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AI 大語言模型 ChatGPT 在人間佛教弘法中的應用與未來展望
AI 大語言模型ChatGPT 憑藉其在人機交互方面的突破性創新,正在引領一場社會變革,並加速AI 時代的全面到來。對致力於弘法創新的人間佛教而言,該項技術在理論與實踐上具有應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能夠在文化交流、教育培養和學術研究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然而,面對由資本、權力與科技聯合驅動的AI 技術創新導致的人的異化以及社會分化困境,人間佛教需要夯實經濟基礎,重視AI 與弘法的有機融合,積極發揮對社會價值觀的正向引導作用。同時,也需妥善處理與各方社會力量的互動關係,以應對AI 時代的挑戰。
精神領袖常在吾心-Team FG(佛光團隊)─拍攝「星雲大師體育弘法在南華」後記
音聲度眾一甲子——佛光山唱出全球弘法大業
展望二十一世紀人間佛教學的未來 ──讀《宜蘭弘法十年記──青年星雲的人間佛教之路》有感
闞正宗教授以「青年星雲」為主題,書寫《宜蘭弘法十年記──青年星雲的人間佛教之路》,深入爬梳星雲大師在1953-1963年(26歲到36歲)於蘭陽的青年弘法歷程,書中不僅呈現出星雲大師在創辦佛光山前之重要心路歷程與生命實踐,更重要的是宛如畫龍點睛般,點出了此關鍵10年對奠定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實踐藍圖整體開展的重要性;換句話說,要理解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學,實不可忽略青年星雲階段。甚至可以說,青年星雲階段,確立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學的根源,要了解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學的建構,就要了解青年星雲。
第三屆人間佛教座談會綜合報導
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人間佛教座談會,為21世紀人間佛教高峰論壇。此座談會始於2014年6月13-15 日,同年12 月12-14日舉辦第二屆,旨在關注百餘年來佛教改革運動的理論與實踐,及佛光山僧團全球弘法實踐的寶貴經驗,邀請來自海內外的學者,如柏克萊大學榮譽教授 Lewis Lancaster、東京大學榮譽教授木村清孝、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賴永海教授、美國田納西大學宗教與亞洲研究所名譽教授 Miriam Levering 等數十位教授學者。並邀請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與學者暢談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大師指出人間佛教與自己、他人、社會、國家的關係是「家國為尊、生活合理、人事因緣、心意和樂」,會後並將學者發表之高見結集《開放》及《人間佛教宗要》二本書。
我不是「呷教」的和尚(之三)
我在無意之間,寫了〈我不是「呷教」的和尚〉一文,最初只是想,我們出家人的信仰應該要淨化,發心要真誠,忍耐要加強。尤其,出家修道生活中,要有「為了佛教」的觀念,養成關懷信徒的習慣,要「嚴以責己,寬以待人」,要全力做弘法利生的工作,要與人為善,要從善如流等,做一個稍微像樣的佛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