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天普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講座 探討慈悲與包容面向社會的力量
越個人利益,關懷所有眾生,從而減少衝突與對立。另也提到佛教史上著名的阿育王,說明這位統治者在接受佛教後,選擇放棄暴力,轉而以慈悲的方式治國,成為仁政的典範。 在進入提問環節前,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國際中心專員知悅法師透過一則道場大寮義工的小故事,描繪每個人因成長背景不同而無法擁有相同觀點的現實。他指出,唯有保持開放心態,透過和平對話去尊重、理解、接納彼此的觀點,才能促進真正、長久的和諧。 在提問環節中,研究生們積極發問,討論的焦點圍繞如何應對當前社會的不公現象,以及人文教育在解決社會問題中的價值與貢獻。妙光法師引用甘地以仁慈和非暴力推動社會變革的實例,鼓勵大家即使面對艱難,也應堅持為和平發聲。.....
趙氏廷箴懷芳佛學講座系列英文論壇 談佛教待人與待己的慈悲
公平與包容辦公處副處長Karl W. Reid和人文藝術及社會科學院發展處副處長Anne Marie Michel。佛光山代表有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國際佛光會休士頓協會督導趙辜懷箴、波士頓三佛中心監寺妙璽法師、紐約道場監寺有霖法師,休士頓中美寺覺法法師,以及波士頓協會會長黃文儀、紐約協會會長陳澄慧等。 3位與談人各從宗教、企業和學術的角度探討佛教中慈悲的意義,及其在現代社會中的實踐與應用。妙光法師強調慈悲不僅是同理心,而且是深刻理解自己與他人有著相同的痛苦,並付諸行動減輕彼此的苦難。 他分享2013年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人們在困境中互助的場景與精神。還以演員基努·李維在某次訪談的節目為.....
佛教解經學與人間佛教教義體系學術研討會圓滿舉辦
開幕式主持人 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佛教解經學與人間佛教教義體系學術研討會圓滿舉辦 2024年8月12日至13日,由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和佛光山人間佛教院聯合主辦的「佛教解經學與人間佛教教義體系學術研討會」,在香港中文大學隆重舉行。來自兩岸三地的十四位佛教學者共同探討佛教解經學和人間佛教教義體系的相關研究成果,為佛教研究帶來新的視角和洞見。 研討會第一天上午開幕式由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
人間佛教翻譯工作坊 南天大學肩負全球弘法重任
譯工作坊 南天大學肩負全球弘法重任 圖說:互動反響熱烈。 人間社記者杜志超攝 澳洲南天大學9月28、29日,舉辦「人間佛教翻譯工作坊」,由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贊助,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和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承辦,共有30多名來自澳洲、新加坡、馬來西亞、大陸等7個地區的英文人才和翻譯愛好人士共同參與。 此次工作坊特地為新加入的義工提供完整訓練,包括如何使用不同工具,在詞彙、術語、語法及翻譯風格建立,力求一致的共識。團隊針對翻譯、編輯、校對等做在線實際操作。並成立《星雲大師全集》及《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研究論文集》的翻譯團隊,使用專門為該項目開發的翻譯網站進行在線合作。 2天的工作坊中,所有翻譯者根據專.....
北美英語弘法人才培訓 培養本土化尖兵
四階段的技巧,他高興說:「I am ready!」 佛光西來學校老師Hsiang-Yu Ho對利用說故事、使用道具幫助學習等很有興趣,因為使用得當,可以幫助小朋友加深印象,增進學習教果。佛光山國際翻譯中心林慧萍師姑則回應,中心有童書及星雲大師著作翻譯,可免費下載。大家互相支援合作,期望本土化在北美開花結果。 圖說:西來寺住持慧東法師在開幕典禮中指出,星雲大師認為僧團與信徒平等如鳥之雙翼,人間佛教的弘揚應當一起努力。 人間社記者張志誠攝 西來寺住持慧東法師在開幕典禮中指出,星雲大師認為僧團與信徒平等,如鳥之雙翼,人間佛教的弘揚應當僧信一起努力。 佛教教理的弘傳,大多藉講經說法的方式,此研討會可以.....
