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2023懷念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學十堂課 第十堂課12月1日登場
學哲學博士。歷任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副教授、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副教授、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研究所所長、學生事務長,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與專長為天台宗的哲學思想與實踐觀行、大乘佛學與心理學的對比與互補、佛教經典詮釋與生命教育、身心療癒與自殺防治等。 《天台智顗與佛光星雲的暢佛本懷》一書從多元而寛廣的人間佛教的視角,探討天台智顗大師與佛光星雲大師的佛教詮釋所蘊含的佛教人間化,進而論述其與現實社會的互動及產生的影響與作用,乃至所開展的生命教育,以此暢通佛陀救度一切眾生的慈悲心懷與生命教育。 作者依佛光山星雲大師所推行的人間佛教,具體論析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理論承傳與實踐開展;藉由天.....
2018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論文發表會 開幕
碩士生高琳〈人間佛教慈善理論研究〉,以佛光山人間佛教的慈善實踐,以及從慈善公益昇華到以教化眾生為己任的佛陀本懷為基礎,嘗試進行人間佛教慈善的理論建構。 北京體育大學碩士生許娜發表論文〈人間佛教幸福指數心理學研究—基於「四給」的考察〉,以人類學的方法調研發現,佛光青年的「四給」認同度與參與度愈高,主觀幸福感愈高,星雲大師所說的人間佛教幸福觀是成立的,人間佛教在實踐中華文化倫理道德、建設五和人生上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北京大學碩士生汪康的〈星雲大師的大悲心與解脫論研究〉,選擇將星雲大師講述慈悲的代表篇目〈佛教的慈悲主義〉與隋代高僧淨影慧遠的名作《大乘義章》中關於四無量心的部分進行對比,以顯示前者鮮.....
〔2023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 全球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攜手研討佛教與未來時代
佛教座談會〕 全球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攜手研討佛教與未來時代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年度活動「2023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將於12月15-17日於佛光山登場,今年主題「人間佛教與未來時代」,將從心理學、管理學等多方面,探討人間佛教如何應用於現代社會。今年是人間佛教座談會舉辦的第十年,學術會議首度結合全球各地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共同舉辦跨界、跨域研討會。參會發表者計有來自美、澳、印、星、德、荷、台等國家地區,44位學者專家發表研究成果。 本次會議邀請出席學者研究領域包含文、史、哲及社會科學等多重面向,皆為長年致力於佛教學術研究的各領域專家。在佛教文獻學領域,有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
2023年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博士後研究人員錄取名單
7) 2. 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博士後研究員(2021/11/1-2023/10/31) 人間佛教研究院 2023年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博士後研究人員錄取名單 姓 名 陳登翔 研究領域 社會學、社會心理學 申請計劃 宗教與文化的跨界傳播:佛光山在德國發展的策略與歷程 重要學歷 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社會學博士 博士論文 Wegauskunft: Eine sozialpsychologische Analyse der ritualen Interaktion bei Mobilität in der Moderne. (問路:一個當代儀式性互動的社會心理學分析) 主要經歷 1.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
蘭卡斯特教授新著《邂逅佛教》 英文原文版 8月推出
書中,蘭卡斯特教授以真摯的筆觸,分享他面對親友離世與自身老病的心路歷程,帶給讀者在自我成長與人際關係上的深刻啟發。這些個人經歷無不讓人觸動心弦,更深切地體會到生命的無常與珍貴。本書亦特別附錄美國《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專欄作者Chris Gilbert博士對教授在療養院期間的訪談紀錄,讓讀者更加了解教授的心境及其轉念過程。 為了增添閱讀的深度與感動,書中還精心配有32張彩色插圖,圖文並茂的視覺效果,使整本書更加生動,讓讀者在文字與插圖的交織中,感受佛法的智慧啟迪。 蘭卡斯特教授特別將本書題獻給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以紀念兩人近半世紀來超越時空與文化語言的深厚友誼,這.....
