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第七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 探討佛教未來方向
開幕式由上海大學道安佛學研究中心主任程恭讓教授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魏道儒教授、北京大學哲學系魏常海教授、江南大學宗教社會學研究所鄧子美教授、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院長李利安教授、佛光山副住持慧開法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上海星雲文教館館長滿蓮法師,及海峽兩岸多所著名大學近40位元學者和部分2019年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博碩士研究生等近百人出席。 程恭讓教授致詞,「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從10年前開始籌備,至今已成功舉辦到第七屆。這樣一個專題性學術會議,能夠持續多次舉辦,離不開國內外學者的支持與參與。近現代以來,人間佛教推動了佛教對現代社會的適應發展,會議的設計即.....
懷念星雲大師第七堂課「凝視人間.悲智雙運——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性格與實踐範型」
深為他所致力的使命所感動。陳教授在研究過程,發現大師的人間佛教性格,具有典範轉移的實踐範型。 對於學者質疑人間佛教是否流於世俗?是否具有神聖性?陳劍鍠教授說明星雲大師有自己的修持體證,清楚地明白空性的法理。大師所開展的、施設的種種活動的背後,必然是深藏佛教「緣起性空」的真理。而緣起性空的般若智慧正是佛教的不共法。 陳劍鍠教授說明人間佛教並非一般論者指稱,不重視了脫生死之出世問題;人間佛教不只是世俗諦,也是第一義諦。人間佛教任何作務、行持、活動皆須時時觀照自心,藉由種種作務、活動之境緣,作為證入第一義諦的手段。陳教授說:「人間佛教的正行在於『行佛』,發菩提心,修菩薩道,『神聖性』在這裡豁顯出來。.....
人間佛教研究英文論文集第七冊問世 探討應用管理
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及澳洲南天大學共同出版的《人間佛教研究英文論文集》第七冊問世,探討人間佛教的管理學與領導。 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人間佛教研究英文論文集第七冊問世 探討應用管理 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及澳洲南天大學共同出版的《人間佛教研究英文論文集》第七冊 Studies on Humanistic Buddhism VII: Buddhist Management(《人間.....
第三屆東亞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高端教學典範
「今年特別設置師長一對一的講評,讓我受益匪淺。」並希望從佛教找出解決現實問題的資源。 圖/佛光大學佛教學院提供 圖說:東京大學印度哲學佛教學研究所蓑輪顯量教授期許論壇持續培養更多青年投入佛學研究,「佛法可以解決一些現代社會問題。」 圖/佛光大學佛教學院提供 圖說:來自東亞各區域如日本、韓國、大陸、香港、台灣等地的16名研究生齊聚交流。 圖/佛光大學佛教學院提供 圖說: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期許青年以愛護佛教之心來研究佛教,秉持星雲大師講的「佛法要『給人懂』」理念寫作論文,讓更多人受益。 圖/佛光大學佛教學院提供 第三屆東亞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高端教學典範 圖說: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國.....
第三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研討會 兩岸學者齊聚祖庭分享碩果
院主辦、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和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協辦的「第三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3月21、22日在大覺寺多寶白塔舉行。 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賴永海、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都監妙士法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妙凡法師、以及來自大陸、臺灣、美國、日本、馬來西亞、越南、波蘭等地區和國家共計75位專家學者出席。 此次發表論文70多篇,較往年增加許多,以學術方式討論星雲大師及其人間佛教的相關議題,推進、拓展了人間佛教研究的深度與領域。此次也邀請兩岸10多位法師共同參與,既是兩岸互動,更推動學界與教界之間的交流。 「星雲大師為推動人間佛教做出巨大貢獻,讓佛教走向五大洲,成為真正世界性的.....
佛光大辭典英譯人才第三次培訓 力求最佳譯文
圖說:佛光大辭典英譯人才第三次培訓,10月23日「經典名稱的翻譯技巧」,邀請到佛光山副住持暨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助理教授慧峰法師(右),和蘭卡斯特教授(左)共同授課。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攝 人間社記者 李生鳳 大樹報導 佛光大辭典英譯人才第三次培訓 力求最佳譯文 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的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10月21日至25日在佛光山麻竹園舉辦佛光大辭典英譯人才第三次培訓,此計畫由人間佛教研究院國際組主任妙光法師擔任總召集人,最高學術顧問為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東亞語言學系終身榮譽教授路易斯‧蘭卡斯特教授 (Dr......
《中英人間佛教詞彙選》第三刷出版 促進國際弘法
人間佛教研究院 《中英人間佛教詞彙選》第三刷出版 促進國際弘法 《中英人間佛教詞彙選》(The Glossary of Humanistic Buddhism)2018年出版廣受歡迎,至今已流通逾萬本,2023年第三刷即將推出,期再掀人間佛教中英詞彙學習熱潮,進一步促進國際弘法。 《中英人間佛教詞彙選》編纂緣起,是為了統一龐大人間佛教辭藻的中英翻譯,並且能透過資源共享,有效地傳播人間佛教思想與實踐。從1990年起,時任執行長覺門法師及已故的滿和法師,便積極.....
佛教三寶節首場論壇 探討佛陀的神、人定位
陀的神、人定位 佛教三寶節首場論壇 探討佛陀的神、人定位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闡述每一年佛誕節「浴佛」的意義,期盼大眾在浴佛當下清淨身口意、去除貪瞋癡,在灌沐如來的同時也清淨自己的心。 本次論壇由如常法師主持,以星雲大師著作《釋迦牟尼佛傳》一書為與談內容,共同探討佛陀的身分定位及對人間佛教傳播的影響力。 人間社記者李慧琳 「2023年人間佛教信仰系列——佛教三寶節」首場主題論壇「佛何須沐浴:是神人還是哲人」,5月20日於佛館大覺堂盛大登場,此系列活動由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共同主辦,禮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與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任萬金川教授主講、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主持,從.....
人間佛教學第三堂課 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研究
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研究 人間佛教學第三堂課 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研究 邱永輝認為「本土化」是宗教得以傳播的必由之路。而重視教育和性別平等,是印度佛教團體的本土特色。因此人間佛教在印度的本土化,要從文教弘法,普及知識著手。 當年佛陀見到百姓老病死的痛苦,感同身受,因而出家;星雲大師曾八次前往印度,在印度看到被貧困、種姓所束縛的民眾,感受到當年佛陀的痛苦。 宋滌姬高雄報導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的線上課程【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5月1日在線上播出的第三堂課:「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研究」。由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李玉珍教授主持,四川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邱永輝教授主講。「現今佛教在印度所佔.....
佛教海線絲路研究 中文場講座線上共讀
如常法師與黃心雅教授,透過線上視頻和觀眾分享蘭卡斯特教授《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書。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人間社 妙功 高雄大樹報導 佛教海線絲路研究 中文場講座線上共讀 圖/佛陀紀念館提供 「望海明珠:信仰與生活的同城相約」中文場線上講座7月16日開播,與談人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人在台灣),與現任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系特聘教授黃心雅(人在美國),透過線上視頻和觀眾分享蘭卡斯特教授《佛教海線絲綢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