人間佛教翻譯工作坊 弘揚佛法為己任
圖說:人間佛教翻譯工作坊翻譯義工雲端分享討論 人間社記者陳昭良攝 人間社記者 文慧 澳洲臥龍崗報導 人間佛教翻譯工作坊 弘揚佛法為己任 澳洲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與澳洲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9月5日線上舉辦「人間佛教翻譯工作坊」,回顧第三冊《人間佛教學術文獻目錄》的工作報告,並展望及探討第四冊的翻譯方向。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任覺瑋法師、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執行長覺舫法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翻譯統籌Michael Murphy及來自澳洲、美國、新加坡及大陸等20位翻譯義工共同在線上討論。 「經過3年的策劃、統籌及翻譯工作,第三冊《人間佛教.....
佛典翻譯數位化 佛光山展現人文底蘊
南洋理工大學展開為期4天的議程。應《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最高學術顧問蘭卡斯特教授(Dr. Lewis Lancaster)之邀,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暨《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總召集人妙光法師、國際中心有在法師出席會議,並於16日發表論文,分享在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念前導下,佛光山如何透過集體創作,尊重以人為本的訴求,致力推展佛典翻譯和數位化。 這次大會主題為「區域性與數位人文」,主張數位人文的應用發展,是借助數位科技來進行深入的人文研究,在發展科技與電腦的同時,不能忽略「人」的需求。 妙光法師發表〈現代佛典譯場的建構與科技應用〉指出,《佛光大辭典》英譯團隊分布世界各地,透過科技網路平台連.....
活用人工智能 英譯計畫《佛光大辭典》精確快速
人工智能,提高翻譯效率和品質。線上有近1400位人士參加。 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繼妙光法師獲得日本南山大學Paul Swanson教授歷經30年翻譯而成的《摩訶止觀》英譯版後,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國際中心成員一同線上參與Swanson教授的《法華玄義》翻譯工作坊,以提昇翻譯技巧。 妙光法師介紹《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的緣起、特色、翻譯策略,尤其團隊如何活用人工智能,提高翻譯效率和品質。線上有近1400位人士參加。 活用人工智能 英譯計畫《佛光大辭典》精確快速 自2015年成立以來,《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在台灣、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香港等地區舉辦翻譯工作坊,在世界各地培育翻譯人才。 妙光法師.....
徒眾論文發表會 記錄人間佛教的實踐
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特別到場勉勵大眾,寫論文是最好的學習,在大量的閱讀中提升思考能力,並鼓勵徒眾多寫論文,尤其發表會重點在徒眾的學習,因而禮請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程恭讓教授、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副主任陳一標,以及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講評。 此次共有22篇論文參與發表,議題涵蓋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思想與實踐、人間佛教的文藝文化的傳播影響及人間佛教與科學的關係等,為人間佛教的發展留下歷史見證,程恭讓教授特別鼓勵所有法師,他3年來的參與,明顯看見大家在思惟邏輯及論文寫作的提升,希望透過2天的發表,讓現場參與的200位徒眾,互相交流、顯發人間佛教真義。 評論老師針對論文的內容主題、邏輯.....
人間淨土藍圖《維摩經》國際研討會 讓漢傳佛教走出去
摩經》為探討主題,可以成功讓漢傳佛教走出去。尤其維摩詰以在家居士身分修持、弘揚佛法,接引許多學佛人,讓佛法真理落實於生活,堪為在家居士典範。 「《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是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成立後,推出的第一場國際學術研討會。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謝大寧表示,就國際化程度而論,漢傳佛教明顯不如印度和藏傳佛教,因此佛教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務,就是讓漢傳佛教國際化;而邀集國內學者展開「《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大規模整合研究,即是國際化的第一步。 研究計畫主持人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萬金川特別表示,這場會議集合了世界知名學者和有志涉獵人間佛教的年輕研究者,還有人幾乎是「繞地球一圈」趕赴盛會,盛.....