傳承中華文化: 第四屆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成功舉辦
會科學等不同進路,通過討論星雲大師思想與實踐、人間佛教的佛理經典與現代轉型、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問題等議題,共同展開了人間佛教的歷史與現實研究。其中,人間佛教美學觀、人間佛教文學思想、人間佛教幸福指數的心理學調查等新鮮話題,與更高品質的研究計畫,一併成為了此次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活動的新亮點。 圖說:合照。 人間社記者潘偉攝 程恭讓: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 2018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 第三日精采討論 2018年5月25日,第四屆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開幕式在北京興中文教館舉辦。本次共有來自國內外知名高校的上千名學生報名參選,初步遴選後,共有106位碩博士生進入初選。最後經嚴格遴選,33名來自.....
跨種族宗教對談平等觀 台印性別平等促進研討會參訪團來山交流
融學系趙永祥助理教授、印度尼赫魯大學德里女性研究中心Sinha Roy助理教授、印度國立刑事科學大學法學院院長Pokhariyal教授、印度清奈市馬德拉斯大學法律與犯罪學Subramanian教授,及心理學學者、社工系學者、台灣性別教育學者等17位專家學者與會,多數為非佛教徒。 妙凡法師首先致歡迎詞,並介紹人間佛教的「平等」不是一個口號,它已經落實在佛光山各個層面,例如:在性別平等方面,早課及齋堂的位置男女眾分東西單,平起平座;為了提升比丘尼的地位,安排許多重要職位由比丘尼擔任等。在師徒之間,大師也以「三分師徒,七分道友」的謙虛心態實現平等的真義。有次大師在簽書時,面對老婆婆遞上的破爛紙張,大.....
人間佛教研究院成立 西方弘法里程碑
監院依宣法師、有恆法師、知西法師、佛陀教育基金會執行長王家培伉儷、國際佛光會洛杉磯協會會長吳帥倫等貴賓與師生一同觀禮,並在研究院副主任郭守仁及團隊的帶領下,參觀了嶄新的人間佛教研究院。 洛杉磯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李敏博士,多年前曾於西來大學任教,今日重返校園,仰望著大師銅像,欣見人間佛教研究院的成立,備感欣慰。長期護持西來大學獎學金的陳潔明,認同大師的教育理念,追隨大師人間佛教的腳步。他看到大師的雕像矗立在校園中,感動地說:「終於在校園裡見到星雲大師了!」 見到創校人的銅像,學生感到非常親切溫暖,有如大家長一直守護著他們。在大師的銅像前,感受到的是慈悲、是善美、充滿希望和生機,使大家在弘法的道路.....
聘任陳登翔博士為人間佛教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的理念,致力於系統性記錄人間佛教的現當代發展,於今年2月延攬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畢業的陳登翔博士為本院助理研究員,擔任佛光山歐洲弘法史的專書寫作計畫主持人。 陳博士的研究專長是宗教社會學、社會心理學和質性研究方法,近年關注佛光山的相關研究,曾任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兼任助理教授、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目前是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的訪問學人,也是該所「南臺灣區域社會」「多元宗教與社會」研究小組成員之一。去年底以本院博士後研究員的身分通過期中考核,其研究表現、教學經驗和學術行政能力均獲本院學術委員會嘉許,且研究方向符合佛光山的發展所需。期藉由嚴謹的研究方法和宗教社會學視角,梳理人間.....
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 人間佛教與未來時代
2023年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人間佛教與未來時代」,將於12月15至17日在佛光山展開。主辦單位有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上海大學佛教思想史暨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及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議題包括心理學、管理學、宗教學與現代科技等面向。邀請來自英、美、澳洲、印度、荷蘭、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日本及兩岸三地近50位學者專家發表論文,從多元視角探討佛教如何契合當代社會人心的需要,面對未來時代的挑戰。 星雲大師曾說過,「佛教不只講過去,更重視現在與未來。」面對後疫情時代與人工智能世代,人間佛教如何以八萬四千法門的智慧與時俱進,引領現代人在瞬息萬變的時代洪流中淨化內心,是這個世代急切需要面對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