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是企業永續經營的管理心法 2023「自覺式管理文化」證書課程開學
人間佛教研究院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是企業永續經營的管理心法 2023「自覺式管理文化」證書課程開學 【人間社記者 陳肯 香港報導】 「永續經營」對現代企業有什麼影響?企業又該如何做到「永續經營」?為企業家提供理論與實踐合一的管理心法,以期實現企業的「永續經營」,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合辦、佛光山法水寺與佛光山本栖寺協辦的第三届「2023自覺式管理文化」證書課程,於10月20日晚.....
主題座談「拭目以待的挑戰與機遇:人間佛教如何面對AI時代的降臨」
機。她提出三大路徑:一是技術批判與價值引領,即佛教倫理可為科技發展提供“覺知框架”,避免演算法淪為異化人性的工具;二是修行方式的現實增強,即借助AI擴大“利他半徑”,如虛擬宇宙中的全球共修,但要堅持“自覺觀照”的修行核心;三是居身道場的意義重建。人間佛教通過物理空間、儀式實踐(如早晚課、齋堂用膳)及社會互動,構建“身心合一”的體驗場域,消解技術時代的身心二元對立。因此,王教授認為AI時代的終極追問在於“智慧與意義何者為人之本”。她強調,人間佛教的中道智慧可成為對抗異化的精神資源——以“佛性”喚醒人的主體性,以慈悲利他重塑社群聯結。論壇尾聲,她援引佛光山“讓每個走進道場者找到生命價值”的宣導,呼.....
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第一堂課 星雲大師是現代人間佛教璀璨的燈塔
岸乃至全球漢語學界、全球國際佛教學界,都開展了人間佛教的理論研究及廣義的人間佛教問題的研究。而邁入第三階段的「後星雲時代」,星雲大師早已培養僧信二眾具有「自依」的精神,因此人間佛教將以經過試驗和磨煉的自覺和理性,做到「人人心中有人間佛教,時時奉行人間佛教」。 最後他歸納星雲大師對佛教有十大貢獻,不僅成功推動佛教現代化轉型及全球化弘揚,同時為現代台灣佛教的發展指引出根本出路和正確方向。程恭讓舉例說明,如佛光人工作信條、佛光山四大宗旨及佛光四句偈,都是星雲大師70歲前後成熟思想的體現,在佛光僧團及佛光教團中,具有方向引導和政策指導的意義。而在思想義理上,也重新整合般若智慧與善巧方便的辯證交融,「為.....
首屆「人間佛教管理文化」 線上課程開學典禮
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的宗風,這是佛教慈悲智慧、利他服務的精神表現。王李玨強調,星雲大師以佛陀的智慧,對企業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隨後,課程總監陳劍鍠教授向大家介紹課程詳情,強調理論與實踐合一的自覺式管理是本次課程的核心主旨。典禮最後,在互動問答和全體合影留念中圓滿結束。 圖說: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 圖/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由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合辦的人間佛教e學院「人間佛教管理文化」線上證書課程(以下簡稱人間佛教管理線上課程),於9月3日晚上舉行首屆線上開學典禮,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研究員妙願法師主持,香港中文大學人.....
第六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 上海開幕
論脈絡。 李向平發表的論文題目為《儀式建設社會,戒律構成公德——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戒學及其社會修持理論》。他從佛教社會學的角度,對佛教制度和佛教修行的關係進行了討論,認為星雲大師提出「發心與發展」以及「自覺與行佛」,作為人間佛教實踐與修行的法門,作為人間佛教社會建設的基本路徑,其核心就是人間佛教的社會修持理論。 唐忠毛發表的論文為《人間佛教的「菩薩道」修持進階及其社會融入探析——以太虛、法航、星雲三位大師為中心的考察》,通過梳理太虛、法航、星雲三位大師關於人間佛教「菩薩道」的修持方法與次第問題,認為構建法理充分、階次分明、行之有效的人間佛教修持方法,對於人間佛教的落實與推進將起到決定性作用。 中.....
