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星雲大師第八屆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系列報導(一)
映了這個會議平台的學術性、專業性,更是充分凸顯了這個會議平台的理論性,現實性及實踐價值。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代表星雲大師感謝諸位參會學者並播放大師影片。大師在影片中說,「我們要肯學,要肯忍耐,要給人家能接受,要發揮自己的勤勞,要負責任,要為社會服務,一定要發展自己,要自己有前途」,相信大師的這段話一定能激勵參會的諸位學者,特別是青年學者積極主動的為人間佛教和佛教文化學術研究事業的發展作出努力。妙凡法師提到,此次研討會以「人間佛教與文明交流互鑒研究」為核心主題,主要目的在於對人間佛教展開系統性的研究。21世紀的中國佛教已經進入到以人間佛教為主流的時代,人間佛教的整體理論思想的建構必.....
首屆「人間佛教管理文化」 線上課程開學典禮
收穫,小悟小獲,大悟大獲,並鼓勵大家領悟佛陀精神,實踐菩薩道的使命,不斷提升和超越自我,為華人經濟的健康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表示,人,是企業最大的資產,「慈悲、包容、忍耐」是作為一個領導者的基本心理要素,他說:「管事容易,管人難,管心更難。如果員工能以『公司第一,自己第二』為原則,相信員工能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奇蹟。」 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杜保瑞教授認為,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包含了教育學、倫理學、政治學和經濟學。佛學體系龐大,內涵無所不包,要學習管理,就來學習佛法,因為有佛法,就有辦法。在課程中,杜教授將引領大家學習《佛教管理學》中的〈天堂的管理〉,作為人類如.....
中美文化講壇 佛法帶給我們的喜悅
間佛教的過程中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給予的啟發。 在分享學習佛法上最受用的經典時,妙凡法師分享《佛遺教經》中的一句話,「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啟發了他在修行中學會忍耐,並帶給他生命的智慧。在修行路上,忍耐非常重要,忍耐可以成就戒、定、慧。忍耐不是忍耐別人,而是忍耐自己的習氣。忍耐不是傻傻的壓抑,而是三思而後行,讓我們用更好的方式去應對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忍耐可以令人開悟,可以讓我們的慈悲、智慧、包容力會不斷的升級。對於忍耐,趙辜懷箴引用星雲大師說的 「要做事就要忍耐,要成功就要委屈」。讓她非常受用,不要只看到別人站在山頂上,要知道他們也是經過努力付出才到達頂.....
美國萊斯大學佛學講座 慈悲是內在平靜與人際和諧的基石
澳洲,因語言障礙和文化差異而在學校遭遇霸凌的經歷為例,分享佛教信仰和恩師星雲大師的智慧如何引領她。面對環境的不友善和內心恐懼,過程中多次想對欺負者惡言相向,然而星雲大師講述的「一半一半的世界」讓她學會忍耐,提醒她要保持平和,乃至用創意的方式克服外界給予的挑戰。經過一次次的堅持,最終獲得同學的接納與尊重。妙光法師表示,慈悲不僅是一種情感或態度,更是個人主動選擇的行為。她很感念自己忠於自己回應困難方式的選擇,另也引喻《法華經》的「火焰化紅蓮」,鼓勵大家在生活中培養慈悲與智慧,時時以正念轉化瞋怒與惡念。 即時行動是關鍵 自他同體 妙光法師進一步分享,近期從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終身榮譽教授蘭卡斯特教授的.....
《勝鬘經》的佛性觀 認識如來藏
承諾、不捨所願、不失道德、不違法制的觀念,做人才能成功。」說明在生活中體悟佛性,實踐如來藏,把人做成功,離成佛就不遠了。 慧東法師以一位美國警察為例,他能控制情緒,寬容民眾的無禮,卻忍不住問:「為什麼忍耐會被當成軟弱呢?」其實忍耐需要力量與智慧的。而如來藏並不在邏輯思惟裡,是在內心的智慧與光明的自性裡。學佛不只是學理論,還要在生活中行佛,學會放下計較、分別,讓內心清淨自在,在生活中展現佛性。修行是人天交戰,佛陀成佛也有魔王波旬的考驗,要戰勝自己的怯弱及貪欲,將修行和人間生活聯繫在一起。 慧東法師期勉大眾在「苦、集、滅、道」的修持中,轉煩惱為菩提,在生活中,無私奉獻,攝受正法,培養自性的如來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