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8月1日「《法華經》的善巧方便觀」線上播出
教義。 主講者慧屏法師自幼學習佛法,熱心公益,15歲時帶動全班吃素食便當,性格像觀音菩薩一樣,有求必應、恒順眾生,為人幽默風趣,是一位正面、陽光、積極利他,令人尊敬的菩薩行者。 另一位主講者董群教授在佛學、宗教倫理、中國哲學等方面均有多年的研究造詣,長期兼任中國佛學院棲霞山分院、江蘇尼眾佛學院、閩南佛學院等各大佛學院老師。重要著作有《正法眼藏》、《法華經研究》等書。 兩位主講人將從「《法華經》的思想特色」、「善巧方便對修行的啟發」、「如來使和善巧方便之間的關係」、「星雲大師如何體現善巧方便的弘法利生、教育徒眾」等面向,帶領大家深入學習《法華經》的善巧方便觀。敬請關注「人間佛教思想專題」,8月1.....
2021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 線上論壇3月1日開播
、制度觀、建築觀、生死觀、念佛觀、淨土觀;以生活化、大眾化、現代化的方式,提供社會大眾認識理解人間佛教思想。 第一堂課將於3月1日開播,主題為「人間佛教的修行觀」,由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及上海大學道安佛學研究中心主任暨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榮譽教授程恭讓教授,依據〈佛陀教法思想之根本宗旨是現法樂、後世樂、究竟樂之辯證統一--《雜阿含經》義理辯證之一〉,探討人間佛教同時重視現世、後世的安樂及究竟解脫的思想。請大眾務必把握機會,前往YouTube、騰訊平台收看,相關訊息密切關注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網頁。 圖說: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規劃的「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線上課程,將於3月起每月1日播出,邀請法.....
7月1日「《阿含經》的修行觀」線上播出
究所,擔任會計師,後來調派美國任職。在佛光山休士頓中美寺遇見佛法,發心做義工,而後毅然而然放下高薪、走入佛門,加入人間佛教弘法者的行列。 另一位主講者陳永革教授,現任浙江社會科學院哲學所所長,是著名的佛學專家,著述豐厚,對晚明佛學等領域有非常精專的研究。他的研究出入於儒學和佛學之間,用佛學的方法觀察近現代中國文化的問題,非常具有啟發性。 兩位主講人將從《阿含經》「經文特色及重要的思想理念」、「對佛教思想發展的影響」、「在修行上的啟發」、「星雲大師如何體現「以忍為力」的生命境界」等面向,帶領大家深入學習《阿含經》的內容要義。敬請關注「人間佛教思想專題」7月1日(五)晚上7:30首播「人間佛教經典.....
6月1日「八識講話的無我觀」線上播出
寺院住持弘法。在大陸弘法二十餘年,承擔建設佛光祖庭大覺寺的重任,在星雲大師的指導下,將大覺寺建設成鳥語花香的歡喜淨土,供養人間社會。 另一位主講者: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陳一標教授,專長唯識思想、部派佛教、佛學日文、梵文。陳一標教授本來就讀交通大學控制工程系,後來人生大轉彎,專攻哲學、佛學。 兩位主講者將從理論與實際事例,讓大眾理解心識的運作,掌握自己的起心動念,體認生命的無限。敬請關注「人間佛教思想專題」6月1日晚上7:30首播「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第四堂:「八識講話的無我觀」。 您想轉識成智嗎?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的2022年「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將於6月1日晚上7:30開播第四堂課:「.....
3月1日首播「六祖壇經的解脫觀」
主講人董平教授對談,開春後3月1日晚上7:30-8:30線上開播,帶領大眾深入佛法堂奧。 《六祖壇經》,惠能大師的言行錄,弟子法海集記,是除了佛經以外,高僧大德的著作中,唯一被世人尊稱為「經」。在中國佛學思想上具有承先啟後的力量;宋明兩代理學家的語錄,也深受影響。《壇經》以「無念、無相、無住」為修行法門,主要是使人人能「明心見性」而解脫。若能依此而修,對於世間的善惡好醜,乃至人我的恩怨情仇,言語的觸犯諷刺,彼此的欺凌紛諍,能一併視為虛空幻相,則不會想到報復酬害,淨土即在目前。 此次「六祖壇經的解脫觀」的講師,邀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是一位踐行人間佛教的行者,領眾修持,開示講學,善用譬喻言說,平.....