第八屆人間佛教青年學者主題論壇「人間佛教的百年回望與反思」宜興舉行
、樂觀向上的精神風采。其次他認為人間佛教在教義上不同於傳統佛學的艱澀凝重,它開闢出直截了當、通俗易懂、清朗明快的教義接受之路和生活化的教義實踐之路。隨後李利安教授指出人間佛教體現出與現代科學理性對接的自覺意識,形成人間佛教的神聖信仰,體現出自覺自信的風采,這與傳統佛教中彌漫的古怪、神秘、靈異、陰森是不同的。最後李利安教授從宗教學的信仰角度詮釋人間佛教,認為人間佛教從傳統常見的信仰訴求中走出,並重新理解神靈保佑信仰、地獄救度信仰、往生西方信仰、因果報應信仰、三世輪回信仰等內涵,這體現出人間佛教關注人間的現世情懷。他希望人間佛教能繼續保持其信仰志趣與精神氣象,不斷推進佛教的轉型與發展。 張文良教授.....
川大《全集》論壇 研議人間佛教與社會人生
術訪問,在那趟旅程中,感受到佛光山教團在台灣的影響力。人間佛教的推展,順應時代變遷,強調自利利他,關注現實人生,從過去的傳統「孤燈皇卷」,遠離塵囂的佛教印象中,突顯了「我是佛」,重視生活、社會應具備的自覺主動性。 王雪梅從四個面向來說明《全集》的出版意義,一為此套書籍,可視為重要的文化自信表彰的典範;二是本次集結為佛教在當下和未來奠定了制度化的基礎;三則由資料的角度來看,《全集》提供了百年人間佛教珍貴的影響及佛教在當代發展的史料;最後讚賞《全集》是部鴻篇巨製,內容不僅概括人間佛教的理想,展現出人生社會的使命與擔當,也是中國文化史、佛教史書寫與人間佛教實踐的里程碑。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
佛心企業 移地教學的自覺式管理文化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佛心企業 移地教學的自覺式管理文化 人間社記者 妙願 佛法談的本就是心的管理,只要能掌握自己的心,就能掌握好周圍的變化,並帶動改變這個世界的動力來源,讓人我之間日趨和諧發展。因此,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結合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合作舉辦2023自覺式管理文化課程,希望透過佛教的心法管理,提供當代西方管理學一種新的理論思惟,找到企業突破的瓶頸與借鑑。 本次課程於11月7日到11日於日本渋川伊香保法水寺進行,邀請到.....
企業家齊聚揚州鑒真圖書館 共修「禪·自覺式管理文化課程」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企業家齊聚揚州鑒真圖書館 共修「禪·自覺式管理文化課程」 記者邵雯莉、王元杰 揚州報導 由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學EMBA(中文)項目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聯合主辦的「2025禪·自覺式管理文化課程」,於4月10日至14日在揚州鑑真圖書館隆重舉行。課程致力於融合中華傳統智慧與現代企業管理實踐,協助企業領導者提升道德素養與領導效能,推動更具覺察力與人文關懷的管理文化。 開幕式由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陳肯研究員主.....
【論壇報導】從經論到現實 領略《心經》的般若堂奧
大師上台。大師覺察到自己的緊張,只說了一句「倚著我,靠著我」,幫他跨越當下的情緒障礙,順利抵達「彼岸」──安心。從中也體會到「波羅蜜多」的真義:如果停留在情緒、障礙中,就是自己在障礙自己,要勇於面對、自覺、跨越,才能邁向解脫。二位講師理論實踐兼具,生動、生活的體現《心經》的精神。 主持人慧喜法師在結語中推薦,若想進一步深入了解《心經》,歡迎參閱星雲大師的《般若心經的生活觀》。並預告6月1號的講題是「八識講話的無我觀」,將邀請到佛光祖庭大覺寺都監妙士法師、佛光大學陳一標教授對談,由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教務長慧中法師擔任主持。 「般若心經的空有觀」影片連結:https://youtu.be/g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