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星雲大師第八屆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系列報導(一)
需要,全部採用線上方式召開。會議以「人間佛教與文明交流互鑒」為核心主旨議題,分設「《星雲大師全集》解讀與研究」「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佛光山宗史研究」「近現代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人間佛教與生態環保研究」「人間佛教社會思想研究」六個分議題。 上海大學道安佛學研究中心主任程恭讓教授、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會議開幕式,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張志剛,山東大學哲學與發展學院教授傅有德,復旦大學國際政治關係教授徐以驊,上海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員業露華,上海大學文學院院長張勇安,華東師範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李向平,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
新視角探討人間佛教 首屆人間佛教社會學論壇上海舉行
此旨在抵達「從三好、四給到五和理想」,實現「合理的經濟生活、正義的政治生活、服務的社會生活、慈悲的道德生活、尊重的倫理生活、淨化的感情生活。」 她強調,人間佛教應積極關懷人間社會事務,包括文化、教育、環保,乃至政治方面,推動社會的淨化。上海星雲文教館館長滿蓮法師從一則富有哲理的故事展開,生動展現了佛教哲理的深切思考和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社會關懷,人間佛教的社會理念即為佛陀本懷的社會關切。 作為宗教學與社會學的交叉學科,宗教社會學不僅是古典社會學的重要領域,在當代中國也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透過對中國佛教及其信仰方式變遷的考察,以此為線索,重新檢視佛教思想變遷、社會實踐、組織互動、信仰規則,既可豐富.....
人間佛教研討會線上會議開幕 建設慈悲的未來和淨土
代全球性議題,倡議以佛教智慧實現深層的解決之道。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在開幕致詞中強調,佛教作為智慧和慈悲的源泉,為全球危機提供了豐富的見解和實踐工具。此次研討會旨在提供具體應對策略,涵蓋環保、心靈照護及慈悲力量等多方面的議題,立足當代危機,著眼於構建充滿慈悲的未來。 「論壇特點——跨時區對話,聯合學術與宗教力量」,此次研討會不僅是學術交流的重要時刻,更是推動人間佛教全球化發展的里程碑。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任覺瑋法師指出,會議傳承了2021年「第八屆人間佛教座談會」的構想,並通過「24小時時區」設計,實現全球宗教對話。會議涵蓋慈悲實踐、宗教與社區互助等議題,搭建起了多文化的思想橋.....
人間佛教國際學術研討會 香江盛大展開
亞與東南亞推動人間佛教之貢獻」、「東亞與東南亞之人間佛教的婦女(或性別)議題」、「東亞與東南亞之人間佛教的社會關懷與救濟」、「東亞與東南亞之人間佛教的管理思想」、「東亞與東南亞之人間佛教對社會環境以及環保議題的主張」,此次研討會內容涵蓋佛教宏觀及微觀議題,為香港少有的大型佛教國際研討交流活動。 「當校長很苦,怎麼辦?」沈祖堯校長致詞時,憶述首次向大師討教的問題。沈校長原先不認識佛教,「但大師把人間佛教很好的道理教給我。」他指出,大師強調佛教就是文化、也是教育,重視佛教的發展及培育佛教人才。沈校長於今年4月在佛光山與大師簽署「人間佛教研究中心第三期合作協議」,在陳教授統籌下,舉辦佛教學術論壇及多.....
香港國際學術研討會 人間佛教實踐與影響
文演說,多位學者和法師們就不同的領域探討人間佛教的理念和具體的實踐,以及發揮的影響力,在南亞與東南亞地區傳揚大乘佛法,帶來正能量。 圖說:妙凡法師認為佛教不能跟生活分開,須積極參與社會事務,關注人道、環保等議題。 人間社記者黃偉強攝 圖說:李焯芬院士說,星雲大師推動人間佛教,非常符合時代所需。 人間社記者黃偉強攝 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香港佛光道場、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聯合主辦「人間佛教在東亞與東南亞的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12月2-3日分別在香港佛光道場及香港中文大學舉行。珠海學院校監李焯芬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院長梁元生、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凡法師、佛光山港澳地區總住持永富法師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