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略論南詔的十一面觀音信仰
觀音信仰文化深植於中國文化的土壤,洱海區域歷史悠久的觀音信仰傳統與中原的觀音信仰有密切關係。《南詔歷代國王禮佛圖》是張勝溫所畫《梵像卷》中唯一一幅繪有南詔諸王禮佛場景的畫像,它反映了南詔王室自羅晟開始崇奉十一面觀音的歷史。唐高宗、武則天時期,以國家守護神的形象受到普遍崇奉的十一面觀音信仰傳入南詔。南詔在原有的觀音信仰的基礎上,借著天寶戰爭的契機,將具備「護國神」地位的十一面觀音作為南詔整合地方部落的神靈加以供奉,由此也決定了兼具般若智慧和大悲精神的觀世音在洱海區域信仰結構中的地位和影響。
佛教的入世動力問題——評程恭讓教授新著對大乘佛教善巧方便思想譜系的建構
程恭讓教授的新著《佛典漢譯、理解與詮釋研究—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為中心》(以下簡稱《佛典漢譯、理解與詮釋研究》)於2017年12月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全書共93萬字,分上下兩卷。上卷以約50萬字的篇幅扣緊本書副標題「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建構了「最高(最後)的波羅蜜多」—善巧方便的譜系,並論證了善巧方便與般若智慧不即不離、不一不二、平衡開發、辯證彰顯的關係,重建了如鳥之雙翼、車之兩輪、人之父母一般之般若智慧與善巧方便並重的大乘佛教智慧學,為未來重新闡釋大乘佛教的內在本質、理解大乘教化的內在統一性,以及理解人間佛教的現代轉型奠定了佛學智慧基礎。
星雲大師對般若智慧的現代詮釋——以其《般若經》著述為中心
本文通過星雲大師對《心經》與《金剛經》的現代詮釋著作,探討般若智慧在人間佛教的重要意義。星雲大師倡導「人間佛教」,弘傳適應現代人需要的佛法,以通俗易解的方式講說法義,這種大眾能解、能行的教說非是淺層世俗善法,大師強調般若智慧為其根據,能與般若結合的修行始相應於真實「佛法」。星雲大師指導般若智慧的淺深差別內涵,可用「緣起性空」概括其意旨。運用深入淺出的現代詮釋,引領行者由淺入深進入般若堂奧。星雲大師並將般若空義、佛性思想與禪宗心性思想進行融通,空性的體證是開顯佛性、清淨心的關鑰。大乘般若空慧是全然無執的精神境界,由「真空」以顯「妙有」,無量無邊的智慧作用使具足一切功德的佛智全體豁顯。星雲大師提點行者,人人本來圓具智慧潛能,透過人間的佛法實踐,發揮般若的覺照力量,獲致身心的自在安樂,不疲厭地在生死世間完成自覺利他的菩薩道修學功課。
「新般若學」視域中的星雲大師人間佛教
程恭讓教授的大著《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不但系統地呈現了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之發展階段、精神特質、核心理念及實踐指向,而且深入地探討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之佛理基礎。在程恭讓看來,星雲大師成功地開展「人間佛教」,主要在於「善巧方便」及「般若智慧」,所以他強調星雲大師是「深具善巧方便智的現代人間佛教導師」,「星雲大師在現代人間佛教諸行者中之所以具有突出的地位,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之所以在現代人間佛教的思想脈絡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我們認為,根本的理由是:星雲大師是第一個成功地運用其嫺熟的善巧方便智德,非常系統而深刻地揭明人間佛教的教體、教用以及教相。從『體』、『相』、『用』三個層面來施設和建構人間佛教的教理系統,人間佛教教法的思想理論系統才得以落實、得以圓滿,得以成就。……在這個意義上,星雲大師不僅是二十世紀下半期迄今以來現代人間佛教一位卓越的宣導者,也是真正能夠圓成現代人間佛教教法思想理論系統建設的一位導師,因而我們說他是現代人間佛教一位卓越的創立者」。
星雲大師善巧方便思想研究 ――以《人間佛教佛陀本懷》為中心
梵文Upāyakauśalya 一詞,在漢譯佛典中的意譯有善巧方便、方便善巧、善權方便、權巧方便、權方便、善方便、巧方便、權方便,乃至善巧、善權、巧便、方便等等;音譯則有漚和俱舍羅、漚波耶、漚和等等。在佛學研究中,多統稱為「善巧方便」或「方便善巧」。根據學者程恭讓先生的研究,善巧方便本質上是「佛陀與眾生之間展開有效互動的智慧和能力,以及通過這種互動和引導最終使得眾生達成佛陀的證法菩提」,善巧方便是「將佛陀證法與佛教教法連繫起來的橋梁,是佛陀走向眾生的依據,也是眾生走向佛陀的條件」。在大乘佛法義理體系中,「善巧方便智」與「般若智」如鳥之雙翼、車之兩輪,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二者之間不一不二、不即不離、平衡開發、辯證彰顯的邏輯關係,構成了整個大乘佛教智慧學最基本的義理模式。
從「持戒」到「給人因緣」——《佛法真義》與星雲大師的「佛教仁學」
人間佛教乃是當代漢語佛教的主導形態,其中,由星雲大師領導的台灣佛光山系統,是世人公認最為成功的典範。筆者曾撰文指出,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不是星雲大師一人之思想,而可視為是全球化時代漢語佛教對現代性的一個「集體性」思想應對,故有其新的佛教形態學的意義。從規範性的角度說,此一新的佛教形態學即是「佛教仁學」,乃是人間佛教行者基於佛教的般若智慧與慈悲精神,將中華「仁學」原則自覺地接納,進而從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最徹底地貫徹落實之的形態表現。對於「佛教仁學」形態的有效性、局限以及未來發展,自然仍有討論的空間,這裡,筆者擬結合星雲大師新著《佛法真義》,特別圍繞大師對「持戒」與「給人因緣」的詮解,對星雲大師的「佛教仁學」再作一申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