2023懷念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學十堂課 第十堂課12月1日登場
東海大學哲學博士。歷任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副教授、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副教授、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研究所所長、學生事務長,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與專長為天台宗的哲學思想與實踐觀行、大乘佛學與心理學的對比與互補、佛教經典詮釋與生命教育、身心療癒與自殺防治等。 《天台智顗與佛光星雲的暢佛本懷》一書從多元而寛廣的人間佛教的視角,探討天台智顗大師與佛光星雲大師的佛教詮釋所蘊含的佛教人間化,進而論述其與現實社會的互動及產生的影響與作用,乃至所開展的生命教育,以此暢通佛陀救度一切眾生的慈悲心懷與生命教育。 作者依佛光山星雲大師所推行的人間佛教,具體論析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理論承傳與實踐開展;.....
〔報名觀察員〕2025第11屆人間佛教座談會——AI時代與宗教傳播
宗教機遇與挑戰。 多元議題 理論與實踐並進 會議規劃八大場次,分成中、英文場同時進行,議題涵蓋:AI與數位人文、AI與佛教多媒體創新、AI與跨文化對話、AI與宗教倫理、AI與人間佛教、AI在佛典翻譯和佛學研究中的應用等面向,帶領大眾展開「佛法智慧」與「人工智慧」的學術交流。 總結本屆會議五大特色: 1、四十位國際學者——來自美、德、法、荷、澳、紐、菲、台灣等國家地區。 2、三十篇最新研究——涵蓋哲學道德、人文社會、教育應用、翻譯技術等多元面向。 3、三大宗教互動——推動佛教、天主教與伊斯蘭教的跨宗教交流。 4、多元研究面向——結合義理分析、社會學探討與AI應用技術。 5、理論實踐並重——技術與.....
「望海明珠 信仰與生活的同城相約」線上講座16、17日中英首播
討、闡述分享,將為大家解開這海上絲路的謎題。 這一場人類史上的奇異之旅,經歷了二千多年的傳播形成的「大圓環」的絲綢之路,涵蓋了東亞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的發展。從「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媒體藝術特展」、佛學泰斗柏克萊大學終身榮譽教授蘭卡斯特先生累積40多年,首本研究著作《佛教海線絲綢之路》中英文專書,詮釋「佛教大圓環」,此研究勘查7個國家,8個物質文化遺產,逾百個佛教遺址。逾百人的研究團隊,最多元的考察視角,包括考古學家、博物館工作者、基因分析家、冶金分析家、藝術史學家等。融貫南北傳佛教型態,呈現「海上佛教地圖」路線上的佛教文化遺址與文物。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認定「海上絲綢之路」,想了解:佛教海.....
2021年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北京開幕
法、大膽發言。 李利安教授認為,人間佛教作為中華傳統文化有機組成部分是獲得社會各界一致認可的,整體發展趨勢是積極向上的。他主張,從事宗教學研究的人,應該關注到人間佛教這一現今佛教發展的潮流,從過去注重佛學義理的研究轉向更加關注鮮活的、生活化的宗教文化研究。 張靜之秘書長指出,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是目前國內所見規模最大、格局最高、獎金最高、講評範圍最寬、組織嚴謹有序的寫作評選活動,祝願大家能高質量完成開題報告。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以線上形式衷心感謝組織本次會議的主辦方和協作單位,並送上真誠祝福。 慧宜法師也認同寫作獎學金是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目的,預祝大家能在本次活動中福慧雙修,為.....
〔2023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 全球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攜手研討佛教與未來時代
學及詮釋學的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郭朝順教授,近年更創新性與西方心理學結合,將佛教與心理學作跨域的研究探索,也是本次會議發表的亮點。來自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主任鄧偉仁教授,畢業於斯里蘭卡肯那尼亞大學巴利文暨佛學系,碩士是印度普納大學的梵文學研究所。他是少數鑽研南傳佛教語言學,又能兼研漢傳佛教思想史、佛教禪修理論,並關懷當代佛教與現代性議題的學者。 另外,漢傳佛教界較為少人專研的領域,如女性議題與佛教管理學議題,本次特邀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美國康乃爾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李玉珍教授。她對佛教女神信仰和台灣佛教女性修道者研究,已累積多年田調經驗與成果,將於本次會議中發表觀察到的台灣佛教現象。身兼大會發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