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法師,共429筆結果:
人生旅途 導航明燈—懷念星雲大師
/periodicals/3383fa23-b119-11ee-90d2-c9de5a43d6bf/
永本法師《人間佛教視角的法華經解讀》評介
這本書由於設定為以《法華經》作為菩薩行持的典範,所以在說明《法華經》時,不刻意強調精深細微的思辨,相反地,以淺顯易懂的筆觸深入淺出的引導讀者進入《法華經》的世界。
/periodicals/a47dffbe-520c-11ee-b190-c9de5a43d6bf/
奉行人間佛教,是對大師最好的懷念
/periodicals/6f7deced-ef02-11ed-8eb3-c9de5a43d6bf/
團結努力,弘揚人間佛教
/periodicals/2fd73820-ef02-11ed-8eb3-c9de5a43d6bf/
燒錢信仰 —華人對生死最浪漫的情感連結
/periodicals/ce67c229-3f29-11ef-b8b0-c9de5a43d6bf/
從《金剛經》「無相觀」看「星雲模式」 人間佛教的思想與實踐
針對清末明初佛教界的亂象,太虛大師(1890-1947)提出了「人間佛教」思想,在太虛大師、印順法師(1906-2005)、趙樸初居士(1907-2000)、星雲大師1927-2023)等幾代佛教人士的推動下,「人間佛教」思想的影響力日益擴大。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和實踐被讚譽為「星雲模式」。本文從星雲大師的平等觀、教育觀、世俗觀切入,結合《金剛經》的「無相觀」,梳理、提煉星雲大師在兩性平等、僧信平等、宗派平等、宗教平等、興教辦學等諸多方面的獨特性。星雲大師在其〈真誠的告白――我最後的囑咐〉總結自己的一生:無住生活、無我度生、無為而治,「以退為進,以眾為我,以無為有,以空為樂」、「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這正是《金剛經》的「無相觀」。可以說,星雲大師踐行了他以16 個字總結的《金剛經》主旨,即:「無相布施,無我度生,無住生活,無得而修」。
/periodicals/76f5fdc9-6c2f-11ef-a8d0-c9de5a43d6bf/
伊人煮茶寄禪思
/periodicals/53968460-6cb8-11ef-b9bb-c9de5a43d6bf/
慈惠法師—人間佛教文教的耕耘者
/periodicals/5d3caa95-6cb2-11ef-b9bb-c9de5a43d6bf/
人間,時時處處可修行
/periodicals/46f02b46-9cd0-11ef-be7a-c9de5a43d6bf/
峨嵋山為什麼沒有土地公?
/periodicals/3a4a64db-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