛的人格。一般來說,印度是一個神祕的國度,印度人也崇尚神祕。他們以修行各種不同的禪定與苦行,來追求與神祕的大梵結合,或者與人們難以理解的、絕對的、最高的真實結合。所以印度人的思想發達,這就是為什麼印度產生這樣多宗教的原因。
當代人間佛教視域下的佛法再思考與再詮釋——星雲大師《佛法真義》讀後
《佛法真義》是星雲大師在出家80 年歲月之際,立足於佛陀的本懷,探求佛法的真精神,以糾正長期以來人們對佛法的種種誤解、曲解與偏見而作出的契理契機的再思考與再詮釋。《佛法真義》3冊共收集了星雲大師307 篇開示主題,涉及內容非常廣泛,涵蓋佛教義理、佛學思想、佛教常識、佛門行事,以及大師對當代日常生活中種種問題與困惑的佛法洞見。這些開示都是大師平時的所思所感,可以說既是來自大師遙契佛陀本懷的本心流露,也是大師將佛陀教法融入到當下現實生活中的深刻理解、領會與詮釋。因此每一篇讀來都讓人覺得新意別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